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莉莉(青島日報社)
從傳媒融合的效果來看,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擁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并讓媒體機構在平臺管理自主權、粉絲互動、服務智能擴展和新媒體技術應用方面屢有斬獲,具備了更加靈活的運營水平。但新聞客戶端的運用對于大多數傳統媒體而言,還有很強的技術和思維壁壘,尚有一系列難題亟待解決。誠然,新媒體技術的跨越式發展與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達成了共識,讓公眾成為信息傳播的參與者,也獲得了對新聞的轉發、評價和參與機會。尤其是社交媒體的繁榮,信息傳播的話語權得以普及,卻導致媒介“把關人”功能缺失,互聯網空間的信息生產和傳播秩序紊亂,主流媒體的話語權減弱,這對地方媒體的新聞客戶端提出了更多要求和社會責任,不僅要扭轉急劇下滑的廣告業務和發行量,更應該關注輿論引導的正確性,避免網絡秩序受到更大的沖擊。
由媒體創辦的新聞客戶端,從本質上來說是APP的一種,其主要職能是發布新聞,為公眾提供信息傳播和社會公共服務,并兼具娛樂和學習的功能。新聞客戶端是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的高級狀態,與以往的轉型產品相比,功能更加全面、完善,更符合當前網絡受眾的實際需求,并且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可觀賞性更強。
新聞客戶端對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方面是實現了傳統媒體的新媒體轉型,贏得了大量網絡受眾,另一方面則加深了新聞傳播的理解層次,新聞傳播不僅僅是“點對多”的信息發布、流轉,更需要受眾參與評論、發表觀點,提升受眾對新聞媒體和新聞客戶端的依賴性,并以反饋的方式推動新聞創作的不斷優化升級。
地方主流媒體創辦新聞客戶端,要讓受眾群體下載后,依靠這一個APP便可獲得大量的信息,獲得更多的信息服務和社會公共服務。但在實際運營中,新聞客戶端對“大而全”的傳播理念落實并不到位,盡管通過轉載其他官方新媒體的新聞信息與原創新聞內容相結合,可以極大滿足受眾的閱讀需求,但各類地方媒體APP的內容更新速度、容量和全面性,都還存在嚴重的不足。在“質”與“量”的考量中,二者是不存在矛盾的,而是應該共存的,既要確保原創內容的質量水平,同時也要將各類新聞的數量提升起來,必要時需要安排專門人員,依靠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實時抓取熱點新聞,及時轉載到APP中。
“大而全”的傳播理念,不僅僅表現在新聞內容的更新方面,在傳播形式上還有許多新聞客戶端并沒有良好落實。雖然設置了直播、短視頻新聞等欄目,但欄目管理和內容更新卻疏于管理,缺乏足夠的內容補充,活動策劃的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受眾需求。對絕大多數互聯網環境中的網民來說,首先要滿足他們對海量信息的需求,哪些信息對他們更重要,需要受眾自己搜索或篩選,新聞機構的記者和編輯可以研究傳播規律和熱點事件,但只有在量變的基礎上,才能實現新聞傳播的質變,熱點新聞的“選擇”是由受眾完成的,而非媒體從業人員決定,這也是新媒體傳播與傳統媒體傳播的明顯差異之處。
對地方主流媒體來說,新聞客戶端往往是一家報社或報業集團傾力打造,運營權限一般屬于核心媒體,但整個報社或集團往往存在多個編輯部,以山東各地市的主流媒體為例,在各城市的地方主流媒體構架中,都是以“日報”為核心,以生活類媒體編輯部為輔,在新媒體建設中,則以黨報創辦的新聞客戶端為核心,門戶網站以及各個編輯部的客戶端、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共同構成了地方主流媒體的“新媒體矩陣”。
從這個構架不難看出,各編輯部存在各自為戰的情況,而代表整體傳播形象的新聞客戶端,基本上是黨報編輯部在運營。這就導致新聞客戶端的管理權限與人才隊伍建設發生了矛盾,一方面黨報編輯部在運營新媒體時,會重新構建新媒體編輯部,人才基本上是黨報編輯部輸出、其他編輯部調配及新人招聘,內部人才的流動活力有限,導致大多數新聞從業人員只能提供稿件,卻無法定向為客戶端創作稿件;另一方面,以編輯部為壁壘的人才建設,并不符合報社、新媒體整體的人才戰略需求,新聞客戶端需要大量的新媒體傳播作品,而各編輯部的人才不得不固守于報紙傳播,在學習、事件和思維改變方面缺少機會。
