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莉
(庫車市第四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所謂數學思維能力顧名思義就是當學生面對數學問題時能夠有一個大致的輪廓進行思考,從而更加有效地解決問題,加強了學生數學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發展,提高自身的自主性和學習性。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是奠定了今后數學教育模式的基礎,數學思維更有利于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點的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充分地掌握數學學習中的知識脈絡,提高學習成績。
數學思維的發展過程相對復雜,其主要表現的是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當中,出現問題時要結合科學的思維活動來解決問題。數學思維能力指的是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對比以及綜合考量和最終概括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包括采用歸納、演繹和類比進行推理,并運用數學概念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一種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于整個數學學科的研究水平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知識大爆炸的時代已經來臨,知識體系的更新速度也呈現著新的變化。新的發展形勢下,如果像過去一樣過度地強調知識內容的學習,那么傳統的知識儲備已經難以滿足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在這時就需要從能力的角度來入手,實現個體思維能力的發展,確保在社會不斷發展變化的前提下,能夠結合知識的更新進行能力的拓展和提升。只有形成不斷發展的能力,才能夠保證社會大眾的終身發展。作為我國中小學階段的必修課程,數學學科會對社會大眾的個體發展起到重要影響,由此我們能夠意識到數學學科的重要性。在現代化社會領域各個行業的建設工作當中,數學學科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數學知識在各個生產經營領域被廣泛地運用,包括航天,交通,氣象,軍事等方面,在這些領域當中數學知識對其全面性的工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并且和其他知識體系形成了統一的知識和能力體系,為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意識到培養數學思維的重要性后,作為小學教育工作者,要重視在小學教學過程當中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目前,很多小學老師采用的都是傳統教學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形式過于單一,方法不夠新穎,更是降低了學生上課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對于數學根本提不起興趣。可是有的小學教師不懂得創新,依然要求學生掌握課本里的所有知識點,很少關心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甚至小學數學試卷缺乏一些計算思考題目,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嚴重下降。
當前仍有一些小學老師的學歷不高,在農村來說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由于教師嚴重缺乏專業教育素養,無法對學生進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學生只能單純地從書本中進行學習,或者上課跟隨老師的步伐進行學習,形式太過于單一、傳統,完全不懂得靈活變通,學生的思維能力受到了限制,缺乏思考的機會。此外,更有的老師認為小學知識提高一下基礎就可以,沒有必要往深處學,只需要背一背九九乘法表、做一些加減乘除運算的題,并在考試的時候做一些簡單的題目就可以了。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作業一般比較少。究其原因:部分家長心疼孩子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刻苦學習,嚴重干擾小學數學教學。另外就是有的小學數學老師總是認為讓學生背一背基礎知識就可以,數學做題量也在逐步地減少。以農村小學數學教師為例:他們對小學數學教材的處理能力不強,沒有合理化的歸納和總結,有時候課程前一半時間就是學習背誦新的知識點,后一半時間趁著學生對于新的知識點還比較熟悉,老師就抓緊讓學生做題,后期也就沒有了復習鞏固知識點的時間,最終導致小學生缺乏鍛煉數學思維能力的時間。
在培養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
首先要保證思維能力培養的對象是全體學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取針對性的原則落實因材施教的科學的教學理念。因材施教的根本是要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但不同的學生受個體能力、家庭環境、學習背景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其個體會存在一些差異。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反應速度、知識掌握水平和后續的習題解答能力都有一定差別,但教師不要因為學生能力的不同而將其看成三六九等,而是要以平和的心態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要將教學的重點落實在分析學生的特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上,確保學生都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其次要控制好思維訓練的尺度。傳統的不斷增加教學難度的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小學數學教師在增加難度的過程當中要把握適當的尺度,要結合學生的個體發展特點來提出能夠滿足其學習發展要求,并且需要其經過適當的思考和練習才能完成的題目。在保持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讓其掌握獲取知識的滿足感。
作為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養成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結合教學實踐采取針對性的培養策略來落實,在落實過程中要注意以上問題,為學生后續的能力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一章《位置與方向》中,可能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很難辨別方向,而位置和方向又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因此,老師可以以生活中的案例來教育學生學習位置和方向,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的時候,老師可以先教學生如何分辨東南西北,日出則為東,日落則為西,正午則為南的例子,這樣既貼近于學生的日常生活,又能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隨后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除了東西南北,還有其他的方向嗎?”這一問題,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老師也可以在黑板上將方向畫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回答問題。此外,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思考,也可以提出一些比較有趣的問題,如“學校在家的那個方向,大概相距多少米?”,甚至,老師可以留一些關于位置與方向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自己想一些問題并自己來進行回答,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又能鞏固了《位置與方向》這一章的知識點,促進了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激發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學校可以提高老師的專業素養,加強學校招聘老師的門檻。此外,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更要加強學生的自主性。比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七章《小數的初步認識》當中,由于學生初步涉獵小數點,所以老師可以建議學生課下自己先去好好預習這一章的知識內容,在預習的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文章,這樣能夠更好地加強學生對于小數點的理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除此之外,老師也要適當地出幾道關于小數點的計算題,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計算能力與思維能力往往是分不開的,所以當學生在做計算題的時候,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展示,通過生動趣味的情境構建來完善現有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更好地進入到學習環境當中,以此來實現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知識圖形的運動相關知識的講解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手段實現圖形的轉變,這種圖形轉換展示的教學方法能夠在烘托教學氛圍的同時完善并豐富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趣味性的引導下,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通過多媒體展示圖形的過程當中,可以在講解圖形特點的同時向學生提出問題,結合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音樂背景來烘托教學氛圍,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節奏展開思考。因為小學生年齡較小,比較喜歡卡通類的圖案和視頻,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卡通特性的圖形圖片或視頻將其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圖形的運動相關內容的學習當中來。學生自然而然也能夠提高對數學的思維思考能力,進一步促進了數學課堂模式的有效性。
例如在小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觀察物體》中,由于涉及物體方面的知識,可能大多數小學生對于物體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當中,教師要強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可以通過一些問題的引入來組織學生進行小組間的交流和探討。另外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和自己互換角色,讓學生站在老師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站在老師的位置來講述自己對知識內容的理解。這樣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進一步地提高其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對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和提升也有積極的作用。另外教師要向學生傳授科學化的學習方法,當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遇到阻礙時,教師要在第一時間幫助其找出解決問題的關鍵點并和學生主動溝通,引導其憑借自己的能力來解決問題。教師也可以和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在強化彼此情感溝通的同時,讓學生能夠更為深刻具體地分析數學問題,從思考的角度來強化其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可以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方法,促進數學課堂模式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教學改革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前提下,教師和家長在培養并強化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方面愈加關注。但是僅僅只是依靠小學數學老師是沒有辦法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需要動員各方力量全方位地進行培養和鍛煉,改變過去的教學模式,實現新的教學環境,使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有效提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明確數學思維能力對整個學科學習以及個體能力的整體發展所具有的重要性作用,在實際教學活動中要留足讓學生練習的時間,通過豐富課余訓練的方式,實現教育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發展,確保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課程的學習過程當中實現個體能力和思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