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炳
(岷江東路逸夫學校,四川 德陽 618000)
最近幾年,學校少兒足球水平下滑很大,在2012 年的少兒足球進校園活動中,學校幾乎組不起隊,臨時組了一支代表隊參加了為期近三個月的主客場比賽,輸球成了必然,贏球成了偶然。縱觀一百多場比賽,雖然各校之間有差距,有勝負,但隊員們的個人技能低,同伴之間的配合不默契,整場比賽雜亂無章,無技戰術,奔跑不積極,作風不頑強,整體水平低下問題突出。
縱觀中國應試教育,重要考試都是“分數至上”,中考,高考更是以分數論英雄,對學校的考核,教學質量獎的評定,分數幾乎就是唯一的指標。所以從小學開始,班主任和家長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把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升學考試不會考籃球、足球。”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每周4 節體育課,3——9 年級每周3 節體育課。可是好多學校課表上是這么排的,實際卻上成了兩節。就是這兩節體育課有時被占用,有時被拖堂,40分鐘一節課你只能上到30分鐘,有時一節課學生到不齊,這一科留幾個,那一科留幾個,體育課成了各科改錯的時間了。體育課都這樣被踐踏,課外的訓練時間你還能得到保障嗎?那肯定是不能的。
在學校一年一度的選先、評職晉級活動中,體育教師往往處于劣勢。一是從上至下對體育學科不夠重視,減少體育課、占用體育課的現象時有發生,有學科歧視;二是體育教師在一個年級就一個人,在以年級組管理的制度下與語、數、外相比成弱勢群體,孤掌難鳴。下班后的課外訓練補貼,在現行的績效工資考核辦法中,沒有這一項支出,也形同虛設。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教練員的積極性。
在體育課的教育教學中,體育教師沒有正確的,全面的理解、領會新課標,沒有把強調學習運動技術、提高身體素質、培養身體鍛煉方法融入課堂教學里。足球運動既包含了許多運動技術,如:加速跑、變向跑、跳、跨等,又是身體素質提高的重要手段。但是體育老師怕學生在課堂上摔傷、扭傷、踢傷等,不敢把足球教學融入課堂。足球教學進不了課堂得不到宣傳和教學,課外學生當然也就沒有了興趣。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要讓學生通過學習,學會在未來生活中基本夠用的運動技能,并有2--3 項比較擅長的技能,要通過體育課和課外訓練使學生更喜歡運動,學生更加開朗、更加活潑,更加喜歡體育課。把足球教學納入課堂教學,并制定中、長期計劃,加大課時比重,進行項目考核。
一年級的學生對足球運動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在這個年齡給他們講足球運動的發展,足球運動的理論知識,進行足球訓練,都是徒勞的,因為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天性好動,重復的動作他們很快就沒有興趣了。在一年級體育課的教學中,在學生分組活動的時候,本人有意帶著球在事先選好的學生身邊來回運球,讓學生來把我的球踢走,當學生正面對著我猛地沖過來踢的時候,我把球輕輕向右一撥,他踢空了,不服氣地馬上站起來左右一掃,我把球輕輕向后一拉,學生又踢空了。幾次下來,始終沒踢到球,明明看到要挨著球了,可就在最后那一剎那,球輕輕動了那么一下,改變了原來的位置,就擦腳而過。一個不行來兩個,兩個不行來四個,就這樣運用拉、撥、扣、拖、挑等技術穿插于學生之間。有意識地讓學生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感知足球運動一些基本技術,發揮他們好勝、不服輸的心理特征,喜歡追逐運動的特點,慢慢培養他們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在有了一定的興趣和基礎后,用游戲的方式進行單個的技術比賽,如:后拖球接力、運球接力、運球繞過標志物接力等。進而在小場內進行2 對2、3對3 的小比賽以及多人多門的趣味比賽。
建立1—4 年級五人制和5—9 年級8 人制的班級足球聯賽。聯賽作為學校球類運動會的一個大項,分值高,是學校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指標。把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老師和學生主動請體育老師當教練。把有興趣的、有一定足球技術的家長請起來,和學生代表隊混合分組進行友誼比賽,提高家長的參與積極性,讓家長支持孩子參加足球訓練。
以班級聯賽為基礎,完善制度,最終形成傳統。熱火朝天的開展生機勃勃的課外活動,讓陽光體育在校園里充分體現,率先把素質教育從口號走向實際,走在同行前列。當足球運動在學校普及了,學校整體的足球水平就上去了,選拔校代表隊的范圍就擴大了,以前連人都湊不夠,現在是篩都篩不掉,都不想被淘汰,訓練積極性空前高漲,代表隊水平也就提高了。在以后的比賽中,成績就會不斷提高。有了傳統、有了特色、有了成績,也就有了名氣。依照績效考核向一線教師,向有成績、有突出貢獻的教師傾斜的原則,提高體育教師待遇。
結語:通過調查、了解、分析,學校足球水平下滑的原因就在于:首先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訓練時間被占用,其次體育教師待遇低,工作不盡職,缺乏獎勵,體育教師有消極情緒。最后缺乏對足球興趣的培養。針對上訴不利因素,可采用:首先及提高教師業務能力,認真貫徹新課標,其次從低年級就開始培養興趣和愛好,最后建立多種形式的班級聯賽制度,普及校園足球,搞出特色,提高比賽成績,得到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