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碧琴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南陽鎮第二小學,甘肅 宕昌 748500)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情境”主要是指“情景、場景、環境”,從而能夠指導,情境是具有直觀性,并且是具體的內容[1]。當前對于情景教學的含義,學術界對其并沒具體的定義,但是幾乎都在強調學生情感體驗和其所處環境的重要性。在經過對于大量參考文獻的研究后,筆者則認為所謂的情景教學應該是教師在進行教學課程之前,有意識以及有目的的常見具有濃烈感情色彩以及形象生動的教學場景[2]。并且這種教學模式應該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的基礎就是“情境”,主要就是調動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情感。
當前在小學語文古詩詞的教學過程當中,使用情境教學模式的現狀并不是十分理想,總而言之就是情景教學模式相對過多,導致其隨機性特別強,此種方式不具有典型的推廣性,具體來說,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受過專業訓練的語文教師都應該清楚,古詩詞具有節奏美,韻律美以及音樂美,而這些美感一定要通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誦讀,才能讓其體驗到。尤其是隨著在教學過程當中普通話的推廣,大部分古詩詞當中出現的讀音已經逐漸消失,像入聲詞等,這就讓學生通過單純的古詩詞誦讀已經對古詩詞的美感無法進行體驗[3]。對于提升學生對古詩詞欣賞能力的效果,沒有任何幫助。作為古詩詞教育教師在進行古詩詞誦讀的引導過程當中,也只限于讓學生進行齊讀,或者是領讀。在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只傳授其基礎的學習知識,對于古詩詞的情感感悟并不關注[4]。并且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古詩詞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只針對其具體的,有用的知識點進行強調,像具體的古詩詞當中某個字詞的意思,但是并不強調學生對于古詩詞情感的感悟。像《鋤禾》作為例子,當初目前很多學生即使學習鋤禾,但是并沒有見過鋤禾的主要場景,自然無法體驗鋤禾當中所體現出來的辛苦。如果教師進行教學過程當中,只是從詩詞解釋的方面進行教學,學生對于農民勞作的辛苦并不可能體驗,所以也起不到讓學生珍惜糧食的作用。
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高,在當前小學古詩詞學習教學過程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效果并不理想,具體來說,就是在學到新的古詩詞以后,只是單純的增加了知識儲備量,但是對于下一次進行古詩詞的學習,無法起到其有用的指導作用。即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無法進行舉一反三以及遷移,過去的古詩詞學習也無法成為學生在學習新古詩詞中的經驗,對于學生而言,對于古詩詞的每一次學習都是從零開始,并且隨著其年齡的遞增,對于古詩詞中情感的感知,往往也越來越難,并且對于學習產生畏懼感[5]。不利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培養。
在對于小學古詩詞教學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中,是因為模式的優點,也是顯而易見的。盡管我們無法探索出一條能夠適用于所有學校的教學模式,但是在理想狀態的前提下,至少我們可以對于適合本校以及本班的古詩詞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和分析。很大程度上能夠對于學生以及教師的時間成本進行節約,從而提高古詩詞的教學效果[6]。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而言,進行情景模式的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學生跟老師是有一定的區別,教師在于學習頻次以及和時間上都有不斷重來的特性,學生每一個學習階段都只能有一次,所以如果教師對于教學方法不能積極地進行探索,提高其教學效果,很有可能造成學生學習時間的浪費,從而讓學生成為在教學探究以及個人成長道路上的犧牲品。從學生自身個體的發展來看,這種方式對于學生來說非常殘忍。所以筆者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對于教學模式進行不斷的鉆研和探索,并且不斷反思自己,充實自己,提高對于自我的教學要求,這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的主要內容,同時根據其他學校一些成功的教學模式的經驗,我們可以發現在學習古詩詞過程當中,采用情景教學模式優點非常明顯,對于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古詩詞基礎知識過于重視或者是夸張,重視的方式進行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顯然跟我們新課改的課程目標格格不入。
在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采用情景教學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充分指導學生能夠對于古詩詞背后所包含的文化內涵以及其創造的背景進行充分的挖掘,能夠對古詩詞的具體意義和意思進行深入的了解,古詩詞在創作過程當中,大部分都會有主題思想以及背影背景因素。背景因素主要包括作者在進行古詩詞創作時候的所處的歷史背景,以及其生平經歷,以及他個人的寫作風格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影響古詩詞創造的重要原因,也會影響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對于古詩詞的具體理解,比如杜甫的詩歌,大部分都是沉郁寫實的風格。一些詩歌的主要內容也多于人生民生,戰亂,貧苦息息相關,這不僅跟其性格有關,也跟其所處的晚唐時期,社會動蕩不安的一個局勢息息相關。所以學生對學習古詩詞過程當中,首先對于其背景進行先了解,能夠讓其在學習過程當中減少對于古詩詞內容的誤解,從而提高其理解的準確度以及學習的效果。而古詩詞的主題則隱藏著作者深厚的思想文化內涵,古詩詞往往都是詞人以及詩人表達情感的一種方式,所以在簡單文字背后有很多值得學生去挖掘的觀念以及道理,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充分指導學生挖掘古詩詞的文化內涵,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水平以及思想道德水平。
