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蓓蕓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所處的環境導致了不同地區人民的生活方式必然存在著極大的差別,因此具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而武術也同樣具備著極強的地域特征。在我國傳統武術的漫長的發展與演變的過程之中,傳統武術同樣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戰亂、饑荒、瘟疫、家族的遷移以及朝代的更迭,這些原因都導致了部分的武術出現了斷檔、失傳或是部分內容的缺失,因而阻礙到了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揚。同時也因為目前我國的武術研究工作起步較晚,種種原因都導致了傳統武術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但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缺失。
基于中國地域文化的視角,傳統武術本身就具有差異性以及不同的特點。隨著我國傳統武術的逐步發展,在其獲得完善并進行深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文化流失的現象,傳統武術和競技性武術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互制約作用,二者之間的發展并不均衡。為了能夠更好地促進傳統武術的弘揚和繼承,需要對這些武術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繼承。
我國傳統武術最早是興起于原始社會,早期的人們為了努力生存,經常與猛禽野獸之間進行相互的競爭,從單腳拳擊到徒手腳踏足踢中慢慢地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競爭手段,使得傳統武術也由此開始萌芽。之后大型氏族族群部落的建立,由于各個大的氏族部落之間經常會同時出現一定的矛盾,甚至會演變成為氏族部落之間的戰爭,于是從氏族部落的斗爭中也就引入了許多人們武術不斷的進一步深入認識和發展,最終形成了各式的武術攻防、格斗搏擊技巧。隨后中國逐漸進入了奴隸制社會,戰爭的頻繁爆發,促進了國家的軍事實力的增長,同時也推動了中國武術的迅速發展。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規模和范圍在歷史上不斷地擴大,形式也逐漸開始地變得更加復雜多樣,人們便可以通過各種策略手段來增加和強化自己的作戰能力,并且結合一定的戰斗方法和技術,使得武術和戰具都得到了某些程度上的提高,促進了我國傳統武術的更加多元化和發展。自秦朝以來,傳統的武術就已經開始逐漸形成成熟的手段,并且要注重武藝的學習。
隨后,武術也逐漸在民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弘揚和擴張,同時也為我國的傳統武術的發展與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后來經過漫長的演變與長時間的演變,到了明代,傳統武術的規模和種類逐漸變得多種多樣,其具體的分類也變得更加的細致明確。同時逐漸的根據種類形成了不同的派系,對于武術種類的歸納與研究也變得更加明確而科學化。到了清朝,武術的體系更加清晰完善。這段時間也是我國傳統武術最為興盛的時代。在新中國的成立以后,對于武術同樣保持了很大程度的重視,相關部門將傳統的武術文化和現代化的體育事業進行有機地結合,達到充分發揮出武術的功能的目的。
我國武術在取得巨大的發展之際,必然會面臨著困難與挑戰。而目前我國傳統武術所面臨的問題是其中的文化內涵在逐漸的消失,武術逐漸變成一種單純的運動方式,不在具備其獨特的內核。現代人民大眾的生活節奏逐漸趨于急躁,而傳統的武術訓練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鍛煉與相應的學習,同時也需要專業的老師對學習者進行嚴格的培訓與相關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教學過程無疑是極其耗費心神的,同時也需要學習人員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以及財力,但是這些所需要的基本條件在快節奏的現代都市生活之中普通人難以承受的,這就導致了傳統武術無法大面積的推廣,就必然會面對傳統武術原本的文化延伸與內在精神無以為繼,同時大量的武術珍貴文獻的遺失讓這個問題更加嚴重。這些問題都在嚴重的影響我國目前傳統武術的發展,同時由于武術研究工作者的能力以及專業技術知識等諸多因素的限制,目前還是必須對傳統武術進一步深入的、系統的學習。
提升對于傳統武術的教育宣傳與扶持力度,依靠地方政府的努力來推動傳統武術事業的進一步發展。為了有效促進中國武術的發展,政府的相關部門應該對武術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對中國武術的發展也進行一定規劃與協調,首先可以對我國傳統的武術進行一定程度的扶持。再結合不同武術的特色,進行針對性的宣傳,弘揚傳統武術的特點與文化核心,明確它們的發展歷史過程和重要意義,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和向我們學習,使得武術事業能夠真正實現一定的價值。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經費的預算,以便驚醒更好的傳統武術設備的購置與建設,同時也可以建設專門的傳統武術訓練場地,降低人民群眾想學習武術的門檻,為廣大群眾的練習提供必要的條件。
健全對高校武術教育課程,并嚴格的對老師的教學課程進行重新構建,達到構建健全的高校武術培訓課程老師教學管理結構的目的。武術與其他傳統體育運動比賽項目不同,想要學好傳統的武術就要講求一定的發力技巧與招式基礎,為了能夠有最大限度地可以保證保護我國古代傳統武術的有效性并弘揚傳統武術的優點,避免學校教師們對于傳統武術教育在實踐中形成錯誤的認識理解和錯誤認知。首先應該要不斷加大學校教師的武術培訓管理力度,使得學校教師們首先具備正確的武術招式技巧以及發力技巧,只有先對教師進行相關技能的提高,才能提高教育學生們對于傳統武術正確理解起到一定的幫助。通過不斷加強對武術教師的專業綜合素質、專業技術素質和武術專業技能的綜合訓練,使得武術教師首先要充分具備傳統武術基礎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充分發揮中國傳統武術對于學生的教育實踐意義和教學價值,使得學生今后能夠得到更好的深入去接受學習、去繼承發揚中國武術的革命精神。
首先需要加強學生對于傳統武術的理解和認識。例如、;適齡幼兒的這個階段,可以充分地結合他們的身心特點,編寫多樣化的兒歌、武術、愉悅的武術、舞蹈、音樂、戲劇等不同的形式,使得幼兒充分地產生對于武術的學習熱情。對于初級和高中階段,可以適當地增添武術課程,增強學生對于武術價值的認識,改善和鼓勵促進武術課程的開展。大學及更高的層次,可以自由地組織學習或者是建立武術培訓隊,通過專業老師的指導,加強了學生們對武術相關專業技能的學習。還可以利用開展武術競賽的這種方式,來增強和激發學生們對武術的學習熱情。
綜上所述,傳統武術具有極高的文化特色,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同時加強中國傳統武術的發揚也有利于對我國的青少年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不僅可以培養我國下一代青少年堅持不懈、百折不撓的精神,同樣也起到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的推行我國傳統武術的發展,相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傳統武術的發揚的力度,充分的發揮傳統武術的價值,打造科學與傳統相結合的武術,推動我國武術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