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
(貴州省納雍縣農業農村局,貴州 納雍 553300)
豬肺炎支原體疾病又被稱為豬地方流行性肺炎,是由豬肺炎支原體感染而引發的農村養豬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豬只在感染該病以后,常常會出現氣喘癥狀,與此同時,豬肺炎支原體疾病的發生會對生豬的生長以及發育造成嚴重的影響。通常情況下,豬肺炎支原體疾病高發于飼養環境較差的養殖場內,另外,在氣溫以及氣候變化較大的區域,該病更易傳播以及流行,同時該病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均較高。與其他豬群相比,哺乳期仔豬以及幼豬肺炎支原體病發生概率更高,同時絕大多數病豬屬于無癥狀感染,或者處于慢性感染狀態。
針對豬肺炎支原體疾病,在治療過程中,較為常見的藥物主要為鹽酸土霉素、泰樂菌素以及四環素等,這些藥物的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在具體治療過程中,為病豬氣管注射6-8mg/kg·bw 的鹽酸土霉素,連續治療5-7d;泰樂菌素直接采用肌肉注射方式,注射劑量為10mg/kg·bw,1 次/d,連續注射3-5d。
豬鏈球菌病是由多致病性豬鏈球菌感染所引發的較為常見的一種人畜共患病。豬只在感染該病以后,常常會出現敗血癥以及關節炎等多種并發癥。與此同時,該病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及傳播,同時其發病速度較快,幼豬患病以后,死亡率明顯高于成年豬。
在豬鏈球菌病治療過程中,可以采用磺胺類藥物、頭抱或者青霉素等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注射用節星青霉素一般采用肌內注射方式,其注射劑量為3萬-4萬IU/kg·bw,連續注射3d;或者肌內注射頭抱噬映鈉5mg/kg·bw,1 次/d,連續治療3-5d。如果病豬存在淋巴結腫大的問題,需要對其腫大部位進行放膿處理,采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或者濃度為3%的雙氧水對傷口進行擦拭,接著涂抹碘伏。
在農村地區,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是養豬過程中發生概率較高的一種疾病,在生豬不同的生長階段,該病發生概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通常情況下,仔豬的感染概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豬群。在感染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以后,仔豬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面部變形以及流鼻血等,與此同時,仔豬的生長發育受阻。如果沒有及時為患病豬只提供有效的治療,病豬腦部以及鼻部會逐漸發生萎縮,最終導致病豬無法正常行走。
如果養殖場內存在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在具體治療過程中,養殖戶需要及時將患病生豬與健康豬群隔離,接著將100g 金霉素加入到每頭病豬的飼料當中。
腹瀉疾病是農村生豬養殖過程中發生概率最高的疾病。該病更易發生于!月齡內的仔豬,豬只在患病以后主要表現為嘔吐不止以及頻繁腹瀉,與此同時該病的發生概率較高,傳染性極強。成年豬在患病后,僅僅表現為腹瀉,并不會出現嘔吐癥狀,及時為成年豬提供正確的治療,在7d 的時間內病豬即可治愈,但是該病的發生仍然會對豬只的正常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多種因素均會導致豬腹瀉疾病的發生,例如養殖圈舍衛生狀況不佳、豬只抗病能力較低、飼料以及飲水質量較差等。
養豬過程中,一般結合生豬糞便來判斷其是否患有腹瀉疾病。如果病豬糞便較稀,或者糞便呈稀水狀態,即可確定其患有腹瀉疾病。一般采用土霉素、林可霉素等對病豬治療,與此同時,還可以將適量的米糠摻入到病豬的飼料以及飲水當中,幫助病豬改善其消化系統,從而為腹瀉疾病的治療提供輔助作用[2]。另外,在冬季還需對圈舍加強保暖,保證初生仔豬及時獲得初乳,這樣可以提高仔豬的免疫力。與此同時,還需對母豬保健工作加強重視,在臨產前為母豬接種腹瀉疫苗,這樣可以有效降低仔豬腹瀉疾病發生的概率。
農村地區的生豬養殖過程中,免疫工作比較薄弱,建議在堅持做好基礎免疫(豬瘟、口蹄疫苗)的同時一并做好偽狂犬疫苗、圓環疫苗、丹肺疫苗等相關疫苗的免疫工作,降低疾病的發病率提高生產效能。
在農村因地理位置、大氣變化、設施設備及管理不到位等相關因素,導致養殖環境發生突變、飼料受潮、水質變壞等現象的出現,使其仔豬在冬季易引發冬痢,夏季引發豬丹毒、豬肺疫等相關疾病。
為廠防控生豬疾病,必須重視以及增強生豬養殖的飼養管理力度,保證養殖管理與飼料喂養的科學合理性,在夏季防暑通風,冬季保溫,每周一次消毒,盡量使用全價料,日常的飼料中可以添加適量維生素等藥物,以此來進一步地提升生豬的機體免疫力養殖人員必須做好日常飼料的科學配比與管理,根據季節的變化以及生豬生長的實際情況與需求,科學合理的配比各種營養成分,保證生豬營養的全面攝取,并且還需要根據飼料的實際新鮮程度來添加適量的脫霉劑,從而最大程度上的防止飼料出現發霉問題,提升豬日常飼料的實際營養價值。
定期做好生豬驅蟲工作,根據生長階段以及飼養環境等因素來選擇相應的驅蟲藥物,預防生豬寄生蟲等類型的疾病發生。
日常飼養過程中,必須實時的觀察生豬的生長情況并且詳細記錄,一旦發生異常情況便需要及時的隔離疑似病例,并且做好后續的消毒工作,從而避免疾病的大規模傳播與擴散
一旦發現生豬疾病情況,需及時隔離、觀察、治療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處理,并持續觀察場內其他豬只,重點在同群或臨圈對病死或死因不明地動物,嚴禁亂丟亂甩、隨意處理,必須采取無害化措施來處理尸體,并做好發病場所、轉運工具、處理場所等污染物做好消毒火源工作,確保能夠徹底的切斷傳染源。
綜上所述,農村生豬養殖屬于農民重要的經濟來源,近年來我國農村地區的生豬養殖業向規?;姆较虿粩喟l展,為確保生豬養殖的經濟效益,必須重視以及做好豬疾病地預防與治療,采取針對性的手段來保證生豬的健康生長,為農村生豬養殖業的良性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