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鋒
(上海海關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1204)
習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年大會上的“七一”重要講話中,立足當代中國,回首建黨百年崢嶸歲月,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實事求是,從中國實際出發,洞察時代大勢,把握歷史主動,進行艱辛探索,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指導中國人民不斷推進偉大社會革命。為了更好地深入學習習總書記這一重要講話精神,我們需要學懂弄通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的基本邏輯。
習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指出,深入領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成就,要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國際與國內的比較中,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成就和歷史意義,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族復興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深刻認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光榮、中國人民的偉大光榮、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光榮,充滿信心地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而繼續努力。
馬克思主義傳入我國后,為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指明了前進的道路,這是馬克思主義之所以行的關鍵。第一次鴉片戰爭后,我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華文化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難。為了救國救民,改變舊中國的悲慘命運,挽救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無數的志士仁人和各式各樣的政治力量沖鋒吶喊,各種改革運動不斷進行,各種救國主張輪番出臺,你方唱罷我登場,有改良的,也有比較激進的,但是都不靈,都以無奈收場,沒有一個能夠解決中國的問題。我國急需新思想引領救國運動,急需解決新制度凝聚革命力量。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引了正確的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在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我國工人運動的密切聯系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之后中華民族前進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與格局。成立之初,我們黨就將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不斷地接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與我國的具體實際緊密結合,形成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馬克思主義照亮了理想之光,作為夢想的指路明燈,馬克思主義的唯物歷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行科學研究并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獨特規律,指明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總趨勢,“資產階級革命的亡國就如同工人階級的勝利一樣不可避免”,認為未來的理想社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馬克思主義奠定了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造就了理想之星。夢想是前進的動力。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近代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最大夢想。我們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與使命,百年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英勇頑強的奮斗,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實現了中國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推進中華民族復興進入到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
習總書記“七一”講話中強調,要深入領會“七一”重要講話的重大意義。“七一”重要講話,系統回顧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來,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辟的偉大道路、創造的偉大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以豪邁的自信、激昂的壯志,莊嚴宣告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鄭重宣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堅定決心,深刻闡述以史為鑒、開創未來的根本要求,向全體黨員發出了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的偉大號召。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山河重整,百廢待興,我們面臨著來自經濟、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建設的重大歷史考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踐,也是對我黨的重大考驗,但仍然需要來自時間的檢驗。黨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順應我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結合我國國情,順利實現了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完成了從社會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建設的銜接,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創造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實現了中國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的社會變革與進步,實現了一窮二白的東方人口眾多的大國大踏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新時期至黨的十八大,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具體國情實際結合起來,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接續奮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創造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證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以鄧小平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重新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和總結國內外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鮮經驗的基礎上,鮮明地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首要的基本的理論問題,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逐步形成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路線、方針、政策,開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以江澤民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中,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了21 世紀。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不斷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總書記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自信自強、守正創新,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中華民族迎來了從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習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指出:“一個民族要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不能沒有思想指引?!瘪R克思主義思想理論博大精深、常學常新。馬克思主義始終是我們黨和國家的指導思想,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耙逃龑h從黨的非凡歷程中領會馬克思主義是如何深刻改變中國、改變世界的,感悟馬克思主義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仍然要學習馬克思,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不斷從中汲取科學智慧和理論力量,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科學指南,它能夠站在科學和時代的制高點上觀察事物和現象,從而具有極為廣大的視野。新時代的中國不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我們需要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開闊的視野來觀察社會。對我們來說,這種宏闊視野的形成和培養,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給予我們觀察當代世界的宏大視野的幫助。馬克思主義掌握了人類社會發展的規律,具有唯物辯證的科學方法,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從撲朔迷離的復雜現象中把握住問題的實質,從局部的變幻中把握住總體和大局。當今世界風云變幻,世界格局正處在加速演變的進程之中,產生了大量深刻復雜的現實問題,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論課題。馬克思主義給予我們透視時代風云的銳利目光。馬克思主義觀察和分析問題的方法原則為我們科學把握和澄清這些問題提供了根本遵循。
馬克思主義為當代中國發展高高樹起了精神旗幟。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使中華民族在精神上從被動轉為主動。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我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是馬克思主義的現實指導作用和當代價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證明。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仍然是指引我們發展的旗幟。不論前進的道路上遇到怎樣的困難和挑戰,只要我們高舉馬克思主義的旗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就不會迷失方向,就不會失去信仰。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國家就有力量。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馬克思主義是引領當代中國實踐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的“看家本領”,掌握了這一本領,就能夠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和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持續走向繁榮富強,我國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武器,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就不會有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今天,馬克思主義已深深扎根于中國,它指導實踐的威力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證明,并將繼續指引我們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具有穿越時空的普遍意義和永恒價值。當前,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們要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必須不斷提高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運用科學理論指導我們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解決重大問題的能力,以更寬廣的視野、更長遠的眼光來思考把握未來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推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