侯靜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近些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旅游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旅游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已經成為推助區域經濟發展的最重要的支撐之一。作為經濟拉動效果顯著的綠色低碳產業,旅游業在提升城市知名度、促進城市文化交流等方面也做出巨大貢獻。河北省重視旅游業的發展,河北省在2017年也通過更新旅游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推進旅游交通網、旅游服務網及旅游互聯網的建設,從而全面推動旅游發展。此外,河北省重視文旅融合發展,研發文創產品,提升旅游景區品位,積極培育定制消費、信息消費、智能消費等新型消費。在2019年,河北全年旅游總收入達9313.36 億元,同比增長21.96%,旅游業經濟增長成績喜人。盡管如此,現階段河北省的旅游業無論是在產業結構還是在規模效益方面還存在不協調、不合理等問題。
新時期背景下,旅游業進入低迷期。2020年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給以流動性大、聚集性強為行業特點的旅游業帶來巨大影響,旅游企業面臨巨大生存壓力。數據顯示,2020年度國內旅游收入僅2.23萬億元,下降61.1%,旅游人數28.79 億人次,同比下降52.1%。在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出現及常態化管理的形勢下,旅游企業需要理性認識自己的不足,抓住機遇,轉型發展,助力新時期河北旅游業的復蘇與發展。
“SWOT 分析法”又名“態勢分析法”,經常用于系統分析區域、行業或企業的發展態勢并依此制定發展戰略。SWOT 分別代表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四個英文單詞的首字母組合。運用“SWOT 分析法”分析新形勢下河北省旅游業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有利于了解河北旅游業的發展態勢,并依此制定新時期河北旅游業的發展戰略。
河北省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龐大的消費群體。這不僅為旅游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也為河北省提振旅游業經濟提供了堅實保障。
一方面,河北省資源優勢豐富。作為資源大省,河北省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文物資源、物產資源和民俗資源。悠久的歷史還孕育深厚的燕趙文化與大運河文化。河北現有各級各類景區景點400 多個,國家級森林公園11 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 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88 處,世界文化遺產3 處,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 座。此外,河北省物產豐富,品類眾多,如唐山的陶瓷、曲陽的石雕、安國的中藥、大城的家具。在產業化的影響下,這些物產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在當地形成了支持區域經濟的文化產業集群,并與旅游業相融合,助力旅游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河北省旅游市場潛力巨大。河北省人口數量多、密度大。據數據統計,2019年末全省常住總人口7591.97萬人,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費市場。在地緣上,河北省毗鄰京津。河北省旅游業既能充分利用京津的優質資源,又能吸引京津地區的高消費群體,拓寬消費市場。
旅游業的低迷發展也暴露出旅游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不足。在防疫常態化形勢下,作為生產主體的旅游企業應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及時反思,謀求新的發展。
一方面,河北省旅游業產業規模參差不齊。河北省內旅游企業眾多,但龍頭企業較少,主要以中小企業為主。受到資金及業務的限制,這類企業所占市場占有份額不大,面向的消費群體、宣傳方式及渠道都較為單一。在與同類企業的競爭中,多采用低價營銷策略,缺少打造品牌意識,業務研發及服務質量提升意識淡薄,旅客的復游旅不高。在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旅游業的業務受到影響,一些中小型旅游企業甚至面臨巨大生存問題。
另一方面,河北省鄉村旅游的規劃和管理有待優化。目前以短途、短時、低價為特征的鄉村游受到追捧。雖然河北省重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并開展一系列行動推進河北鄉村旅游發展規模和質量的雙提升,但是現階段河北省的鄉村旅游還存在規模不大、設施落后、產品品類有限、服務品質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等問題,鄉村旅游的規劃與開發有待進一步加強,鄉村旅游的規劃和管理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
