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琴
(河北省黃驊市黃驊鎮坑西完全小學,河北 黃驊 061100)
目前我國的教育體制發展更加完善化、高效化,我國也由傳統教育轉變成為素質教育,學生自覺參與到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之中,有利于點燃學生的數學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數學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發展起到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在實際的小學數教學過程中,由于小學數學知識十分的復雜抽象,不符合學生直觀認知的特點,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學習與理解的難度,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降低。基于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教學的基本現狀,通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創新小學數學課堂形式,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以此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深化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滿足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要求。故此,本文主要就小學數學課堂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的教學方法,進行以下幾點分析。
在讓學引思理念導向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該深刻地意識到由于學生學習背景、成長方式、接受水平以及學習特點等多方面存在不同性,正因如此應給予更多的理解與尊重。在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過程中,可以通過不同數學問題的合理設計,彰顯數學問題的層次性,并發揮教師的教學導向作用,讓學生紛紛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提升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效率。大多數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都會面臨許多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也使部分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受到一定的打擊。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基于現狀問題,在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時,要立足于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學習需求、認知水平等,突破教學中的難點,完成學生的數學學習目標。針對數學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講,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以此夯實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讓學生掌握數學學習規律,完善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針對數學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來講,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獨立能力的培養,以此強化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與解題能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推理思維,促進學生綜合發展。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討論學習、探究學習中,不斷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式學習效率。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講解觀察物體相關知識點時,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式學習能力與觀察能力,增進師生情感,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教學法,講授學生觀察物體的正確方法,發揮教師的引導促進作用。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而言,通過教師講授物體的正面、右面以及上面等知識點,強化學生對物體形狀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針對數學基礎扎實的學生而言,教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思維,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主觀印象,加強學生對物體各個面的認知與運用。通過此種教學方式,有利于促進學生參與式學習水平的提升,強化學生的空間邏輯思維方式,達成預期教學目標。
在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想保證課堂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提升數學教學效率、就應當結合先進的信息技術,豐富課堂內容和形式。科技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使得多媒體設備都開始引入小學教學課堂。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學會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為學生制作有趣的教學課件。比如,數學當中有許多復雜抽象的知識點,教師就可以將這些內容制作成PPT,或者視頻、圖片等,幫助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知識內容含義,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充分活躍課堂學習氛圍。比如,在學習對稱圖形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應用多媒體技術展示生活中熟悉的對稱圖形實例,如蝴蝶、盤子等,并讓學生舉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
同時,小學生在學習立體圖形時,可能由于自身想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因而對這方面的知識無法很好的掌握。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工具,制作一些動態視頻,比如,長方體是怎樣由六個平面組合成立體圖形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然后滲透相關概念,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只有保證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進一步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為以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于學生的性格特點、接受能力存在差異性,使學生對于事物的看法都有著自己的見解。性格比較開朗活潑的學生,學生會在數學學習中表現出積極的一面;而學生的性格比較內向,學生在課堂上勢必不會表現得十分活潑。小學數學教師要讀懂學生的學習心理,懂得學生的心理訴求,其實大多數學生的都十分渴望得到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因此教師可以牢牢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合理利用護理師教學法,促進學生展開參與式學習,對學生多一些表揚與贊揚,少一些批評與指責,師生情感勢必會更加融洽,有助于和諧、溫馨數學課堂氛圍的構建。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將構建參與式學習課堂,進而優化教學內容,更新教學觀念,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激活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師生互動有效性,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堅實基礎,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