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艷珂
(鄭州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3)
引言:學生們一直以來接受的教育思想都是要建立崇高的理想,對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八個字早已爛熟于心,但是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深刻地理解這種精神。因此,在專科思政教學課堂中,教師們需要側重的是從思想上引導學生,讓他們從行為上實踐,勤懇學習,與時俱進。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主動鍛煉自己,并要以較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的重要部署,該主題教育的總體要求是“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我們黨要不斷進行自我革命,要團結人民,帶領人民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夢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前赴后繼,蘊含著千萬革命前輩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
1.保持學生思想的先進性
通過思政課堂開展主題教育,可以將我們黨的先進思想凝聚其中,把黨的智慧和干勁深刻地傳達給學生們,讓學生們充分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保持我們黨的思想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們黨的未來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因此,我們要深入推進學生們的思想建設、作風建設,不斷增強學生的“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學會學思貫通、知行合一,強化專科學校的黨性教育。
2.培養學生的自覺性與能動性
開展相關主題教育,是新時代我們黨建設過程中的迫切需要。教師們將堅定政治理想以及國家發展的精神內容融入教學課堂中,讓學生們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革命精神是我們不能丟失的。昨日的成功不意味著以后就能高枕無憂,要實現黨和國家的興旺發達,就要培養青年們的革命精神,保持革命斗志,在清正的校園政治生態中增強學生的“四個意識”,保證學生們的思想與黨的發展方向保持高度一致,統一步調、統一方向,緊跟新時代的發展步伐,提高學生們繼承并踐行黨的初心與使命的自覺性和能動性。
專科院校的思政教育將馬克思主義思想作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為教學基礎任務,融合理想信念,針對專科院校在校學生展開一系列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相關的思想主題與教育實踐活動。
1.理論學習結合實際體驗
學校會定期組織一些與不忘初心相關的主題活動,主要形式是組織學生們去革命圣地進行參現與學習,讓他們通過保留至今的歷史實物,觸碰并感知在革命歷史的進程中先烈們的精神信仰,增強他們對黨的情感。這些主題實踐活動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對黨的理解和覺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紅色文化的熏陶之下,學生們能充分地理解黨的精神內涵,并從先人們的歷史精神中學會主動、嚴格地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動。
要想增強專科院校學生對黨的認知與理解,就一定不能忽略黨的歷史這本教科書。帶領學生游覽革命圣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則是在淺顯地讓學生讀懂歷史這本書。思政教師要通過這個理想的信念教育平臺,組織學生重游革命圣地、學習偉人們的故事,引導學生緬懷革命先烈,領悟革命精神。
除理論學習外,學校還要組織與“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相關的知識競賽活動,推動廣大學生全面地學習社會主義思想,不僅要讓他們系統地理解,還要深入思考、結合實際。這些競賽也包含了近期政治相關的熱點內容,從國內到國外的形勢變化,從國內領導人的講話到與其他國家的政治形勢分析,以增強學生們運用理論分析實際的能力。
另外,學校也會結合國內重大時事新聞擬定主題,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志愿者服務主題活動。相比于純理論的學習,鮮活的活動更具現實意義。在活動過程中,更能發揮學生們的熱忱,讓他們積極地參與到活動當中,主動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升華個人精神境界。
教育工作者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的偉大責任,身為傳播知識的教師們,自己一定要先充分掌握知識,端正思想立場,才能給學生帶去良好的影響。在新時代發展之下,身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主力軍,思政教師更要緊跟黨的指示,緊跟時代腳步,經常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以正確的思政認識與嚴謹的教學態度,體現教育工作者的風采。教師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我們黨的性質決定了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其次,要認識歷史規律和為人民服務的內在統一,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改革建設時期,我們黨都堅持著初心使命,努力引領中國人民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最后,自我改革創新是我們黨實行長期執政的重要工作。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活動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越是發展越不能忘記初心使命,越要進行自我革命。
