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樹
(安徽省科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全面推進,城市建設速度加快。為了更快,更有效地提高施工質量,確保施工安全,施工技術也在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創新和良好的科學技術應用,可以有效地保證建筑物的質量和安全性。建筑涉及許多學科,其中,后流延帶構造技術是最重要的一類,在建筑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后澆帶施工技術可以有效提高房屋建筑質量。
后澆帶的施工技術在各種房屋建筑的工程中都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這一特點尤其體現在大體積混凝土的結構中。主樓與裙樓的建筑施工都離不開這項技術。為了滿足建筑整體效果和建筑質量的要求,應根據住宅建筑的設計合理選擇技術形式,這些形式可分為直線型、階梯型、槽型和V型等。后澆帶現場施工有其自身的優勢。總體而言,施工過程相對簡單,模具的安裝和拆卸方便快捷,無需復雜的工藝即可達到施工效果。缺點是滲透線短,界面質量難以預測。梯形后澆帶施工的主要優點是支???,整個安裝和拆卸過程簡單,擋水線較長,后期接口連接穩定。舌槽式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點是施工簡單快捷,防水路徑長。但是,據估計,每條道路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很難拆除,工作量大且需要對拐角處處理得當才能保證理想的效果。V 形后澆帶改造施工技術一般難度較大,在實際施工中并不常見。雖然隔水線長,接口結合度高,但后期工作量大,技術要求嚴格。
與高層建筑相連并在24m 高度以下的附屬建筑就是裙房,通常是高層建筑作為住宅建筑,而裙房作為商業建筑。在地心引力的影響下,建筑施工地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沉降,就會造成高層建筑和裙房鏈接之間的縫隙產生,安全隱患也會被增加。后澆帶施工技術能夠將高層建筑和裙房進行分割,再對地基的沉降量進行科學計算,得到澆筑具體的澆筑時間,最終使高層建筑和裙房形成完整的整體,既加強了高層建筑和裙房的緊密性,也加強了裙房結構的穩定性,使整體的施工質量有所保障。
溫差對建筑施工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溫差引起的裂縫十分常見。當裂縫出現時,會降低建筑物的穩定性,加劇建筑物損壞、老化和腐蝕的風險。必須采取措施處理裂縫。溫差引起裂紋的原因在于溫差過大。例如,當溫度較低時,進行施工。當溫度升高時,建筑結構內部的混凝土將表現出強烈的應力變化,向外的擠壓力將逐漸增強。當擠壓力超過安全極限時,會出現裂紋。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運用較多的混凝土,但由于混凝土會受熱脹冷縮原理影響,在硬化過程中會有收縮的情況,導致已經施工完畢的建筑結構發生寬度和長度的變化,進而出現收縮與膨脹不穩定的情況。要想有效控制此環節影響,則應該加強對后澆帶施工技術運用的重視,這樣可以有效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炷劣不臅r間通常在施工結束后一個月左右,對結構產生的影響較為嚴重,一旦結構變化受到約束,使得結構內部發生溫度感應力,導致結構發生破損裂縫,不利于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所以,針對建筑工程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運用,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工程的順利進行,避免受多種因素影響限制。
建筑工程項目在施工進行中,高層建筑以及裙房設計要想有序進行,則應該通過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運用,有效的將兩者分實行分開,待主體框架施工完成后,沉降量達到50%之后可以澆筑混凝土,使得高低層結構順利連成一體。所以,設計工作人員在實際展開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應該計算兩個不同階段的受力情況,確保其能夠達到預期效果,并適當的展開審核工作。與此同時,在兩者融合為一體之后,仍然需要計算后期沉降差所帶來的附加壓力值,并通過多種調整方式對壓力差進行控制,避免主樓負載壓力過大。針對底層裙房部分來講,可以通過十字交叉固定根基的方式增加壓力,有效對高低沉降差進行控制??偟膩碇v,針對此環節設計工作的開展來講,必須要加強對各項工作的認識,從而適當的對施工進行優化,保證沉降穩定。
通常選擇建筑結構受力相對偏小的部位設置后澆帶。以建筑工程項目為例,后澆帶主要設置在梁、板變形部位,也能夠設置在梁、板中間部位。而在后澆帶具體設置階段,應合理控制后澆帶的寬度(范圍是700mm 至1000mm)。若是選擇在板中部設置后澆帶,則寬度應控制為800mm。若是下移后澆帶墊層,就必須合理增加控制面的標高,從而為后澆帶區域雜物的清理創造有利條件。此外,底板后澆帶施工階段應以水泥砂漿為材料,把后澆帶的底部位置進行全面覆蓋與抹平處理,同時進行澆筑施工,保證底板厚度符合標準規定基本要求,從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采用沉降式后澆帶,則必須保證鋼筋處于貫通狀態;若是采用伸縮式后澆帶,就必須保證鋼筋處于斷開狀態,以降低鋼筋約束力,防止混凝土形成裂縫。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后期階段后澆帶鋼筋設置,應結合差異沉降變形實際狀況合理地增加鋼筋使用數量,同時后澆帶鋼筋設置階段應實施密封處理,以防止污水、雜物等進入到后澆帶影響施工效果,從底部后澆帶的兩側建立磚帶,而底板轉角等部位應以水泥砂漿為材料進行抹平處理,最后嚴格實施密封操作,以保證施工質量及安全。
