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笑冰
(哈爾濱市博物館(哈爾濱市文物站),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0)
黑龍江省在我國“十五”時期,有效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工業基礎,將傳統產業不斷地改造,大力發展工業基地,使其更加興盛。因此,改造和更新技術以及產業轉產等都是企業所要面臨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保護工業文化遺產至關重要。開發和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既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又是發展循環經濟等的需要,因此,保護和開發黑龍江工業文化遺產非常有必要。
開發和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和諧社會屬于一個涉及面很廣泛的社會系統概念。將和諧社會構建,無論是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還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等都要涉及到。一個國家發展社會經濟的過程中,促進生產力發展主要的動力就是工業。工業文化遺產既具有技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又具有美學價值。工業文化遺產既是審美遺址,又能夠將科學和歷史以及精神體現出來。其一,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工業文化遺產對于分析和研究制造業和建筑學以及工程學等發展史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其二,在社會意義方面,工業產化遺產為記錄普通人生活的一部分;其三,在規劃和設計高品質建筑物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1]。所以,開發和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
在我國最早興建的工業基地中,黑龍江省屬于其中之一,具有門類完備的工業體系,主體就是冶金工業和重型機械。從當前來看,哈飛制造和大慶石化集團以及中國一重等多家企業都屬于具有國寶級的全國特大型企業。而黑龍江省工業企業在我國2006 年的工業遺產名錄無榜上無名。主要由于這些工業企業還存在,還無法以遺產的形式存在。工業企業轉型進行發展的重要時期,由于不斷地引入新設備和新技術,必須重新評估原有廠房和設備等的價值。因為在法律上這些工業遺產的存在沒有保護文化遺產的約束,導致很多企業變賣和拆毀了原有的設備和廠房,致使這些既具有社會和文化價值又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工業文化遺產被大量地破壞或者拆毀[2]。
這些大型工業企業都是在正常經營和生產中,通常企業會將迅速增長利潤的環節選擇,改造技術以及科技攻關。企業現實的利益與保護工業文化遺產之間,存在一定的沖突和矛盾。保護文化遺產的根本就是為了傳承,而不是目的。所以,針對于保護工業文化遺產而言,有效運用現有的工業資源,將工業旅游更好地開展,是既直接又現實的方法[3]。但是,從當前來看,黑龍江省許多企業在保護文化遺產意識方面都欠缺,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消逝方面成為盲區。例如,黑龍江省旅游局曾經將工業旅游邀請發給了齊齊哈爾市八家大型企業,參加會議的只有一家企業,對于黑龍江省當前保護工業文化遺產起步比較難并且緩慢是主要原因。齊齊哈爾地區的幾家特大型工業企業這種現象基本都存在,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若不加強,很多年以后,針對于中國發展史而言,某個階段就會有文獻學層面斷裂的情況出現。在工業遺產中,特別是非物質化的那部分,既是傳統中比較薄弱的部分,又是活的文化,在人們視線中[1]很容易消失。
大力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使其更加興盛,接續替代產業欠缺和資源枯竭是主要的難點。將工業資源向旅游資源轉化,將博物館式的工業遺產旅游大力地開發,黑龍江省具有很多優勢,例如,將黑龍江省裝備工業有效地運用,使黑龍江省建設成為我國裝備生產最大的工業基地,以此為基礎,致使裝備工業的旅游更好地發展起來[4]。
以建設城市主題文化作為出發點,在構建現代工業城市主題文化的體系中,融入保護工業遺產。近幾十年,針對于許多發達國家的城市發展而言,將文化作為出發點對工業城市進行更好地經營是比較盛行的做法。黑龍江省的大慶市,就是將石油工業作為基礎,大慶人的目標,就是將現代化油城更好地建設。齊齊哈爾市的中國一重集團,主要將冶金工業和重型機械有機地結合,現代工業城市主題文化的戰略進行構建,發展前景非常可觀。
將以工業遺產為主題文化的博物館或者公園構建起來,致使工業遺產能夠轉化為一種文化資源。例如,北京非常有名的789 藝術區,就是我國復興工業遺產的一個典型。無論是齊齊哈爾第二機床廠馬洪昌小組陳列館,還是大慶鐵人紀念館等,都進行了積極地實踐和探索,在當地也都成為愛國主義的教育基礎[5]。并且也將工業遺產轉化成了一種文化資源,在藝術和文化相互融合及碰撞中,不但復活了工業文化遺產,而且還在現時代構建文化系統中根植了工業文化遺產,使其既具有新的生命價值,又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也可以將工業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教育的資源,成為各級各類學校進行實踐教學的基地。美國一項保護工業遺產的培訓課程,就是將1863 年前工業時代建立的一座磨坊作為教學的基地,相關專家既能夠將專業知識進行傳授,又能夠對參與者進行指導,大量地進行實踐操作。
針對于保護工業遺產而言,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具有促進和引領的作用,有效運用科研優勢和大學文化優勢,對企業中工業文化遺產性質的工業遺存和要素進行鑒別和搶救,提前開展保護工業遺產的工作,從而使各類工業文化遺產生命的周期得以延長。黑龍江省的高等院校具有豐富的資源,各個高等院校分析和研究城市文化的投入應該加強加大。齊齊哈爾大學在城市主題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上,就多方面地分析和研究了北方工業城市(以齊齊哈爾市為代表),并且將階段性的成果獲取了。
將現時代社會話語流行影像優勢充分地發揮出來,構建保護工業文化遺產數字化。任何文化遺產生命的長度都具有,將其生命延續的主要工作就是傳承和保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數字影像技術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帶給保護文化遺產新的光明,也給工業文化遺產能夠長生不老提供了更好的契機。數字影像既具有圖像性和紀實性,又具有可復制性和物質性,將這些基本特征有效地運用,既能夠采用照片拍攝方式,將工業文化遺產片斷記載,又能夠運用動態影像,將特定工業活動和生產工藝以及習慣記錄,還可以有效運用數定虛擬技術,將工業文化的各種狀態和已消失的工業遺存進行復原或者保存,從而很大程度地提高傳承和保護工業文化遺產[6]。
我國大力發展和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以后,具有國寶級的東北重型和哈飛制造等相關的特大型企業的活力和青春都煥發起來。企業發展中改造和更新技術的過程中,在工業遺產價值中設備和廠房等相關工業資源,拆除重建、廢棄不用、變廢為寶以及保護重組等都是需要迅速解決的問題[7]。我國大力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帶給保護城市工業文化遺產新的契機。其一,運用工業生產將經濟價值直接轉化為附加價值,特別是將文化意義和功能性賦予工業遺產的資源,將產業帶動作用充分地發揮了來。其二,城市發展和構建城市文化以及保護工業遺產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怎樣將城市文化主導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工業遺產的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更好地運用和保護,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黑龍江省是我國“十五”時期工業基地建設的重點,在工業文化遺產方面,無論是評判價值和理論方法,還是利用手段和保護措施等都要進行分析和研究,致使分析和研究成果形成,并且對利用和保護工業文化遺產進行指導,使其能夠健康可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