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華 劉穎 陳冉麗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67)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黨支部建設,突出學生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充分發揮其在大學生中的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引領”作用,提升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是當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這就需要結合黨支部的工作實際,不斷創新工作思路,積極探索工作機制,積極探索創新支部建設,從思想政治教育層面、專業學習層面以及社會實踐和公益服務層面等多層面,加強和改進對大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養,創新性構建工作機制,提高支部工作的實效性和影響力,達到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切實提升。
高校學生干部是高校學生中的優秀群體,他們既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對象,又是高校實施教育、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在學生中的參與者、組織者、協調者和執行者,在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對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尚未在思想上達成一致,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目標尚不明確及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措施缺乏科學性等因素,導致大多數學生干部綜合能力提高的不明顯,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的外部環境不完備,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的科學性、規范性不強及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缺乏制度保障等這些不利于學生干部領導力培養的情況[2]。在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中,學生干部履職不充分,將制約領導力。
理想信念作為思想文化中深層次、最核心的形態,是個人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在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樹立科學、崇高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僅是其自身成長成才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同時還是民族復興和國家強大的重要推動力。但是,在網絡信息急速傳播的今天,高校學生可以比較容易的獲取到來自不同角度的聲音,不少大學生在不良信息的影響下,理想信念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如少部分大學生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對社會主義產生了懷疑,對馬克思主義不夠信任等。在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中,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充分,將制約凝聚力。
黨支部的優良傳統及文化不易積淀與傳承。以班級、院系為單位設置黨支部,雖然能夠通過組織優勢與專業特色在黨建育人方面形成合力,但由于事務性工作繁雜,很多時候班級、院系團學組織與黨支部工作往往重疊交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黨建的影響力與嚴肅性。黨支部書記與支部委員因人事更替、畢業就業等因素交替更換頻繁,導致黨支部優良傳統及文化不易積淀與傳承[3]。高校學生黨支部優良傳統不易積淀,將制約文化力。
高校學生黨支部作為大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的最基本單元,是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直接有效的載體。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中存在理論指導不夠系統、黨員管理機制不夠完善、黨支部的設置不夠合理。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的基礎環節,這一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合格人才的培養以及和諧校園的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4]。但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存在高校學生黨支部對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力度不夠,對高校學生黨支部活動的管理不到位,黨員發展工作不夠規范,與同級團學組織溝通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學生黨支部有效性的發揮。高校學生黨支部管理監督落實不到位,將制約支部自我革新力。
