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榮宇 黃擎
(黔東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凱里 556000)
高職學生的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英語學習成績大部分不是很理想,因此探討教師肢體語言在高職課堂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運用肢體語言,對高職英語課堂教學具有一定意義。肢體語言又稱“體態語”,屬于一種非口頭語言表達性的溝通交流方式,通常需要通過運用人體的各個部位來進行表達。[1]由此,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肢體語言是向學生傳授知識,表達情感的一種重要方式。英語課是傳授語言的一門課,教師的肢體語言在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是需要提前規劃和設計好的,如何能讓教師講授的內容準確傳達給學生,就需要更多的琢磨和設計。
肢體語言通常有廣義與狹義之分。一方面,狹義的肢體語言即所有能夠表達傳意的象征符號;另一方面,廣義的肢體語言即在某種場景或情境中人體姿態、面部表情等的表情達意。[2]英語課是一門傳授外來語言以及外來文化的課程,高職階段的英語課相對于高中以及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是具有一定差異的。高職的英語課大致分為大學生英語和英語相關專業開設的專業課。這些課程的難度相較于學生在升高職以前所學的英語課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高職英語課堂的靈活性和自主性以及開放性都比之前顯著,因此教師在高職英語課堂中使用得當的肢體語言是十分必要的。
由于教師個人的性格特點、知識背景和行為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授課方式是多樣的。筆者將高職英語課堂中教師的授課形式大致分為傳統沉穩型、開放活力型、放任自主型。
這一類的英語教師普遍存在的特點是年紀偏大,在授課的過程中面部表情相對單一,肢體動作幅度不大,教學姿勢通常是坐著或是站著,肢體語言的應用與他們授課的內容匹配度并不是很明顯。傳統沉穩的授課方式在肢體方面沒有太多的設計,但是講授的知識內容豐富,這種類型的授課方式容易忽視學生知識的接受程度,因而使得教學效果達不到預期的計劃。
選擇這種授課方式的英語教師一般比較年輕有活力,他們在授課的過程中相對活潑。讀文章或是詞語的時候會根據內容使用相應的語氣,表情和動作。動作的幅度較大且較為夸張,他們往往能聲情并茂地將所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在生動的授課方式下,學生的注意力比較容易集中,同時他們對講授知識的影響更為深刻。這類授課方式使得課堂氣氛較為活躍,也相對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也存在教師的個人表現過度出彩導致學生忽視課程內容的現象。
大學的授課比較講究自主學習,相對高中及以下的英語課程來說,教師對大學英語課程的監管力度不是很大,要求也相對寬松。部分教師更偏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他們常會選擇讓學生自己試講、分組展示、組織活動等方式來引導學生去自主的學習英語。這類教師在課堂上的肢體語言更多的是體現在面部表情上。他們的教學方式主要是組織學生有序地進行每個環節的活動從而忽略了學生本身的知識儲備狀況,學生的學習程度無從考證。
眾所周知英語的學習由聽、說、讀、寫幾個部分組成,根據英語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設計適合的教學方式,運用得當的肢體語言能使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更好地達到與取得效果。
聽是高職英語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管是用于交流還是考試,聽力都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在聽力教學中,教師的肢體語言更多體現在表情上。學生練習聽力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情來獲取聽力內容的情感色彩,在測試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表情來判斷正誤。當然,教師適當的手勢也是聽力教學中常用到的,但是這部分的教師,教師通常不會采用較大叫夸張的手勢,因為在練習聽力的過程中學生的專注力是至關重要的,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肢體語言過于明顯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由此教師在聽力部分的教學中應注重表情的管理,使其能夠恰到好處地向學生傳遞信息。
說是最為直接的溝通方式,讓學生開口說英語也是高職英語教學要達到的目標之一。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說的部分要嚴格地把控發音。由于許多學生的口語基礎較差,因此教師在教發音的時候把正確的發音口型做出來,讓學生跟著做,根據句子和詞語的意思加以合適的手勢,表情甚至是全身的動作,讓學生很快進入狀態的同時調動課堂氣氛。教師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課文的意思和情感,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礎上準確的讀出來,說出來,在教師的帶動下產生共鳴以達到教學的目的。
高職英語課堂的氛圍和效果還取決于學生的學習心態。由于薄弱的英語基礎,部分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是消極冷淡的,甚至有部分學生是害怕的,他們害怕開口、害怕說錯做錯,因此英語教師的引導是攻克這些問題的重要舉措之一。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親身示范,用和藹的笑容,用加油鼓掌等肢體語言在合適的時機鼓勵學生沖破學習英語的束縛,告訴學生說錯做錯沒有關系,大膽開口,勇于表達,敢于突破才是學好英語的關鍵。
總而言之,教師的肢體語言運用既是烘托高職英語教學課堂氣氛,提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亦能夠進一步有效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與感悟,幫助彌補口頭語言教學的不足。因此高職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根據內容選擇正確的教學方式,運用合適的肢體語言是高職英語教學中需不斷摸索和改善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