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對于旅游的認識,也使河北旅游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
首先,人們的旅游觀念發生轉變。當前出國游與跨省游大幅度減少,自駕游、短途周邊游與本地游成為新寵。河北在選擇旅游地時,人們將旅游地的防控情況放在首位,文化體驗游、農家游、親子游等體驗感強的旅游項目受到青睞。人們對旅游業觀念的轉變致使旅游的市場需求發生變化,旅游業需要基于市場需求,創新新模式,開發新業務,抓住新機遇。
其次,“旅游+技術”新型業態顯露優勢。受到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文化場館一度關停,“旅游+技術”彰顯巨大優勢,并催生出新的業務。為加快推進全省智慧旅游轉型升級,河北省出臺《河北省智慧旅游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旅游服務企業積極探索線上模式,推進全省智慧旅游轉型升級,提供了政策性保障。
最后,旅游業的經營方式發生轉變。以往的旅游企業將門店的選址、業務的性價比視為影響旅游經營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新時期,以線下為主的營銷模式轉至線上,游客多通過手機支付訂單或簽署協議。這種轉變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門店的傳統功能,削減了企業的租賃開支。同時,這一轉變也催生出虛擬門店,使業務品質與產品品類成為旅游業新的關注點。
旅游業是一個對突發性事件非常敏感的行業。突發性事件的不確定性,為旅游業的生存與發展帶來巨大挑戰。然而,受到人力、資金、資源的限制,現階段河北旅游業的抗風險能力仍然不高,企業在面臨風險時尚不能做到有效的判斷和預防。在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加強企業防控突發事件的能力是必須且必要的,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此外,受到人們的旅游需求的變化,原有的產品與業務面臨威脅。許多旅客在規劃旅游路線時,更傾向于在接觸風險低的線上平臺上選擇目的地。旅客們也將目的地的防控效果視為一個重要選擇因素。面對這種轉變,企業需要拓展線上業務平臺,增加抗風險能力評估業務,優化抗風險能力機制。
基于新形勢下河北省旅游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河北旅游業應當從政府規劃、行業合作、新產品開發、營銷策略定制、產業鏈優化、防疫科普多角度,優化業務,促進河北旅游業產業轉型升級。
在新時期背景下,政府應關注旅游業的發展,強化引導與管理,幫助企業制定規劃。同時,出臺相應舉措,扶持旅游企業開展自救。對于旅游企業來說,運營成本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加大對旅游企業的資金扶持也非常必要。政府可通過減免稅費、開放借款貸款優惠政策等減輕企業負擔。
旅游業的應急防控機制有待完善。企業有責任建立并完善應對突發事件的防控機制。但僅憑單個企業的力量不僅會給企業帶來沉重負擔,也很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有效防控。因此,企業應加強行業間協作,形成行業合力,共同建立并完善突發事件的應急防控協同機制,提升企業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過去,國內許多旅游企業總是以“低價游”為噱頭吸引消費者的目光。在低價優惠的背后卻附加著強制性消費與誘導性消費,導致消費糾紛不斷,消費者的滿意度與復游率不高。新時期旅游市場的需求發生轉變,因此在選擇旅游產品時,人們將出行安全作為首要考慮的因素;在比較同類旅游產品時,也更傾向于選擇精細專業的高品質、重體驗的旅游產品。基于市場需求,旅游企業應投其所好,潛心開發“放心游”、“安心游”等高品質、重體驗的旅游產品,拓展業務范圍,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大數據蘊藏著非常寶貴的價值,不僅有助于企業快速了解消費者的多元需求,開發旅游產品、制定旅游線路,還能加強市場秩序的治理,實現對旅游企業的監控。旅游企業應充分挖掘大數據資源的價值,助力企業業務的開發及營銷策略的制定。此外,旅游業的線上業務及線上營銷展現出巨大優勢。旅游業應立足于消費者對線上業務的需求,依托大數據及網絡平臺,豐富線上產品,拓展營銷渠道。
新時期背景下,優化產業鏈、促進產業間的融合已經成為旅游發展中的關鍵步驟。推進旅游業與農業、工業、文化、商貿、交通、教育等多產業融合,不僅有利于拓展旅游業的業務范圍,同時對整合各產業的優勢與特色,優化產業間的要素配置具有重要意義。河北旅游業應結合自身定位,融合各產業優勢,高效配置優勢資源,與其他產業深度融合,完善旅游一條龍服務機制。
旅游業有責任做好防控工作。一方面,旅游業可通過防疫知識科普,嚴格落實防控要求,科學規劃旅游路線,提高旅游業從業人員防控能力。另一方面,旅行業可加強防控知識宣傳,向游客科普防疫知識,倡導文明旅游,切實維護好景區的防控工作。
新形勢下,旅游業需要以新的思路尋求發展。河北省旅游產業雖然在產業結構及抗風險能力等方面有待進一步優化,但不可否認,河北省旅游業在資源、環境與市場方面存在顯著優勢。在游客消費觀念轉變、“旅游+技術”新型業態興起及線下經營向線上經營的轉移的重要時期,河北旅游業也需要從政府規劃、行業合作、新產品開發、營銷策略定制、產業鏈優化、防疫科普多角度優化產業結構,積極應對新形勢,推動河北旅游業的產業升級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