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旺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開發區國際學校,江蘇 揚州 225800)
社會在進步,教育模式也在不斷地改革,越來越多真正適合學生的教育模式被應用。在這種教育模式的作用下,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得到保障,學生也更愿意把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翻轉課堂強調“翻轉”兩字,它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推翻。這種教育模式,把原來老師在課堂上講課,轉變為先讓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自己看書預習的方式,找出不懂的問題,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進行探索交流,在經過老師著重的講解,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運用知識。這其實是先讓學生內化知識,然后教師在進行知識傳授,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性,將學習的主動權轉移到學生手中。
這種教育模式對學生來說,可以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能力,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幫助,擺脫了傳統教育方式帶來的束縛,使學生學習更加自主化、自由化。對于老師來說,這種模式有利于開展個性化教學,最大程度地發揮老師的個人能力,減輕了老師管理課堂紀律的負擔,同時促進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使老師可以深入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情況,讓教學任務更容易進行。
在初中的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把實驗內容進行預習,但是初中學生的時間比較緊張,學習壓力比較大,學生通常把學習的精力主要放在課堂上和老師所留的課后作業,從而忽略了課前預習這一個環節,因為學生通常會覺著這種不用動筆寫的作業不重要。其實預習是學習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只有預習環節做好了,上課時學生才能跟上老師的腳步,而臨時抱佛腳,簡單地看一眼實驗的相關內容,而不去主動思考實驗中的中重點難點,或者實驗的最終結果,這樣的預習根本達不到教師想要的結果,從而導致預習只是流于形式。對于教師而言,好的教育模式就是因材施教,因為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人水平是不同的,每一位學生學習需求自然也不一樣,傳統教學模式無法顧及所有學生的感受,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學習效率無法得到提升,較差的學生基礎無法得到鞏固,從而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形成惡性循環。這就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教會學生如何學習,是教師教學的最主要目標。教學的本質,是培養一個可以獨立思考,自主創新的新型人才,而不是去應付考試,想方設法去獲取高分,如果學生上學的目的是為了考試,那么教育就注定是失敗的。化學是一門需要實踐的科目,具有很深的抽象性,所以自主學習對化學的學習最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學通常采用翻轉課堂的教育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授課前,教師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自主預習。比如,在“氧氣的制取”這個實驗課當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預習并思考制取氧氣有幾種方法,學生可以通過查書,觀看教師制作的小視頻來尋找問題的答案,教師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覺得化學實驗課是一門十分有趣的課,在預習過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可以利用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來制取氧氣”,也有的學生認為“可以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還有同學這樣認為“可以加熱雙氧水來制取氧氣”等等,通過回答問題,讓課堂的氛圍活躍起來,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回答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主要的講解,在翻轉課堂中,老師不再占據主導地位,而是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成為實驗中的主導者。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當遇到不會的問題要積極與同學或者老師交流。通過這種教育模式,不僅拉近了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師生關系更加和睦,還可以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同樣,初中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也有較大不同,在以往的教育模式中,老師通常會根據全班所有人制定學習計劃,而無法根據每一位同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的任務布置。“翻轉課堂”則可以優化這個弊端。比如,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研究這個實驗的探究中,教師在對教學課件的制作時,將ppt 分成兩個部分,在授課時,ppt 的基礎部分時針對全班學生的,當教師完成基礎部分的講述,再根據課上學生學習理解情況,把學生分成兩個層次,理解能力較好的學生,可以繼續跟著教師的節奏,對ppt 的下一部分進行學習,使較高水平的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鍛煉其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而對于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讓其對基礎知識進行進一步的增強與理解,讓其做一些基礎性的練習,加強對此層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通過這種教育模式,教師可以更好地兼顧全班學生,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這樣既滿足了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還可以使好學生的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較差學生的基礎得到進一步鞏固,真正使教育分層落實,實現教學質量的保障,和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通常占據了教學的主導地位,而使學生的感受得到忽略,教學是一項雙邊活動,只有學生和教師互相配合,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把教材知識與課件內容講述給學生,這樣忽略了學生的感受,這樣模式下的學生學習會很機械,沒有主動性,也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占據主導位置,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有目的性的學習,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學習“碳的特性”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教師先將碳的特征,結構告訴學生,讓學生通過教師講述的內容去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由碳組成的。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還能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水平。
在過去,農村教師受傳統教育模式影響,在進行授課時通常是集中授課,無法顧及班級中每個學生的感受。學生則基于這種無趣的授課方式,進而對化學的興趣下降,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在“互聯網+”模式的出現為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互聯網”+“翻轉課堂”這種模式可以是教育更加多元化、先進化,所以教師應該合理運用互聯網則會個平臺,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的學習帶來新的方法與途徑。現如今,學習的目的已不單單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去解決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得到學有所得,學能所用。基于這個背景,教師可以運用互聯網來進行教學。例如,老師可以拍攝一些教學視頻,在網上發表出來,利用微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授課,這種方式不僅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空間與時間的沖突,還可以引起學生興趣,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這樣,老師可以課上課下相結合,豐富了學生的學習方式,還可以使學生在課上遺漏的知識點進行補充。或者,教師可以將慕課融入課堂教學中,通過網絡的方式將更多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可以讓課堂中的學生有新的體驗,學生可以和更多的學生進行交流,在實驗室課上,線上學生可與線下學生一同進行實驗,可以更好地進行學習,比較,互相提升。這種授課方式,可以幫助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擴展化學實驗的思維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建立起更加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使學生的學習效率與交流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傳統的教學模式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活動,不利于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以用小組學習的方法來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有效的小組學習,可以使學生加深理解、協同發展、共同進步。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計劃與目標,向學生提出問題,問題是風向標,主要教師提出問題,小組合作才會變得有意義。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學必須先設計好科學的問題,要有適當的難度,有一定的探究性。比如,在學習“酸和堿的性質”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將學生分組,組中學生應該有成績較好的學生,也應該有成績較差的學生,這樣的分組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學習,讓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在分組之后,教師在上課時先向學生提出一些酸堿性質的問題,例如“酸和堿有哪些性質”,接著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在實驗中尋找問題的答案,仔細地探究酸堿性質,只有有目的性地學習,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真正掌握酸堿的性質,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深度。
在當前初中教學中,化學實驗課課時要比其他課的課時少很多,所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學生需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過自主的課前預習,先了解上課內容,這樣在進行實驗時,有利于幫助學生將教師所講的內容理解透徹,提高學習深度,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保障。例如,在水的組成這節課中,老師讓學生提前預習實驗內容,讓學習提前了解水的組成以及其的各種化學性質,上課時教師在講述一些有關水的反應,例如利用水與鈉的反應,制取氧氣等等。這樣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了有效地提升和保障。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這種教育模式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發揮積極重要的作用,這種模式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率,還能幫助教師更好的落實”教學分層,是教師可以因材施教,針對全班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使好學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較差學生的基礎得到鞏固。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采用更加多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