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君
(黑龍江省虎林市虎林鎮人民政府綜合文化站,黑龍江 虎林 158499)
政府提出多項惠民公共文化服務,將作為凝聚民心的重要力量,為我國經濟社會的建設和社會的穩定發展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鄉鎮綜合文化站在鄉鎮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政府的肯定與大力地扶持,各個地區紛紛建設了鄉鎮圖書館、文化站以及各個地區的文化站等,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對提升文化站的服務效能,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作用重大。
第一,縣級政府要提升對公共文化政策制定的重視。首先,在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務經費投入上要加大力度,當前我國的公共文化站經費都是由財政撥款,想要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務質量還需要政府在財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在相關政策方面進行完善,將社會資本融入公共文化服務效能提升當中來。其次,對人才引進和激勵方式進行完善。鄉鎮綜合文化站集多項服務功能為一體,所以培養復合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政府在人才引進與激勵培養上應該多加關注,培養高質量的人才,健全保障性政策。
第二,縣級政府要堅持實施民主決策。首先,縣級政府對于公共文化服務政策的相關信息要進行公開公示,與基層群眾聯系到一起,時刻從群眾的利益出發。比如,可以通過聽證會的方式對風險進行評估,組織鄉鎮群眾參與到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中來。其次,在文化站相關政策的制定中,要鼓勵激勵具有不同利益需求的群眾表達自己的想法,保證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保障公共文化政策的制定能夠反應廣大群眾的需求。
第三,嚴格制定鄉鎮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政策。首先,政府應該從文化站的角度入手,在政策制定過程中充分地行使居民的參與權利與建議權利,對鄉鎮文化服務站在細節上進行指導,提高服務人員的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其次,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提升,需要在政策上給予保障,在技術、人才和資金上進行充分地配置。同時,還要對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進行鼓勵和支持,引導他們進行靈活地變通,對不同的利益主體進行有效地激勵,最大程度上協調好各方的利益關系,充分地調動多元主體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性。
第一,構建群眾文化的需求機制。首先,要對鄉鎮群眾公共文化需求進行調研,并在調研需求的基礎上開展供給服務,針對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制定公共文化的服務內容,根據需求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進行重新地設計和變化,使公共文化服務在內容和形式上實現真正地創新。其次,對鄉鎮群眾的文化表達渠道進行拓展。保障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群眾都有知情的權利,能夠自主地表達自己關于公共文化的需求。還還需要建立有效地供給渠道,保障基層群眾與服務站之間構建起良好的溝通與互動的渠道,相互之間形成循環交流和良性互動的良好格局,建立微信公眾號、微博、交流平臺等等對群眾的文化需求進行獲取。
第二,利用大數據開展需求調查,充分地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更加精準地獲取廣大需求的需求。而且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聯合應用,可以使群眾自覺地將自己關于公共文化的需求表達出來,便于文化站更好地搜集民意信息,為文化供給服務提供更好地參考依據。
第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首先,創設輕松的文化氛圍,在硬環境和軟環境上進行建設。結合不同需求對于公共文化需求的不同,小范圍地建設基礎措施,結合重大的節日和特色的活動,加大投資力度,凸顯活動主旨和特色,重視軟環境的裝設等,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其次,樹立良好的品牌意識,打造鄉鎮特色的文化服務資源,推出一鎮一品的服務,彰顯低于特色,提升自己的品牌競爭力。
第一,吸引群眾參與進來。鄉鎮公共文化服務站本身就是為鄉鎮群眾服務的,所以積極鼓勵與吸引居民參與進來,提升他們的文化與藝術欣賞能力,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他們的藝術欣賞水平。所以在鄉鎮文化綜合服務站要退出新的資源,把握時代發展的潮流,創新文化宣傳的方式,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
第二,鼓勵群眾爭當文化志愿者。群眾爭當文化志愿者,可以對當地的文化進行行宣傳,吸引群眾參與到文化宣傳當中來,更好地履行文化宣傳的使命,結合自身的經驗對公共文化服務內容進行深刻地思考,提升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把控。
第三,鼓勵群眾爭當文化的創造者。群眾積極地參與文化宣傳,創造文化,可以更好地體現自身在藝術創作中的價值,更好地塑造文化環境,讓群眾可以積極地暢所欲言,進一步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務的效能。同時,鄉鎮群眾是最基層的人員,可以充分地吸收地域文化和養分,進而對公共文化服務的形式進行創新。
總之,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文化服務效能的提升,必須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結合群眾的需求,充分地發揮當地居民的作用,推動文化需求呈現多元化地發展,明確綜合文化站的服務與職能,構建完善的供給服務體系和多元參與的公共文化,推動鄉鎮綜合文化站公共服務效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