增強學生黨員素質,特別是重視大學生入黨后的思想培育,把學生黨員的思想引領放在首位。結合當前的狀況,高校學生黨組織應幫助學生黨員把政治學習化為內在動力,明確其目標為將學生黨支部創建為學習型黨組織,將工作方向置于思想教育上。要及時掌握,跟蹤了解已經加入黨組織學生的個人表現,注重對其入黨后的教育。以上黨課的方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作為一個共產黨人的根本。樹立正確的入黨目的,傳遞黨的宗旨,以個別談話的方式,讓嚴格按照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完全克服學生黨員組織形式上入黨,而思想上不能真正入黨的問題。高校學生黨支部必須強化對黨員入黨后的教育,避免出現將自己放置保險箱,降低對自身要求,支部放松管理的現象。保證黨員教育的持續性,提升正式黨員的學習動力,克服思想松懈的問題。這樣才能提升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
高校學生黨支部在硬件設施方面的配置與其他基層黨支部單位相比有顯著的優勢,尤其是多媒體技術和信息化設備方面,但是高校黨支部黨建工作推進過程中的活力與創新能力還稍顯不足。首先,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完善理論學習方面所采取的學習形式還需要進一步豐富。黨政思想理論的學生要能夠與高校日常的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起到理論對實踐的直接指導作用,這樣才能更好地釋放黨政工作的活力,同時指導黨員更好地利用先進思想來積極開展高校實踐工作。同時,黨支部工作的創新也需要進一步增強,這包括活動形式的創新與活動理論的創新兩個方面,雖然當前很多高校黨支部在工作開展過程中已經能夠借助網絡平臺、公眾號等途徑對黨政工作進行一定的創新,但是由于在活動落實的具體過程中思想方法還不夠創新,教育方式也不夠多元,所以還是沒有起到很好的落實效果,因此,除了在方式方法方面創新以外,在思想、內容、宣傳形式等方面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當前高校學生數量逐漸提升,靠近黨組織的人數越來越多。隨著形勢的變化,學生黨支部設置過少,導致學生黨員與學生基層黨支部的比例不相匹配,加大了學生黨支部開展活動的難度,不利于對學生黨員的監控。難以全面、詳細的掌握每位黨員的思想狀況和迫切需求,也制約了學生黨支部建設的發展進程,使黨支部工作無法做到全覆蓋。增加學生黨支部數量,使每個黨支部的黨員人數盡可能縮減,擴大學生黨支部的輻射面。為密切黨組織與學生之間的聯系、洞悉班級學生狀況、掌握學生的綜合素質構建橋梁,為考察黨員發揮作用的情況搭建平臺,有助于對新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要提升支部活動質量,既要保留一些行之有效的、傳統的支部活動形式,也必須開創黨支部活動的新形式。加強管理監督制度,這樣才能提升學生黨支部的自我革新力。
探索“領航工程”,在強化學生黨支部的領導力中提升組織力。領導力是支部組織力的內核。一是院系領導、思政教師、輔導員深度參與學生黨支部建設,把準“領航”方向、豐富“領航”層次的能力。二是高度重視學生黨支部委員隊伍自身的領導力建設,要把個人發展與支部組織力建設協調起來,通過各項舉措促進其自身素質的提升。三是關注學生黨支部對廣大學生的領導力,結合優班創建、社團活動等經驗,與黨支部組織生活協同創新。
探索“魚水工程”,在強化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中提升組織力。以理想信念、以黨組織情感、以共同成長與發展增強凝聚力,把黨支部營造成鍛造綜合能力的堅實陣地,為學生黨員創造深入基層的實踐活動機會,以政治思想的成熟帶動綜合素質的提升。
探索“鋼鐵工程”,在強化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力中提升組織力。將組織力建設與各類項目相結合,將支部活動、組織生活會開展于具體項目之上,通過科學合理的設計增強支部委員的業務能力,提升學生黨員綜合素質。重視學生支部委員的培養、選拔、考核等工作,依托信息技術綜合性考查學生干部在同學中的民主評價情況,科學有效地增強學生干部的戰斗力。
探索“活水工程”,在強化學生黨支部的創造力中提升組織力。通過支部活動內容的創新、活動方法上的創新、組織形式上的創新,探索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新途徑。通過增強黨支部的創造力進而提升學生的參與性與獲得感。通過學生黨支部與教工黨支部的共建機制,探索高校學生黨支部與國企黨組織、社區黨組織合作共建等新模式,充分挖掘社會有利資源,擴大黨組織生活的時間和空間。
探索“筑基工程”,在強化學生黨支部的執行力中提升組織力。推進學生黨支部規章制度建設,發揮學生黨支部管理服務功能,協調學生黨支部組織力建設中的多重關系,把黨建理念通過鮮活的組織活動載體展現出來,堅決守住黨建陣地。
本文研究了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提升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學生干部履職不充分、理想信念教育不充分、支部優良傳統不易積淀、支部管理落實不到位。基于以上存在的四個問題闡述了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對策,通過增強學生黨員的素質、創新學生黨支部的設置以及加強監督管理的制度來提升黨支部的設置。最后創新性地提出了“五個工程”,探索“五個工程”在學生黨支部組織力提升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決定著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對其組織力提升產生重要影響,這種創新能力體現在黨支部建設的方方面面,如組織結構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創新、活動創新、制度創新等。通過黨支部創新能力建設,既能夠提升支部整體的組織力和凝聚力,又能夠增強支部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發揮學生黨員的榜樣力量及服務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