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麗娟
(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食品與糧食檢驗技術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1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行業企業快速發展,食品、農產品市場空前繁榮,然而食品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因此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已成為政府重視、公眾關注的社會熱點[1]。近年來,國內強化了食品安全抽檢工作,各級監管部門加強了食品檢驗設施建設,食品檢驗機構規范了抽樣工作,提升了檢測技術,然而對樣品管理工作普遍重視不足,建立一套科學、規范的樣品管理體系已成為食品檢驗機構加強質量控制、提升檢驗水平的關鍵。
樣品管理作為食品樣品進入食品檢測實驗室的第一步,也是確保食品檢測結果準確可靠的關鍵環節[2]。食品檢測實驗室的樣品種類多樣、性狀各異、檢測參數不一,不同于藥品、環境等檢測實驗室,食品實驗室在樣品管理方面具有以下特點。①樣品類別多。根據國內現行的食品分類目錄,食品共分為糧食加工品、肉制品、飲料、酒類和食用農產品等33個大類,各個類別又細分為眾多品種;②涉及范圍廣。食品樣品種類繁多,涉及上萬種產品,包裝各不相同,保質期、儲存條件差別較大,嚴格按照樣品類別儲存使得樣品管理工作量較大;③檢測要求多。各個類別的食品樣品檢測參數不同,檢測工作中樣品要兼顧代表性與完整性,相應的樣品制備與留樣貯存都應參照嚴格的要求規范。總之,食品檢驗樣品管理應遵循準確性、時效性與完整性的原則,食品檢驗機構只有規范化、科學化地做好樣品管理,才能提升食品檢測的質量與效率,更好地適應當前食品安全抽檢與企業委托檢驗的需求[3]。
樣品管理是影響食品檢驗機構檢測質量與工作效率的重要前提。近年來,盡管國內食品檢驗機構對樣品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有所提升,但由于樣品管理工作繁雜、相關人員認識不足等種種因素導致部分食品檢驗機構的樣品管理工作存在缺陷,其中常見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在樣品接收環節,接收人員對抽檢文件、檢驗標準等不太熟悉,未能將抽樣品種不符合要求、樣品數量不足等及時反饋給抽樣人員或送檢客戶,影響工作效率。另外,相關人員可能存在工作疏忽,核對抽樣單信息、客戶委托單信息與樣品原始信息時不夠細致,對有特殊儲存要求的樣品運輸儲存環境也未進行拍照驗收,造成商家和客戶對檢測結果存在異議[4]。②在樣品儲存環節,目前食品檢驗機構分為兩種運行模式,其一為檢驗樣品由檢驗人員保管并制樣,復檢備份樣品由樣品管理員負責保管,這種模式容易出現樣品存放混亂、樣品儲存條件有誤、樣品丟失等問題;其二為兩類樣品均由專職樣品管理員負責保管,此種模式下,若樣品管理員與檢驗人員配合不好,會影響檢驗進度。③在樣品流轉環節,樣品唯一性標識是保證樣品準確、順利流轉的關鍵,在部分通量大的檢測機構易出現因工作人員粗心造成標識混亂或標識丟失的問題,還存在樣品管理人員與檢驗人員溝通不及時,使得保質期短的樣品未及時檢驗以及檢驗順序不合理,導致對打開包裝影響較大的項目未優先檢驗或造成樣品污染等問題。④在樣品處置環節,《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對復檢備份樣品的保存期限有明確規定,但部分食品檢驗機構樣品管理存放混亂,到期樣品未及時處置或將未到期樣品提前清理,導致過期樣品污染樣品間、影響復檢實施的問題[5]。
食品檢驗機構應安排專職人員負責樣品接收工作,并注重相關人員的培訓學習,加深其對抽檢文件與檢驗標準的熟悉與了解。在樣品接收過程中,樣品接收人員需根據抽樣單信息、客戶委托單信息核對確認樣品的名稱、規格、生產日期、生產廠家等與樣品實物是否一致,同時還需考慮檢測工作對樣品的技術要求,若發現樣品不符合接收標準,要及時與抽樣人員或委托送檢客戶溝通,拒絕接樣并做好相關記錄。核對確認無誤的樣品,接收完畢后應及時填寫樣品登記表,打印樣品標識碼,準確粘貼唯一性標識以確保樣品不發生混淆。
①食品樣品儲存過程中應保持樣品的原始性,防止樣品污染、變質及損壞等。食品檢驗機構應設獨立的樣品室,配備專職的樣品管理員,將檢驗樣品與復檢備份樣品隔離存放,有條件的實驗室可設置檢驗樣品區、檢畢樣品區與不合格樣品區,并按照樣品類別、性質分類分區存放,嚴格按樣品標簽要求或相關標準規定儲存樣品。對于在常溫與冷藏條件下保質期不同的樣品,應盡可能儲存在冷藏條件下以延長保質期。②樣品管理員還需對樣品室的環境條件進行監測,如實記錄樣品室的溫濕度與冰箱、冷藏柜等相關設施的情況,并做好防蟲防鼠等工作。③在實際工作中,檢驗樣品與復檢樣品分由檢驗員與樣品管理員保存的實驗室,也需在檢驗員中確定專人兼管樣品,以保證樣品分區分類擺放齊整,并按儲存條件保存,防止樣品丟失、損壞。
樣品流轉環節是食品樣品進入檢測實驗室的關鍵環節,樣品管理員需與領樣人員做好相關樣品交接與記錄工作。①在樣品交接過程中,樣品管理員要與領樣人員認真核對樣品編號、數量等,核對驗收完畢后領樣人員在樣品登記表上簽字確認,并采取適當措施在不影響檢驗結果的前提下盡快將樣品轉移到檢測實驗室。②領樣人員應對自己領取的樣品負責,嚴格按照樣品標簽要求或相關標準規定分類分區存放樣品,確保樣品不混淆、不丟失,若發現樣品有變質、包裝損壞等情況或需要復驗時要及時按程序申請樣品室啟用留樣。③對于性狀易變、保質期較短或檢測時限較短的樣品,樣品管理員還需通知檢驗科室及時領取樣品,并做好相關記錄。
根據《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食品樣品完成檢驗后,應將檢畢樣品與復檢備份樣品留存一段時間。通常檢驗結論為合格的樣品或只做評價性指標時,留樣期限為自檢驗結論作出之日起3個月,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的樣品則須自檢驗結論作出之日起妥善保存6個月,其中保質期短的樣品保存至保質期結束。當留樣期結束或超過樣品保質期,樣品管理員應按照程序要求遞交樣品處置申請,經相關負責人員批準簽字后,及時進行超過保存期限樣品的處理并做好相關記錄。委托企業要求退樣的送檢樣品要及時通知送檢人員前來領取,超過1個月未領取的可作為廢品處理,處理方式應符合環保要求。
食品樣品是食品檢驗機構開展檢測工作的主體,樣品管理工作涵蓋食品檢驗的整個過程,科學、規范的樣品管理流程是食品檢驗機構強化質量管理、提升檢驗效率的關鍵。因此,食品檢驗機構在重視檢驗人員培養、檢驗技術優化的同時還需注重樣品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習與樣品管理流程的規范化,盡可能避免因樣品管理環節缺陷帶來的風險,以確保檢驗數據的準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