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惠
(貴州省畢節市金沙縣西洛街道初級中學,貴州 畢節 551800)
流行音樂指的是感情真摯、通俗易懂、傳唱度高的音樂類型,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尤其是以學生為代表的年輕人。與初中音樂教材中涉及的內容相比,流行音樂的類型更加多樣和豐富,諸如鄉村、R&B、爵士、RAP 等。與傳統教材內容相比,流行音樂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寬廣的創作空間,并且教師還能夠指導學生對歌曲進行自由的創作。
現階段,初中生在課業方面較為繁忙,音樂課屬于他們對音樂進行接觸的主要媒介,以及緩解學習壓力的重要方式。初中音樂教材涉及的歌曲大多包含極強的時代特點,可以向學生傳輸時代精神,并存在數量較多的紅色經典歌曲。同時,初中音樂教材中還包含許多古典音樂。盡管以上音樂類型均沒有偏離時代發展過程中的主旋律,并且能夠加強學生音樂素養,但難以獲得學生的青睞,不利于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在社會持續向前發展的背景下,音樂藝術逐漸上升到了新的高度。現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廣,對學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與以前相比,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加強。對初中生來說,在音樂課中融入流行音樂,可以激發其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讓音樂課演變成釋放學生壓力的重要渠道。另外,對于教師和初中音樂課堂來講,流行音樂的融入,除了能夠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之外,還能夠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課堂氛圍變得更加活躍,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確保音樂課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所以,在初中音樂教材之中融入流行音樂,屬于當前音樂教育領域的熱點課題。
近年來,將流行音樂融入初中音樂課堂中,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得到了實踐,諸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實踐經驗不足,導致教學實踐中存在諸多問題,阻礙了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運用流行音樂,能夠實現對教學資源的豐富,并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加強。一方面,初中音樂教師在對流行歌曲進行篩選時,應立足于學生真實狀況,耐心傾聽學生提出的意見與建議,加強與學生間的互動,共同討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形成優良的教學氛圍。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將自身所具備的引導作用展現出來,全面、系統地講解基礎音樂知識,并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確保學生能夠在鑒賞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初中學生在身心發育方面并不成熟,對諸多事物缺乏正確的判斷,大部分狀況下學生均根據自身主觀意愿進行判斷,所以教師需要重視對學生是非觀念的培養,確保學生的良好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式與內容,初中音樂教師均需要將初中音樂教學目標作為基礎,這也是教學改革以及創新的前提。對此,教師對流行音樂予以使用的過程中,需要以音樂教學目標為基礎,避免出現為了創新而創新的情況,確保學生在學習流行音樂時,能夠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對教學目標進行落實。
一方面,需要讓學生掌握歌曲的具體含義。初中音樂教師應指導學生從音樂氣氛以及節奏等相關角度對流行音樂進行賞析,辨別歌曲是敘事、抒情,還是期望或贊揚某種精神等。流行音樂中有許多積極向上的作品,如周杰倫的《蝸牛》描述了蝸牛努力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充滿正能量。另一方面,指導學生從詞、曲感受歌曲蘊含的情感,以便于學生能夠深入理解不同音樂形式之中存在的不同情感表達方式,樹立起正確的音樂態度。
流行音樂隸屬于大眾文化體系,是深受群眾歡迎與青睞的重要音樂藝術形式,作為長期存在的一種文化現象,流行音樂影響著初中生的學習與成長。如何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全面的認識,使之形成科學、正確的學習態度,并讓流行音樂所包含的精華能夠轉變成促進學生音樂素養提高的養分,是音樂教師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將流行音樂滲透到音樂課堂中時,需要對內容進行正確的篩選,即將初中生在心理、生理方面的特點作為基礎,挑選具有教育價值的流行音樂曲目,引導學生立足于理性的角度對其進行鑒賞,進而讓學生積累豐富的經驗。具備教育價值的流行音樂作品,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價值熏陶。
在初中音樂課堂中運用流行音樂開展教學活動,旨在將流行音樂文化之中對學生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利用流行音樂的優勢來滿足教學需求,推動音樂教育的改革和創新。為了能夠發揮流行音樂對初中生的成長和發展的積極作用,應引導學生思考流行音樂歌曲蘊含的深層次內涵,確保學生能夠在鑒賞流行音樂的過程中,掌握其中涉及的情感與音樂要素,進而在豐富其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培養審美能力。初中音樂教師在設置課程時,應將流行音樂滲透到鑒賞課中,調動學生對于流行音樂的興趣,并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見解,確保學生在感悟作品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
結束語:總而言之,將流行音樂滲透到初中音樂課堂中,可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對此,初中音樂教師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加強自身對于流行音樂的理解和認可,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流行音樂在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比例,以便于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參與到音樂學習中來,從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