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溪
(遼寧省本溪市第五中學,遼寧 本溪 117000)
教師方面:教學觀念上對它的研究不夠重視,日常教學中教學方法單一、陳舊,學生感到乏味,沒有閱讀興趣,不能鍛煉他們的閱讀能力。在課程設置上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沒有配套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認知能力的閱讀材料。
學生方面:學生本身的語言認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發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閱讀輸入量少,閱讀內容與日俱進,選材趨于多元化,缺少背景知識和閱讀技巧的學生無法在短時間內消化多而且繁瑣的單詞,從而難以理解文章的含義。這也是阻礙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一大因素。
根據對新的課程標準的理解和閱讀教學的現狀的分析,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研究,解決初中英語閱讀課存在的問題有如下應對措施: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信息的載體。讓學生學會閱讀不是為了做題,而是為了鍛煉能力,最終是為了獲取新的信息。當學生因為能夠用英語獲得新的信息而欣喜時,就體會到了英語學習的快樂,當然就會有更高的興趣去學好它。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讓學生學會如何快速獲得信息是非常重要的。閱讀材料的豐富程度,將大大影響學習者獲得信息的速度。所以充分利用各種手段豐富閱讀材料至關重要。通過對各種資料的搜集和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學習興趣,豐富了知識,極大地調動了語言學習積極性。
東西方風土人情、文化風俗存在很大差異。在閱讀前進行必要的背景介紹可幫助學生順利閱讀,同時也可開拓他們的視野,擴大知識面。教材節選了大量的名家名篇,在閱讀前對作者和有關歷史知識進行介紹是很有益的。
閱讀教學應遵循整體性教學原則,而不是把文章斷成幾個孤立的片段去處理其中的詞匯、句型、語法結構等。應該讓學生帶著一兩個問題去讀,從整體上了解,然后再分段教學。讓學生找出每段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接下來再把文章的自然段落分成幾個部分,用圖表等方式歸納出來,使得文章的線索脈絡一目了然。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日后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對于類似文章,他們知道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怎樣去寫。
閱讀離不開教師的引導與點撥,但更為重要的是要依靠學生課后自己大量的閱讀,課文閱讀只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定數量的閱讀范例,僅依靠有限的課堂閱讀是難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還應該在教師的指導下,加大課外閱讀量,作為有益補充。
閱讀理解是中考和高考的必考題型.從歷年中考和高考試題來看,閱讀理解部分的設計側重深層理解,試題要求學生能領會全文的邏輯關系。考查推斷、歸納、總結能力的題量也加大了,這對我們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閱讀速度以及英語文化知識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達到這個要求,使學生順利通過考試或在考試中取得高分,平時加強閱讀理解的訓練和教會他們采用得當的、科學的閱讀策略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整體閱讀是一種常規的、傳統的閱讀方式,是一種側重把握文章基本內容,不拘泥于個別詞句的閱讀形式。因為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文章的作者是通過整篇文章的構思和布局對事物進行論證或說明等方式向學生傳授知識和信息的。因此,我們在閱讀 一句、一段乃至整篇文章時都應從整體原則出發去理解作者的意圖。
為了能更好地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閱讀中應要求學生抓住每一節的段落大意,因為抓住了文章的段落大意是理解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關鍵。英文文章的段落大意常由核心句(topic sentence)來體現,核心句有時放在首句,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總之,閱讀的目的是為了獲取信息,閱讀中抓住了文章的段落大意,有助于迅速準確地理解全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這種整體閱讀的方式一直被學生所采用。但它也有一個薄弱點,基礎稍遜的學生如果掌握不好,就會耗時過多,這就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答題速度,會影響整個試卷的答題。
逆向閱讀理解法是一種較為時髦的方法,是對傳統方法的一種挑戰,它主要的特點是“有的放矢”。步驟是:做閱讀理解時,先看一下選擇題的內容,然后帶著問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閱讀文章。由于文章后面五個選擇題的相對范圍要小得多,且對比性強,重點突出,有利于在短時間內有順序地各個擊破,可節省時間與精力,即使看不懂文章的全部,也可以把與選擇題目相關的內容盡快地找出,提高了答題的準確性,所以準確率較高。
全局策略要求閱讀文章前先瀏覽整篇文章以了解大意;結合已有的相關知識和經驗來理解;先跳過不理解的部分,待續完全文后再說;結合上下文猜測不理解部分的含義;帶著問題要求去查找文中的具體細節;特別注意理解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意圖;注意文中連接詞、代詞等的作用;邊讀邊對文章內容進行推斷;閱讀時注意查找中心句或清理文章結構;讀完全文后對文章進行總結。
局部策略要求用構詞法推測生詞的含義;分析句子成分或將復雜句子分為簡單句以助理解;遇到不理解的部分再返回重讀;邊讀邊在腦中將文章翻譯成漢語。
總之,幫助學生形成適合自己的閱讀策略并能在閱讀過程中有效地使用,不僅有利于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策略提高閱讀效率,而且有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當然,策略教學和訓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堅持才能使閱讀過程中學生有意識的閱讀策略使用轉化為無意識的行為,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