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丹
(廣西桂林農業學校,廣西 桂林 541006)
園林技術專業是目前中職院校的熱門專業,因為園林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量越來越大,選擇園林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但無論是從學生招收的文化成績來看,還是從學生的個性發展角度來考慮,該專業的學生都和其他專業的學生具有一定的差異。德育教育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在對學生開展文化教育的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德育教育,傳統的德育課堂教學方法陳舊落后,不僅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會導致很多學生對德育課程產生厭學情緒。在德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專業情況以及學生的水平層次,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
園林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對學生進行園林技術培養的同時,還應該積極開展德育教育,將本專業所蘊含的德育元素與專業知識結合起來,滲透到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園林專業能力,又能體現出人文情懷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達到全方面育人的目的。德育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在中職院校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是一個重要目標,但是一些教師往往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教學時以理論化教育為主,而且教學過程中所蘊含的德育內容較少,園林教育僅僅以園林技術知識為主,忽視了在專業課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的重要性,導致這部分課程內容嚴重缺失。
盡管學校積極提倡德育教育,而且倡導教師在教學時要將德育內容融入到專業課程中,但是一些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缺乏科學合理的組織設計,德育教育的內容單一,生硬,學生被動聽課,缺乏代入感,教學效果較差。
當今學生的思想開放程度越來越高,思維活躍,而且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價值觀和世界觀,在學習過程中也更愿意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去觀察社會和生活,對于德育教育而言,很多學生覺得理論化痕跡比較重,不是很感興趣,往往容易對德育教育產生排斥心理,這也導致園林技術專業中的德育教學效果差。
德育教育是一個持續且漫長的過程,需要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慢慢滲透,引發學生去思考和感悟,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教師在課堂上給學生灌輸知識,很多學生被動接受,久而久之就容易產生抵觸心理。這種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的教學要求,在現代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例如,可以開展項目教學,結合具體的園林工程項目,引導學生去思考園林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如,當前有很多園林從業人員為了經濟利潤,在園林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規范的行為,選擇的材料質量不達標,或者園林施工技術不滿足要求,這些單純地為了追求利潤而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行為,在社會中時有出現,最終導致園林工程施工質量不滿足要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類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了解園林行業的從業規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以后的工作指明方向,防止學生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影響。
枯燥的理論化教育不僅不能達到教學目的,還會適得其反,為了提高園林技術專業德育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課程的知識點與德育教育結合起來,創設豐富有趣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融入到課堂中,體會到德育教育的內涵。例如,在園林設計中,是否能夠融入傳統文化?如何融入傳統文化才能達到文化與園林的協調統一?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歷朝歷代都很重視園林建設,在園林栽培方面也頗具成就,可以將傳統文化與園林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首先用多媒體設備,將我國傳統園林的代表和典范展示出來,還可以搭配音樂、視頻等元素,將學生帶入到具有歷史年代感的氛圍中,多媒體教學結束之后,讓學生自由討論,將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引導學生升華和思考的過程,不僅對園林相關知識進行了講解,還培養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理論與實踐相聯系,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園林技術專業中開展德育教育,也要將理論和實際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否則就會導致德育教育失去立足點。聯系實際教學,可以深入分析當前園林市場的發展趨勢、發展方向,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對園林市場的規范秩序進行保護。還可以積極宣講當前園林行業中的一些積極、正面的事跡和典范,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認知,幫助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強化德育教育效果的同時,也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就業奠定堅實基礎。
綜上所述,園林技術專業是中職院校中的熱門專業之一,當前中職院校的園林專業發展十分迅速,在園林專業教學過程中加強德育教育力度,是一個必然要求。德育教育與文化知識教育相輔相成,傳統的園林專業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未來要在園林技術專業中積極開展德育教育,以學生為主,創設課堂情境,將德育教育元素與園林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