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鋒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嚴陵鎮鋪子灣中心學校,四川 內江 642450)
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幾何一直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幾何證明題的存在更是為學生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供了更多的方向。學生在幾何證明題下,邏輯思維得以鍛煉,空間思維得以培養,進而為其自身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而采用問題式教學模式,更是可以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擁有屬于自己的學習框架,不僅促進了高效課堂的構建,更培養了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因此,在現階段,將問題式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數學幾何證明題中是極為關鍵的。以下,便通過探析特點的方式,對其具體的應用對策展開分析。
從作用和實際意義上講,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其憑借著綜合性、針對性和邏輯性等特點,發展成了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重點學科之一。而數學的學習,尤其是幾何知識的學習,更是需要學生具備自我思考和邏輯分析的能力,其中涉及幾何知識的題型,需要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前提下,應用和把握相關的知識。在這種學習環境下,問題是教學模式的應用就顯得尤為重要。一問題的形式呈現的知識,能夠讓學生更具探索的熱情和求知欲望,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在趣味中學習,在探索中發現,是當前培養學生集體能力,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關鍵所在。通常情況下,問題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提前構筑教學的氛圍和情境,通過情境代入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分為中掌握數學的幾何知識,進而為后續幾何題型的解題工作提供保障。從內容和基本模式上講,問題式教學主要通過教師提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式進行。學生在思考問題和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以小組討論或是綜合探討的方式來探索解題和學習的思路。而教師則要發揮課堂引導者的作用,引領真真正正地參與到課堂中,回歸到課堂之內。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表現,選擇預留練習題或是布置作業的方式幫助學生鞏固。
當前社會的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傳統化的教育模式已經日顯疲態,并且枯燥乏味的單一式教學已經不符合當前初中教學的需求,成了一種落后并且較為局限的存在。為了更好地應用問題式教學,提高學生對幾何證明題的解題能力,教師要從優化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發展特點,以趣味性教學和問題式引導為主要方向,減少幾何證明題解題過程中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具體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將板書與多媒體設備相結合,打破思維定式,以多元化問題體現的方式為解題提供更多的方向和思路。并且,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具象地學習和掌握知識,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做到體驗式教學和問題式教學。比如說,講述平行線和垂直線時,往往會設計以下專業術語如:“延長線段AB 到點C,使AC=2AB”;“過點A 作l ∥CD”;“過點C 作CD ⊥AB,垂足為點D”等,教師可以通過課上教學,課后指導作圖的方式,以圖形表達幾何語言,進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題意。
在傳統的提問過程中,教師受到教材和課本的局限,提問的空間較少。而在問題式教學下,教師的提問空間得以拓展,對幾何證明題的解題教學思路得以延伸,從而將提問從抽象的空間中轉為具象的圖片,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解題過程更加地標準、規范。要明確的是,數學的答案是有標準的,教師的教學工作和提問工作也應根據這一標準進行。具體可以借助問題式教學的方式,將解題的思路和知識的內容以問題提出,拓寬提問的空間。同時可以將一些題干中的條件以幾何圖形的方式呈現,讓學生能在更加具體的題目中進行幾何證明。通常來說,前期階段教師要提出問題并引導思考,后期則是要讓學生自主探索自發學習,最后經由教師點評,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比如,老師講解一元二次方程時,可以將學生之前學過的簡單加減運算和一元方程組聯系起來,讓學生對本課所學內容有初步印象,然后導入課堂內容。
培養學生的能力是問題式教學的本質目的,也是確保問題式教學有效落實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測驗的開展,以提問或是抽查的方式考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之后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解題幾何證明題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并幫助學生鞏固已有的理論和知識。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若是學生出現了問題,教師也不要急著讓學生改正,可以通過反向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所在,進而更有效地培養學生。
綜上所述,對于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尤其是幾何證明題的解題過程而言,應用問題式教學是很有必要的。故此,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問題式教學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具體應用,進而為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