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艷
(中共沁水縣委黨校,山西 晉城 048200)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它是“活”的根,隨著時代發展不斷有新的豐富和發展,為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其他精神提供豐富滋養。偉大建黨精神從開始形成到正式提出,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因為從建黨精神的過程性特征來看,建黨精神概念的形成和理論闡述并不能在中國共產黨創立初期就能看到,而要經歷一定的歷史過程,需要我們黨對自身歷史的認識和總結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身性質和宗旨的理解和把握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對自身精神譜系的領悟和闡釋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后,我們才能深刻認識到什么才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偉大建黨精神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憑空想出來的,而是從建黨偉大實踐中孕育出來的。回顧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一百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相結合,百折不撓、發憤圖強,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回望百年,我們發現,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開天辟地”的偉大建黨活動之中,從那時起,偉大建黨精神就始終以一種自然狀態客觀存在于黨的基因中,體現在“破壞一個舊世界”的革命之時,閃耀在“建設一個新世界”的建設之時,迸發在“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改革之時。而我們對建黨精神的認識也始終處在思維的加工處理過程之中,直到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首次總結、概括、提煉了偉大建黨精神,才終于豁然開朗,實現了認識上的升華。“偉大建黨精神”的論述,反映了我們黨對黨的精神譜系的認識達到新高度,對自身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對黨的百年歷史的總結達到新高度,是對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的原創性貢獻。
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精神構筑史。在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正式提出偉大建黨精神,意義非凡,是我們黨理論創新的又一個重要成果,為我們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偉大建黨精神是無數革命先驅在浴血奮戰中積淀下的寶貴精神財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偉大的建黨精神,在求索和追尋中熔鑄,在奮斗和犧牲中砥礪,在奉獻和擔當中淬煉,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于百年征程,彪炳于萬里江山,引領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航程。偉大建黨精神是每個共產黨員必須要具備的精神品質,也是中國共產黨建設的基礎與前提,在建黨100 周年的新時代背景下,廣大黨員干部要當好偉大建黨精神的傳承者,勇于拼搏奉獻,敢于擔當作為。
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是對黨員領導干部奮進新時代的基本要求。對每位黨員而言,血脈流通,才能身強體壯,血脈里流淌著偉大建黨精神,靈魂中融入了偉大建黨精神,才能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涵養崇高的精神境界,錘煉堅強的黨性修養。也只有這樣,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信念才能更崇高、政治品格才能更鮮明、政治定力才能更堅定、政治慧眼才能更明亮。自覺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首要的是自覺,就是將偉大建黨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是融入,必須是實實在在的真融入。今天,我們身處和平年代,偉大建黨精神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砥礪前行提供著強大精神動能。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把偉大建黨精神融入血脈和靈魂,才能以英勇無畏、甘于奉獻的崇高品質迎接新的困難和挑戰,才能信念如磐、品格高尚、志向遠大,精神振奮、氣宇軒昂、渾身上下洋溢著青春活力,充滿蓬勃朝氣、浩然正氣、昂揚銳氣,走好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努力創造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新業績。
“偉大建黨精神的論述”在9500 多萬名黨員、14 億多中國人民心中激蕩起繼往開來、砥礪奮進的磅礴力量。“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偉大建黨精神這32 個字,內涵豐富、意蘊深遠,濃縮百年奮斗,揭示歷史真諦,是一個偉大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精神史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豪邁宣言。
黨的各級組織都要把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歷程中感悟信念的威力、真理的光芒。作為黨史教育及黨員培養的主要組織機構,黨校需要肩負起建黨精神傳承和弘揚的使命,為建設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干部隊伍貢獻智慧和力量。黨校因黨而立、因黨而興,是黨委的重要窗口,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的學員對象是黨員領導干部,他們是黨的執政骨干力量,黨校應勇擔神圣使命,在推進黨校事業新時代長征路上,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在發揮干部培訓、思想引領、理論建設和決策咨詢的政治優勢上走在前、作表率。
對馬克思主義的信念、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靈魂旗幟。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黨校要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使偉大建黨精神在黨校率先領悟到位、形成共識。從偉大的建黨精神的內涵來看,可以從以下就幾個方面理解。
一是要深刻理解建黨精神的思想之基,做到始終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這個真理就是馬克思主義。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要有科學理論的指導、遠大理想的指引。中國先進分子經過千辛萬苦找到馬克思主義,成立了中國共產黨,并始終將馬克思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不斷豐富和發展。堅守理想,這個理想就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我們需要為之奮斗的目標。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就是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信念、堅守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共產黨從誕生起,就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武裝自己、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指引自己。在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的堅持、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守,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求真務實精神。理想崇高,才能堅守真理;堅守真理,才能實現理想。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與堅守始終貫穿其中,這是偉大建黨精神最本質的內涵。
二是要深刻理解建黨精神的鮮明標識,做到始終踐行初心、擔當使命。找到了正確的理論,中國共產黨不是空談,更不是在書齋里做研究,而是馬上投入改造中國的實踐。初心和使命,從中國共產黨誕生之日起,就刻在了黨的旗幟上。我們黨所做的一切斗爭和努力,最終都是旨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踐行初心、擔當使命,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和實踐品格。要始終不忘為什么出發,把對中國人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與使命牢牢地扛在肩上。
三是要深刻理解建黨精神的精神品格,做到不怕犧牲、英勇斗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就在于其革命精神和政治品格。不怕犧牲、英勇斗爭正是這種精神品格的集中體現。這里還包含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舍棄小我、成就大我。如果有私心雜念,是不可能做到不怕犧牲的,更談不上英勇斗爭。
四是要深刻理解建黨精神的價值追求,做到始終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這是對黨員的具體要求,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既體現在嚴密的組織體系上,也體現在每個共產黨員身上。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就是要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要求每個黨員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以真情實意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為民初心。
黨校將深學細研偉大建黨精神、廣泛宣傳偉大建黨精神作為自身使命和應盡之責,做到與理論宣傳相結合,與錘煉黨性相結合,與繼承發揚優良傳統相結合,在課堂教學、科研攻關、實踐鍛煉等方面同步發力,以高尚精神熏陶人,以先進思想武裝人,以優秀成果培育人,讓偉大建黨精神發揚光大、深入人心。
組織力量“研”,讓偉大建黨精神有講頭。發揮各教研室學科優勢,將學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納入教學布局,圍繞講話中提出的偉大建黨精神深入研究,形成高質量科研成果,為教學、宣講、咨政提供有力支撐。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一項重要專題,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一道,作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進行設計和布局,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用好“紅色資源”,讓受訓對象感受奮斗之艱,在潛移默化中牢記黨的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培植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品格、價值追求、精神境界、作風操守,于細微處彰顯品質品行,于無聲處滋養黨性修養。
理論宣講“宣”,讓偉大建黨精神有聽頭。將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貫穿于黨史學習中,加強研究闡釋,深入挖掘精神內涵,將偉大建黨精神轉化為積極開展理論宣講之行,將紅色基因融入提高理論宣講質量之為。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切實提升黨的理論宣講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在宣傳宣講上立新功,加強黨校宣傳矩陣,發出“黨校聲音”,進一步提升辦學治校能力和水平。
偉大建黨精神凝結著黨百年奮斗的優良傳統和偉大品格,我們必須繼承和發揚偉大建黨精神,以偉大建黨精神引領新的趕考之路,以信念之光照亮奮斗之路;以復興之志凝聚磅礴之力。一個百年大黨的初心和使命,從未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芒;一個偉大民族的光榮與夢想,從未如此接近光輝的彼岸。讓偉大建黨精神,激勵我們向著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