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金焰
(蘇州科技大學文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1)
要講清楚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積淀、基本國情不同,其發展道路必然有著自己的特色;講清楚中華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講清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和廣泛現實基礎。
基于目前融媒體環境下對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要求,用類似項目制的培育方式對接未來工作的要求,是新聞傳播實踐教學發展的方向,實踐教學中的工作坊模式是以項目制開展的教學組織方式。在這種實踐教學方式中稍加引導,亦能很好達到傳播弘揚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培養目標。
工作坊(workshop),最早源自20世紀初德國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包豪斯學院(Staatliches Bauhaus)。創建者、現代建筑設計的奠基人之一格拉皮烏斯(Walter Gropius)倡導的教育理念是“技術與藝術并重”,學習過程有如“工廠學徒制”,學生的身份是“學徒工”。在教學過程中,擔任藝術形式課程的教師稱“形式導師”,教授其理論課程,并引領其專業的發展 ;而擔任技術、手工藝制作課程的教師稱“工作室師傅”,負責輔助指導其實踐教學 。由于實踐環節需要特定的場地,因此學生日常實踐空間——工作坊逐漸成為實踐環節的核心,以此形成的實踐模式亦被稱為“工作坊教學”。
工作坊教學從起初對實踐和理論具有同等重要的強調,到現在更注重通過工作或討論小組解決專題問題。具體運用到新聞傳播行業當中,就是用小組的方式完成一項任務和專題項目。在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下,無論從事哪類媒體工作的人,都需要具備從尋找選題,策劃,拍攝照片或者視頻,后期簡單配文,配字幕和音樂,最后發布作品的能力。傳播者每天的工作由一個或者多個復合性的任務組成,而非從前的單一任務。因此,工作坊的研討和項目制模式很適用于新聞傳播的實踐教學。
傳播優秀文化的培養目標與工作坊模式的教學組織方式相結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工作坊作品產出式的貫通與綜合性實踐教學組織方式,需要學生們主動在周圍的生活中尋找傳播的選題。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通常是最簡單,易觀察到并深受學生們喜愛的選題。而后大量收集有關選題的材料和內容素材,經過后期編輯,制作一檔節目,拍攝一部紀錄片,拍一段vlog,最終在平臺上發布的過程。這個過程同時也是對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的認知由淺入深,從被動認知到主動傳播的過程。
相比于事件性的選題,文化類的選題和優秀人物更容易被學生群體觀察和接觸到。在理論教學中,單純靠教師講授的方式,很難讓學生觸摸到優秀文化的肌理,學生們也不會花時間如此深入的研究某個文化現象或者某個優秀人物。工作坊模式下,教師可以發布一項具體的傳播策劃制作任務,新聞采訪制作任務,或者拍攝一段視頻,進行直播等。通過引導的方式,提示學生可以從地方優秀文化,地方優秀人物,和身邊有亮點的內容入手,進行選題策劃。在選題確定的過程中,教師也會跟學生一塊討論,聽取他們篩選題目的理由,考查學生對選題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反復探討,可以加深對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的認知和認同。如筆者所教授的《訪談節目》課程,考查的目標就是每個小組自制一期訪談節目。近幾年來有不少小組選擇蘇州的非遺工藝,如蘇繡的傳承作為訪談選題。近期的漢服熱,也有很多同學選擇漢服作為訪談的主題,從漢服的展示,各朝各代漢服的形制展開訪談和討論。選題的過程,是從表面關注,到深度有邏輯和有結構的認知的過程。因為了解而喜歡,因為了解而認同。工作坊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對所選題目的認同和喜愛。
選題確定之后,需要學生小組在工作坊的組織方式下去收集關于優秀文化和個人的背景資料。包括發展歷史,傳承與沿革,特點與發光點,目前從業的人群,在普通人群中的傳播方式等。根據背景資料的收集和梳理,得出一條拍攝和制作的主線,對主題進行提純。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全方位立體的認識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也能發現優秀文化與人物在大眾中流傳或者受到喜愛甚至難以傳播的原因,對優秀文化和人物的認知從全面到提煉,同時也會對其的傳播和傳播方式在小組探討的氛圍中作出自己的思考。
教師與小組同學共同商討后,進行后期編輯,剪輯制成作品,可以在展示課中展示與討論。工作坊的展示課堂由三部分組成。首先是成果展示。成果展示過程也是展現優秀文化作品的交流過程。大家通過其他人的片子或融媒體作品,能深入認識到更多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其次是主創小組的創作分享。大家分享自己對優秀文化或人物的了解經過、結果和故事,也能引發其他同學對選題的興趣。最后通過教師點評,給予傳統優秀選題肯定和改進意見。最后還可以要求學生上傳至平臺發布作品,觀察作品傳播的效果和討論原因。
綜上可見,工作坊的教學組織模式,是對新聞傳播工作中傳播優秀文化的工作要求和培育目標較有效的一種教學組織方式,通過實際的策劃,選題,收集材料,制作拍攝素材,后期編輯和發布,同學們不僅能在專業操作水平上得到提高,還能深入全面的了解優秀文化和優秀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