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雖然傳播內容十分豐富,但也僅限于新聞層面,在新媒體環境中,信息傳播包括新聞傳播、娛樂、學習和社交等多方面,網民最熱衷、耗費時間最多的是娛樂內容,這是官方媒體新聞客戶端所不具備的特征。媒體受眾在新聞客戶端中,可在文化、娛樂和體育新聞中獲得較多的娛樂信息,但這在新聞傳播中所占比例較小,并且官方媒體也很難將娛樂信息的發布作為主流內容。
比較熱門的手機APP中,除了極少數的中央級媒體新聞客戶端在下載量、點擊量和傳播力方面略占優勢,絕大多數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都無法與娛樂性質的APP相比,“娛樂至上”的原則在新媒體傳播中愈加明顯,新聞傳播的絕大部分內容無法造成現象級傳播,而大量的娛樂新聞、綜藝、影視等短視頻則往往更加容易獲得較高點擊率。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的娛樂性不足,導致對受眾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在當前的融媒體環境中,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發展是實現融媒體轉型的重要突破口。從傳統媒體的發展規律來看,除了黨報還具有較強的影響力之外,地方媒體中的生活類媒體已經幾乎全面潰敗,甚至相當一部分的生活媒體已經縮減版面,并且周末不再出報紙,以此來降低運營成本。這種斷臂求生的方式并非長久之計。傳統媒體的融媒體轉型,必須要依靠新媒體傳播渠道和自建的新聞客戶端,實現在新媒體領域浴火重生。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對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創新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發展之所以屢屢碰壁,從根本上來說是不了解網絡受眾的內在需求。傳統報紙的受眾群體大多數十分重視報紙的公信力,讀報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新聞信息,而新媒體的運用則并非如此,絕大多數人上網是為了娛樂,“娛樂至上”的思想也是絕大多數網民的內在驅動力。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往往不考慮受眾的娛樂需求,依然站在新聞傳播的角度創作和發布內容,這種需求和供應的錯位,必然會導致網絡受眾對客戶端的內容產生一定的疏遠。
傳統媒體轉型新聞客戶端,目標并不僅僅是增加新聞發布的渠道平臺,而是通過新媒體轉型實現新聞更廣闊的覆蓋率,這就要求新聞客戶端的運營人員,必須精準定位受眾的閱讀需求,網民在互聯網上希望看到什么內容,運營人員就要有選擇性地滿足他們的需求,只要堅持新聞傳播的基本原則,適度的迎合也是有必要的。
新聞客戶端的信息傳播與報紙發行不同,沒有地域限制,只要互聯網所能觸及的地方,都可以下載新聞客戶端閱讀互聯網新聞,享受相應的公共服務。地方主流媒體的新聞客戶端,在傾力打造本地新聞的基礎上,還應該進一步關注國內和國際時事新聞、社會新聞大事、文體新聞,打破新聞傳播的地域限制,為新聞客戶端吸引遠處的用戶。一方面新聞客戶端要將傳統媒體時代積累的內容創作優勢,充分發揮在新聞客戶端內容創作上,以優質的內容吸引更多的受眾粉絲;另一方面,要擅長網絡互動,應該舉辦一定數量的線上線下活動,既要滿足本地讀者的需求,也要讓跨地域的讀者感受到網絡新聞傳播的福利。
新聞客戶端的容量遠遠高于報紙媒體,內容的創作、發布以及活動策劃、開展,都需要強有力的人才團隊職稱,傳統媒體的人才梯隊存在一些難以改善的問題,新聞客戶端另起爐灶后,應抓住轉型機會培養科學的人才隊伍。一方面要積極招攬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在新聞采編、活動策劃、新媒體技術、網絡推廣和運營管理方面,吸引優質人才,搭建最優班底;另一方面要加強人才培訓,從采編功能需求入手提升人員素養,比如視頻拍攝剪輯并不是具備技術就行,而是要具有創新和傳播思維,緊密圍繞新媒體和受眾需求來提升思維能力。培養新聞客戶端的運營人員,除了新聞領域的能力之外,還要關注周邊領域的素養提升,比如法律、版權等,打造知識全面的新聞采編團隊,才能讓新聞傳播更有親和力,更具影響力。
綜上所述,地方主流媒體新聞客戶端應進一步全面創新主流新聞表現方式,豐富主流新聞的報道內容,展現地方特色發展成果。通過新時代技術不斷合理開發自身新聞客戶端功能,打造政、民良性互動網絡平臺,積極探索地方主流新聞客戶端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