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含唱
(江西省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大畈學校,江西 上饒 33321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概述了“苦學”到“樂學”(“知之”—“好知”—“樂知”)層層遞進關系,也足以體現了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學生只有具備持久的學習興趣——志趣,才能形成內在的動力,不畏艱難,積極主動地探究枯燥、抽象的數學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高效地持久學習數學知識。托爾斯泰說:“成功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此,數學教師還應從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轉變教學觀念,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保持其持久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數學素養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對一眼能看到的東西是不感興趣的,但對藏在后面的奧妙卻很感興趣。”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依照教學實際,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個體化差異,呵護學生的好奇心,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設置教學問題,以設疑引導學生思維,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的思考空間和時間,啟發其挖掘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調動其學習興趣,激發其求知欲望,逐漸養成持久性的數學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步測”一課時,對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學生的表情,然后告訴他們,“它是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一首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而你們卻不知道我愛你們,那么,我們之間的距離到底遙遠不遙遠呢?有多遠呢?”學生會有些不解,充滿好奇地將眼光投到教師身上,這時,教師從講臺走向張三同學,并告訴同學們,我和張三同學的距離有3 米,誤差不超過 0.5米,然后讓學生用卷尺測量,結果是3.0 米,學生都會很驚訝,“不用任何工具,居然就把兩點距離測量的這么準?”進而產生“步測”學習的濃厚興趣,然后由教師講述“步測”方法,然后分別讓學生測量學生到老師(講臺)之間的距離。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通過步測我們可以測量到兩點間的距離,如果我們測量了教室的長度、寬度,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算出教室的面積呢?那么操場、花壇以及我們家里的客廳、臥室的面積是不是都可以通過“步測”來計算得出呢?設置更為寬泛的測量對象,進一步擴充學習視野,升華其求知欲望,使其長久保持“步測”學習的濃厚興趣。
皮亞克:“一切有成效的工作都是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通過教學材料及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還要善于通過學習活動的結果激發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為此,教師在課堂上,應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知道“為什么學”,如:為了被尊重、贊賞,為了父母,為了未來更好地生活,為了成為某種人,為了理想等等,有了學習的動力源,進而才能主動探究“學什么”、“怎么學”;還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數學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它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其意識到學習的目的或任務,長此以往,形成持久地數學學習興趣。
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快樂地學習課堂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策劃者、引導者,應依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個體化差異,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如:發揮榜樣作用: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通過數學家等經典故事引導學生積極學習數學知識,開展聽、說、讀、寫、記、算等競賽活動,對優秀學生、進步較快學生、以及后進生予以不同的鼓勵及褒獎;創設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巧妙結合,將抽象、系統的數學知識用生活材料打開,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將數學課堂教學游戲化,如開展“找朋友”“開火車”“送郵件”等游戲,通過與游戲的互相結合、滲透將數學知識的游戲性、娛樂性及藝術性有效發揮,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節其情緒,使學生在消遣時光或尋求娛樂的活動中豐富情感、獲得知識、發展智力和能力;將數學課堂教學科學化:科技的發展離不開數學,在課堂上,教師應不斷結合或利用先進科學技術,并將其作為新穎的打開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運用計算機技術或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或在課堂上通過科知識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其學習興趣等等。創設良好教學情境,使學生身處在一個寬松、開放、快樂的學習環境中,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積極地進行數學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
教材中的習題訓練較為枯燥、單一,教師應立足于學生及教學實際,整合更多的教學資源,總結知識點中的異同與關聯,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及學習需求,將圖片、故事等融入到習題訓練,以多樣、有趣的習題訓練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如:將填空題、判斷題融入到概念、法則等教學內容中;將口算、改錯、選擇等題目融入到計算教學當中;將測量、畫圖、制作、實驗等練習安排到幾何知識教學當中等等,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奧妙,在不斷被滿足的樂趣當中主動探索求知,進而長期保持對數學學習興趣。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不斷改良教學模式及方法,使小學生持久保持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才能真正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