只有素質與能力過硬的思政老師才能掌握國家賦予的使命,為國家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接班人。同時,這也意味著高校要注重教師的個人提升,可以通過培訓教育、提供外出交流進修的機會等方式,來增強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與素質,為學校打造一支強大的思政教學師資團隊,為落實國家各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習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黨的發展史也是中國的近代史,學習革命歷史是提升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最佳營養劑。不僅是黨員們要銘記這些偉大的歷史,教師們更要引導學生從歷史中尋找革命精神,增加學生心中的正能量。我們應記住,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才能延續中國共產黨的發展精神。
黨史是中國人民的偉大革命史,高校要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融入思政課堂,完成新時代給予的教學使命,就一定要把黨史教育融入思政課堂當中。以客觀的、真實的、發人深省的黨史,讓學生們在充分掌握歷史脈絡的同時,銘記黨的奉獻,提高他們對黨和國家的認可,以及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肯定。對于黨史教育,高校需注意以下要點:
1.明確黨史育人的核心思想
我們黨是經過長期的艱苦奮斗與革命斗爭才走到了今天,可以說,黨的歷史就是一段斗爭史,其中包含了許多值得當今學生學習的事件與精神,通過對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長征精神等內容的學習,使當代學生擁有了正確的思想觀念,讓他們明確聽黨指揮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保持“祖國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的思想。
2.發揮榜樣的引導作用
在長期的革命斗爭中,許多的革命英雄前仆后繼,他們以滿腔的熱血,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獻給了黨,獻給了國家。顯然,在思政課堂上,對這些優秀的榜樣的學習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他們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頌揚。而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都專科學生們,更應該、更有義務學習革命先烈們珍貴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質。因此,高校的思政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模范教育,鼓勵學生們主動投身于實現中國夢的社會建設中去,為黨都偉大事業添磚加瓦。
3.進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有濃厚的愛國主義氛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推動思想文明建設的窗口,身處其中,我們能感受到革命先烈們寧可奉獻生命依舊追求精神與信仰,它向我們講述的不僅是紅色的革命歷史,更讓我們明確思政學習的必要性與培養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學生們充滿愛國情懷才能更好地形成正確的政治立場,乃至人生觀和價值觀等。
習總書記曾經強調,高校的思政教育不能僅停留在書本與課堂,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才是正確的教學路徑。讓學生將已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運用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去,才是思政教師們應當踐行的教學使命。所以,在新時代背景下,學校要讓學生明白,死讀書是不行的,他們還應該走出校園,把自己的所學運用到基層建設中去。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走出課堂,體會到實踐到重要性,同時也能檢驗他們的思政學習成果,磨煉意志,以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恰當的行為方式為我們的黨和人民做實事。
1.舉辦主題演講比賽
“理論+實踐”的教學方式也是讓學生清晰認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演講比賽,激勵學生們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而奮斗。
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切忌讓學生將自己裹挾在狹小的天地里,要杜絕自私狹隘的個人主義思想,提高他們為社會、為人民服務的公共意識使命,明確這是新時代青年們應該承擔的時代使命,做到心系祖國、心系人民。身為國家未來發展的主力軍,學生們要有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要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有擔當、愿奉獻,敢于將自己的熱情奉獻給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母親,為國家的和平穩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學校還應該定期組織學生們開展校園內的民主選舉、自我批評與相互批評、實事評論等實踐活動,讓學生們養成對黨忠誠、思想干凈、有擔當的政治品格。
2.邀請人大代表或優秀黨員干部開展宣講會
學校是讓學生們接受理論教育的主要戰地,而學校也擁有更多更廣的資源為學生們提供政治相關的學習資源。專科院校可以邀請地方的人大代表或學校內、的優秀黨員干部進校宣講。
宣講內容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題,在聆聽宣講內容的過程中,學生能通過他人的現實經驗,間接感受共產黨員們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與責任的光榮與偉大。通過黨員或代表的講述,十九大精神變得更加具體,易于理解,另外,在聆聽宣講會的過程中,學生們能切實感受到這些優秀黨員的身上所展現出的初心與使命的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學校在組織學生們聆聽主題宣講會之后,要讓學生們把理解到的十九大精神從頭腦中落實到紙上,從理論到實踐地深刻理解該精神。
總結語:在社會飛速發展的當下,國家對素質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單純地學習書本中的內容已經不足以讓學生適應社會的發展速度。尤其對于專科學生而言,更要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老師們要讓學生從書本中、從實踐中學習理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并從中提煉出自己獨特的政治思想,為成為推動國家進步的棟梁之材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