在對后澆帶進行設置的時候,需要科學合理地對施工的范圍進行控制,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工程項目結構的穩定性水平。相關施工人員需要進一步確定好施工要求,確保后澆帶的施工范圍能夠與既定的位置一致,只有在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細致調查了之后才能夠更好地開展這一項工作。在控制施工范圍的過程中,需要部門之間進行密切的配合,最大程度地發揮出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勢作用。需要尤為注意的是,施工人員要細致地分析研究建筑物的類型,這是由于建筑物結構不同,則后澆帶所需要控制的距離也會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明確后澆帶施工間距的時候,不能夠單單憑借施工經驗來進行,需要按照實際的施工現狀,根據高度以及寬度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確定。通常來講,需要將寬度控制在一米左右,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調整。
在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澆筑時間會對最終的應用效果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倘若不能夠控制好時間,就會導致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優勢無法充分發揮出來。在開展后澆沉降帶施工時,施工人員需要將后澆帶應用與建筑的基礎及裙房中,明確了地基沉降之后,才能夠開展后澆帶施工。在控制澆筑時間的時候,還要充分考慮施工的成本以及進度情況,確保能夠全方位地開展建筑工程項目施工。在澆筑的過程中,還要嚴格控制好收縮的速度,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根據后澆帶的實際類型以及時間情況進行確定。在整個澆筑的過程中,氣候環境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所以也需要對這一因素進行嚴格的控制。
當使用后澆筑區域進行二次混凝土澆筑時,必須采用補償混凝土的建造方法,并在混凝土中增加膨脹系數,以確保混凝土的強度和等級滿足要求。在第二次澆筑之前,應拆除混凝土砌塊,清洗浮漿,并及時清理后澆帶中的垃圾,并使用高壓水槍對其進行清理。沖洗后清洗以確保構建質量。在施工過程中如果鋼筋在筑造后被腐蝕,則首次需要進行防腐處理,清洗后應及時澆筑以免再次腐蝕。同時在二次澆筑過程中,必須確保振動過程的質量,以使新澆筑的混凝土與舊混凝土完全接觸。筑造后,用袋子覆蓋表面,并做好維護工作。在整個施工過程中,有必要避免重物過早堆放,以免混凝土強度不足,從而影響后續施工的安全性。
對于澆筑樓板后的區域的防水處理,應使用補償收縮的混凝土,應精確控制混凝土灰泥,并添加防水劑以提高防水效果。在整個施工過程中,無需切割底部鋼筋,而要適當地添加其他鋼筋,在后澆鑄帶的兩側安裝鋼筋,并使用致密的鋼絲網攔截混凝土。在建造地面混凝土之前,可以從預軋材料上涂上一層防水層,以改善防水和防滲效果,并避免地下水進入。另外為防止施工廢水和雨水進入后澆筑區域,應鋪設備用墻,并用防水砂漿覆蓋,以提高墻體的防水效果。
開展后澆帶混凝土施工時,必須要保證合理的溫度,才能夠使得混凝土澆筑工作正常進行。一般來說,選擇的施工溫度是施工階段的最低溫度,這樣才能夠使得熱力學的收縮膨脹效應得以滿足。并且騎車光工作要保證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完工后的48h 之內,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避免由于干燥導致建筑裂縫的出現。一般來說,收官時間會選擇在紫外線比較低的清晨或半晚。
施工項目主要包括建筑物和裙房,施工階段必須保證建筑物和裙房的結構完整性。后澆帶施工時,應將建筑主體與裙房分開。大部分沉降完成后,應將高低層連接成一個整體。如果選擇組裝施工方法,應按照規范的基本要求進行施工。考慮到建筑結構與裙房結構不同,特別是受力狀態明顯不同,以高層建筑為例,其約束力較大,施工技術人員必須高度重視驗證和驗證,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調整壓差,降低施工階段對建筑結構的壓力。底層的裙房主要采用橫梁基礎,承受較大的建筑壓力。因此,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求技術人員合理控制時差,施工順序為建筑主體→裙房,并嚴格控制沉降和裙房標高。
