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玲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炮院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信息化技術應用在教學體系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現如今,在小學語文教育、學習活動中融入信息化技術,是信息化條件下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如何將小學語文教育、學習活動進行科學改革,突破傳統教學、學習理念限制,切實提高教育、學習質量,是每個教師都需要思考的內容。
從目前來看,雖然小學語文理論內容體系得到了完善和更新,但是在教學和學習活動中的體現并不明顯,小學語文的教育、學習情況依然受到傳統理念的限制,整體水平并沒有得到根本上的提高。從教學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雖然絕大部分教師借助了信息化教學技術,但大部分信息化技術并沒有充分發揮出自身作用,教學效果并沒有明顯提升。從學習活動的開展情況來看,很多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不合理,尤其是在課后學習環節,學習效率較低、學習質量較差的問題非常突出。
1.應用多元信息設備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活動
信息化條件下,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科學、合理地應用多元信息設備輔助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同時展開語文項目學習。比如,某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打造沉浸式語文閱讀課堂,讓學生在閱讀文章的同時,更加真實地感受到文章情感的變化,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為后續的實際學習奠定基礎。
2.全面優化教學方法配合小學語文教學活動
縱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大部分教師都是采用單方面傳遞知識的方式,要求學生牢記語文知識。但實際上,這種教學方法非常不利于語文知識的學習。比如,文言文、古詩文教學中涉及很多古文知識,盲目地記憶無法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必須讓學生在明確理解文言文、古詩文內容的基礎上,真正了解古文字所代表的含義,以此提高教學質量。比如,《楊氏之子》一文,教師可以結合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出簡單的古文動畫,通過影像和動畫的方式,將文章的故事細節清晰明確地展現給學生,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學習古文知識就會更加順利。而且,利用動畫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也能夠配合動畫,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古文字的意義,讓學生語文素質得到真正發展。
1.優化學習內容,改善小學語文學習質量
在信息化的條件下,教師要有意識地優化小學生的學習內容,從而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學習內容的設計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讓信息化和學習活動得到有效結合,在選擇過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幾點原則:第一,學習內容符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第二,學習內容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顯示;第三,學習內容貼合課堂教學進度。在小學語文中很多語文知識技巧性較強、應用性較高,尤其是閱讀知識、寫作知識的學習,很多語文知識對學生的理解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難度較大。比如,某小學語文教師給學生安排設計閱讀理解的學習任務過程中,提前錄制微課視頻,在視頻中以教材文章為例,詳細介紹文章正確的閱讀分析方法,包括略讀、詳讀、關鍵字詞分析等內容,讓學生可以對后續的學習任務形成深層次的理解。不僅如此,該名教師還錄制對比視頻,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掌握閱讀的正確步驟,從而在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時,逐一落實學習環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改善學習環境,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效果
信息化條件下,小學語文的學習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傳統小學語文學習受到時間、空間等因素的限制,無法高效、便捷地展開學習活動。現如今,小學語文學習環境得到了延伸,也給小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學習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進一步改善學習環境,可以讓小學語文學習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傳統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大都是在語文課堂上或者固定的家庭環境中展開,前者學生自主學習時間有限,后者學生無法及時得到教師的幫助。但是新時期可以讓學生借助慕課信息化技術,學生可以通過在任何的時間、空間觀看視頻展開自主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完成課外學習任務。以某小學語文教師為例,借助信息化技術,讓學生在課堂外也能夠完成小組合作閱讀學習任務,并且將學習結果上傳到信息平臺,由教師進行檢查。學生學習環境的改變,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途徑得到發展。
綜上所述,信息化條件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必須進行全面改革,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發展。不僅要應用多元信息設備,還要全面優化教學方法,讓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得到高質量的落實。除此之外,還要優化學習內容、改善學習環境,提高小學語文學習效果,通過開放創新提高小學語文綜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