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江蘇省泰興市人民醫院,江蘇 泰興 225400)
醫德醫風制度開展的方式有很多種,這里特別是指通過固定電話、網站、手機等方式,對醫院職工醫德醫風進行系統評價的方案。它通過建立醫療倫理制度,對廣大群眾就醫和提高醫療水平具有重要意義。醫院系統對醫院醫德行為的認識有助于對醫院工作人員的醫德醫風行為進行評價和管理,規范醫院服務意識,加強醫患溝通,提高醫院員工整體素質,減少醫患矛盾,從而有助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工作績效和醫療質量,降低醫療安全風險。
為了規范和推動醫德醫風系統,關于建立《醫務人員醫德醫風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說明,為認真貫徹“十七大報告中加強醫德醫風建設”的要求,在已有的黨風廉政建設信息化工作平臺中領導干部廉政檔案基礎上,結合具體行業的不同需求,并根據2007 年12 月7 日衛生部關于印發《關于建立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的指導意見(試行)》的通知,開發了“醫德醫風管理系統”,將建檔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每一個醫務人員。
鑒于醫德醫風考評體系對于醫院軟環境建設的重要性,它對于醫院軟環境建設主要起以下幾方面作用:
良好的醫德醫風通過贏得患者的信任,為維護醫療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它是醫務人員道德修養的基礎,也是醫院軟環境的基礎和保障,通過醫德醫風評價體系的作用,規范和管理醫院的醫德醫風,增強醫務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進一步加強社會和患者的信任,促進醫患雙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減少醫患矛盾。因此,醫德醫風將被評價為構建一個軟環境醫院。也起著重要的保護作用。
醫德醫風評估過程是對醫務人員進行監督和培訓的過程,因此有必要激勵醫務人員遵守醫德醫風,自律他律,進一步提高全員的素質。醫德醫風制度的建立和良性循環的引入,將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在資深服務人員及其同事的榜樣監督下,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大力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激發醫德醫風建設意識,限制少數醫德醫風問題,進一步推進醫院軟建設。
與醫院護理、醫院文化等方面相比,醫德醫風行為評價體系可以細化和量化,建立一個更易于控制和應用的體系。因此,在醫院建立良好的醫德醫風評價體系中,定期對醫德醫風建設起到重要作用。在醫德醫風檔案建設方面,醫德醫風醫案中有服務項目的表彰和批評性材料、個人先進史料、過錯事故記錄等。都必須存入醫德醫風的檔案里,對于醫院軟環境建設也有著規范的約束作用。
醫德醫風可以作為推優、評優、擇優的依據,管理單位及時了解醫務人員的情況是切實可行的,在進行科學分析、制定相應措施的同時,幫助醫務人員樹立誠信奉獻意識,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醫院整體素質,是年度檢查工作人員考核、薪酬管理需求、評價和選拔的重要參考點,對醫院軟建設也有著重要的推動和借鑒作用。
所謂醫德醫風輿論的導向,是指為醫務人員的思想行為指明的方向和目標。如果醫德醫風的輿論導向出現了偏移。醫務人員醫德醫風的思想和行為就會出現一系列問題,這樣對醫院的管理也是不利的,從而影響醫院建設的大局。比如,如果醫德醫風的輿論導向是“視病人為親人,全心全意為傷員服務”,那么醫務人員就會體貼病人,仔細檢查,細心護理,這完全符合醫院的管理目標,這當然有利于醫院管理,如果以“開顱不如剃須”來引導醫德醫風的輿論。結果怎么樣,這對醫院的管理是可想而知的。
隨著我國醫療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規范化管理,醫德醫風建設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在我國目前的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一些醫務人員和醫療機構都是想醫院的利益最大化,這樣就使很多醫務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不夠強,都是為了多賺錢而工作,存在不健康的醫療現象。而一些醫療機構購買大量的醫療設備,對于前來看病的病人,不管病人有沒有這方面的治療的需求,都給他們開出一系列檢查,這種醫療方式是完全沒有考慮到病人的切身利益。
一些醫護人員在診治病人時,只滿足于常規治療,在治療病人時,沒有過多的詢問病人的情況,沒有及時的和病人溝通,也不認真檢查,不關心病人的病情,甚至有些醫護人員對待病人的態度也很冷漠,態度不好,這就導致醫護人員降低了病人在心里的威信。
現在,還是有一些病人認為,只有給醫務人員發紅包,醫護人員才能全力的搶救病人,而一些醫務人員剛好沒有拒絕,就接受了紅包和禮物,甚至有的醫務人員還明著要求病人給予一定的好處。
由于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不同行業的收入也不盡相同,有些行業收入高,有些低。而且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也存在明顯差異,這就導致醫護人員主動怠慢和負面投訴的現象。
在客觀上講,中國的醫療制度存在很大的隨機性,所以我們不能在客觀上否認醫療制度中存在的大問題,但是不得不說,現在醫院還是存在很多大處方、亂檢查、收受紅包的行為。經過分析致使醫德醫風發生問題的原因為如下幾點:
社會主義醫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它的要求是醫務人員可以把病人的利益和社會利益放在首位,但是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醫療行業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醫療機構注重經濟利益,扭曲了某些價值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群眾的醫療安全,醫院的設置越來越多樣化,包括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雖然有些醫院主要是公益性的,但為了保證醫院的發展和生存,忽視某些醫院的利益,關注其切身利益,導致某些醫院沒有重視醫德醫風建設。
醫德建設的三個基本保障是對衛生專業人員進行觀念培訓,提高衛生專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制度,拓寬監督形式,衛生人才理想信念的培養既是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也是醫德醫風建設的核心。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針對當前醫改形勢和經濟形勢的變化,醫療系統要有針對性地對衛生專業人員進行價值觀教育和理想教育、信念培訓,使醫務人員在人道主義服務中具有責任感、關懷感、耐心和愛心,從中彰顯高尚的醫德
醫德醫風是醫德醫風建設的典型代表,相關部門都在積極樹立醫德醫風,并對典型人物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這些大力宣傳的人物也是醫務工作中學習的標桿,做到廉政從醫,依法行醫。
規范衛生專業人員的行為,加強他們的約束,使他們在日常工作中按規定工作,嚴格按照制度進行,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通過日常監測、不定期檢查、病人反饋,醫務人員公開意見箱等渠道了解醫護人員的行為,提高服務質量,規范工作行為,減少或杜絕醫療事故的發生。
總體來講,我國目前的醫德醫風建設還是比較理想的,有關部門應結合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配置醫療資源,平衡發展中國家和城鄉之間的關系,特別是要加強中小城鎮和農村地區的醫療體系建設,避免大醫院的人群擁堵,減少不良風氣的隱患。中國醫療行業有社會福利,鑒于國家有關部門可以增加醫療投入,以提高衛生專業人員的經濟收入,國家有關部門也應加強立法工作,對不良醫德行為進行法律約束,在法律層面建立規范化的醫療活動。并且醫德醫風評價體系對醫院軟環境建設具有重要作用,是醫院軟環境建設的基礎和重要保障,醫院軟環境建設是為給病人提供良好的醫療環境和優質的醫療服務為目標的,醫德評價體系是醫德醫風建設的規范化和制度化軟環境建設,如果能充分利用評價體系,將進一步推動醫院軟環境建設,并從中樹立好良好的醫德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