在小學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進行情景化教學模式的主要基礎就是對于教學情景健身合理的構建。建立古詩詞教學的情景對于教學過程來說,首先應該選擇恰當的素材以及合適的時機進行情景的創立,如果說前景構建時機不當,不僅對于教學效果沒有任何幫助,還會打斷學生學習語文的連續性,從而造成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也就是說,并不是所有的詩詞都適合進行情景模式的創建,有的詩詞不需要創建情景就可以進行理解,而有的詩詞的需要花費相對較長的時間以及精力進行情景創建。可能會擾亂正常的語文的教學計劃,從而導致教學進度變慢。
在當今時代信息技術發展的前提下,我國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通常都會引進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使用,對于各個學科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都非常有益,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都較小,在學習古詩詞對其來說無聊又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很容易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問題,所以為了提高小學生的興趣,提高其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那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就應該多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造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古詩詞教學情境,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動畫,歌曲,視頻等形式將古詩詞的主要內容進行展示,創造一個有意思,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從而縮短小學生與古詩詞之間的距離,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古詩詞。
例如在進行《靜夜思》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采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關于月夜美景的視頻或者圖片,讓學生體會李白在這一古詩詞創作過程當中所處的具體環境,能夠有效感知這一故事的主要情景。在圖片或者視頻播放結束后,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或者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讓其充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美景月色,并且鼓勵其進行講述,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語文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情景教學模式時,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內容的認知,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建立教學情景。文學作品在進行創造過程當中都是其所存在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古詩詞也一樣,所以教師可以以古詩詞的主要內容為切入點,將其實際的生活與古詩詞相結合,準確的提高生活與古詩詞之間的密切聯系。例如在進行《石灰吟》的古詩詞講解時,為了提高學生對于石灰更直觀的認知,可以將生石灰,石灰石帶到教學課堂上,并且對學生進行提問,指導學生通過看、聞、摸的形式,對于石灰進行探究,隨后教師可以介紹生石灰以及石灰石的主要來源,提高學生對其好奇心,能夠有效地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教學效果。
由于小學生其學生的主要特點相對喜歡表演,所以在進行古詩詞情景教學模式當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為其構建教學情境,能夠更好地體會古詩詞當中人物的主要情感。例如在進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一古詩詞的教學過程當中,在進行古詩內容的講解后,可以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分別有船夫、孟浩然和李白。在進行表演過程當中,教師不可以干預學生的表演內容,應該讓其進行自由發揮。充分深化其對于古詩詞內容的理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主要內容,同時還能深切的對于古詩詞當中所表達的情感進行體會。
綜上所述,在小學當前古詩詞教學模式中,采用情景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教學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既能夠拉近小學生與古詩詞之間的距離,又能夠提高小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興趣,并且充分的了解古詩詞的主要內容。所以在進行古詩詞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加強情景教學模式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