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景全
(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課程思政作為一種綜合性教育理念,其以“三全育人”為核心,以學生發展為導向,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的引導,使其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其次,該教育理念靈活性強,方式多樣,對學生德育品行、思想認知等方面的培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從形式上來看,其不單單局限于課堂,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滲透思政教育,促進學生專業能力、道德情感雙向發展的同時,實現“立德樹人”的最終目的。基于此,本文以“課程思政”為出發點,探究其與高職制圖教學的具體融合措施,希望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日后研究提供一份參考。
“興,使人行其方之劑也,何以育興?亦一門之學也。”職業興趣作為職業素養的重要活力,不僅決定了學生學習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師課程思政滲透力度。現階段高職學生思想認知、邏輯思維正處于成熟的關鍵期,而教師作為學生發展路上的“指明燈”,要充分發揮優勢,積極探索課程思政與制圖專業教學的切入點,通過多種教學情境的引導,激發學生專業興趣的同時,使其不斷摸索專業背后所蘊含的文化情感,并通過相應的知識拓展培養自身責任意識。對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可以利用為信息技術向學生展示古代建筑所使用的零件,比如:斗拱、榫卯、燕尾榫。并利用圖片、模型等教學工具輔助學生了解其整體結構。之后,教師也可以將如今“微米級零件加工技術”以圖片、影像等方式展示與其,并在此基礎上滲透“工匠精神”“中國制造”等理念,激發學生愛國情懷的同時,引導其肩負起國家振興的歷史使命,使其在未來學習、發展中始終堅持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思想。
實踐作為高職機械制圖教學的重要環節,對學生思維邏輯、知識運用等能力的培育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此,高職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把握課程思政教育的核心內涵,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的同時,提高其制圖能力,使其樹立正確專業責任意識。例如教師在講解“零件三視圖繪制”的內容時,可以利用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開展教學,設置多種形式的問題鏈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比如:怎樣用三視圖描繪出物體形狀?每個部分之間有什么關聯?每個視圖物體有怎樣的形態特征?學生思考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其利用CAD、3D MAX 等繪圖軟件進行操作以證實自己的猜想。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虛擬VR、全息AR、3D 打印等技術鼓勵學生動手組裝,提高其思維邏輯能力提升的同時,促進其辯證思維能力的提升,為日后學習、發展奠基。
教學評價作為高職機械制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課程思政滲透的重要渠道。在加強課程思政教育工作前,教師要立足社會人才需求,創設多種形式的評價內容與滲透渠道,提高評價真實性與可靠性的同時,使課程思政更具實效性。首先,評價體系要具有實時性。高職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根據現階段學生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評價內容,并將其合理穿插于課前、課上、課后三個環節中,實現全程育人的同時,保證學生實踐活動參與度。其次,評價內容要多元化。傳統單一式的評價內容已經無法適應當代社會發展需求。對此,教師可以制定“雙線”教學評價,以課上、課下為分界點,通過對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的深度解讀,設計階段式評價內容,并制定激勵措施,鼓勵學生突破自我,實現知識內化與躍遷的同時,促進其使命感與奮斗意識的培養。
綜上所述,思政教育對學生專業素養、能力品行等方面的培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時期背景下,高職教師作為學生前進路上的“指明燈”,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通過對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的深度剖析,制定多種滲透渠道,強化高職機械專業人才專業知識、實踐技能與職業素養。同時,高職教師還要立足學生發展需求,在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滲透思政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同時,培養出專業理論知識強、符合崗位要求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進一步推進我國職業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