根據高層建筑箱筏基礎技術規范的基本要求,裙房選用整體基礎,需要在主樓與裙樓基礎之間設置后澆帶,具體處理方法與施工縫相一致。根據建筑基礎設計規范的基本要求,如果主裙樓中沒有沉降縫,則需要建立后澆帶。后澆帶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施工要求,從主樓邊柱第一跨或第二跨開始設置。在實際施工中,應按要求設置后澆帶。如果建筑物長度較長,則后澆帶應每隔300mm 設置。同時,應使用膨脹混凝土,以盡量減少溫度收縮的影響,防止混凝土開裂。以高層建筑工程為例,大體積混凝土長度較長,溫度影響較大。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將混凝土溫度降至標準要求后才能進行澆筑。后澆帶需保持30d 以上,以防止澆筑變形。在二次澆筑混凝土的施工階段,必須采用高標號混凝土,以有效控制新老混凝土的有效結合。
在后澆帶施工中,由于受溫度、天氣、風化等相關因素的影響,經常會形成膨脹裂縫。后澆帶密封處理后,如果后澆帶內有雜物,也會對施工效果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導致滲漏。因此,必須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提前進行止水處理,如鋪設橡膠止水帶等。
在保證后澆帶預留長度滿足標準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施工技術人員應及時安裝擋水設施,防止污水和雜物進入后澆帶。同時,各環節按施工標準要求進行處理,加強維護管理。后澆帶暗環驗收時,必須拍照,防止隱蔽部分被遮蓋,直接影響施工效果。此外,在制定細則和施工方案的過程中,應詳細界定圖像和攝影位置的關鍵內容,加強施工技術人員的責任意識,提高后澆帶的施工質量。
垂直施工的施工縫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有著較為嚴格的把控,必須要保證加固牢固,避免澆筑時發生混凝土漏漿和漲模等問題。當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要進行仔細的檢查,如果存在問題要及時處理。還要使用壓力水對初凝混凝土進行沖洗,產生骨料后才能夠停止,然后再進行鋼絲網的沖洗。關鍵在于把握沖洗的時間,需要加強觀察的專業性和全面性,能夠更好的了解混凝土的狀態,避免錯過最佳沖洗時間,并對施工規劃的具體內容進行切實有效的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還需要做好后澆帶保護,否則也將導致整個施工質量受到影響,就是指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后澆帶的合理保護,通常是采取防水磚的設置方式,對后澆帶兩邊進行保護,其次是采取防水砂漿的涂抹方式,能夠對后澆帶內壁進行保護,在完成后澆帶保護后才能進行封蓋操作。封蓋操作時要采用木制模板或鐵質蓋子,按照相關施工標準進行設置時還需要做好擋水帶的處理,最后在后澆帶周圍做好臨時護欄的設置,形成完整的保護機制。
對后澆帶施工進行操作時,模板支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需要對這一環節給予足夠的重視。需按照施工圖紙進行,結合實際情況選取最佳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質量能夠達到既定要求。對于高層建筑的主體結構、裙房等進行后澆帶時候,需要將澆筑時間控制在兩個月以上,只有在將建筑物的主體結構完成后才能夠開展相應的后澆帶施工,而且還要根據天氣、氣候等情況進行針對性調整,選擇最佳的施工時期。模板支護在后澆帶施工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環境,保障模板支護的效果。
首先,由于建筑材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受到溫度以及濕度的影響較大,會出現裂縫,而通過運用后澆帶技術能夠對于這些裂縫進行利用,從而來提高施工的整體質量。然后交代技術能夠消除建筑當中存在的一些缺陷問題,當建筑內部存在裂縫后,應用后澆帶建筑技術時,也要注重其施工特點,以及要求后澆帶的作用方位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伸縮性,因此,施工隊伍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后交代的功能特點,再進行澆筑施工。第三后澆帶技術與其他技術工種相同,具有嚴格的施工標準,在進行后澆筑施工時,必須要嚴格的按照國家標準開展施工工作。在進行后澆注施工之前,其材料選擇是十分關鍵的以下內容,因此,在進行后澆帶的材料選擇時要淘汰質量,不過關的材料,并且要強對于澆筑材料的質量監管檢測等相關工作。在進行后澆帶施工之后,要在12h 之內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工作,并通過覆蓋的方法來減少光照,保證混凝土的濕潤度。在裂縫當中的主筋長度是其直徑的4 到5 倍,要在連接時避開接頭,并且增加附近在修建完成之后,要進行防水性能的檢測,并且要保證屬金的剛度以及強度都能夠達到要求。
后澆帶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通過合理設置后澆帶能夠有效控制建筑結構裂縫現象,從而切實提升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及安全。所以必須精準把握后澆帶施工技術要點,同時結合建筑工程項目實際情況規范使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最大程度上發揮后澆帶作用,保證建筑結構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