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建國街小學,河北 張家口 075100)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怎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怎樣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和優良個性品質的形成,已成為檢驗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在大力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實施,以及教學結果的評價,都應該圍繞著服務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一重要目標。小學美術教育作為教育的基礎,美術教師應該高度的重視。在教學中,教師要以不同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潛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筆者結合教學實踐,主要探討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理解與做法。
直覺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本方式之一,具有非邏輯性的特點,是指對問題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領悟和理解,它不像邏輯思維那樣有意識地按照推理規則進行,思維的中間環節被忽略了,只憑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問題直接作出猜測性的解答或評價,它是創造思維的活躍的一種表現。人類科學史上,許多發明創造就是從發明者的直覺開始的。小學美術中的美術鑒賞課教學,就是在讓學生欣賞作品時,培養他們的感知能力、直接思維能力,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水平。學生對作品的領悟和評價主要依靠直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摒棄"填鴨式"的講解,也不要總以作者表達的思想作為學生唯一接受的答案,而是要顧及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盡可能地利用幻燈、掛圖、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給學生以自己觀察、自己思考、自己表達的自由。在這一過程中,他們依靠記憶中的知識、經驗對作品進行分析、認識和理解,并融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作出評價,這對學生認識個體而言,是一種獨立的探索和創造,遵循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藝術欣賞原則。如欣賞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時,學生的評價是:"作品描繪細致人微,有很強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使我們看上去真實動人,表明畫家有高超的繪畫水平","我感到畫家高超的繪畫水平在于把人物的情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面部表情和手的動作,讓我們覺得蒙娜麗莎是一個性情溫和、自然、心地善良的人"……最后一位同學提出了這樣的問題:"很多資料上說'蒙娜麗莎'是美的,被譽為'永恒的微笑',而我怎么感覺不出來呢?"這些問答盡管還沒有觸及到《蒙娜麗莎》所蘊含的深刻意義,卻足以讓我們看到了學生直覺思維的火花。
一個人思維的求異性是其思維具有創造性的突出表現,思維的求異性主要表現為思維獨特、立異、流暢,不拘于一般的原則、方法,不滿足于已有的結論,能對問題作出標新立異的獨立見解或在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能迅速改變方向和思路,另辟蹊徑。筆者認為小學美術教學的意義,并不止于讓學生學習一點美術知識,掌握一點美術技能,這種生命在于創新的藝術學科,它更深遠的意義在于從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因為美術教學是一項集知識性、實踐性和創造性為一體的教學活動,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時,受他們的性格、愛好等影響,表現出不同的學習成果和審美趣味,所以,只要教師正確引導,因材施教,很容易達到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習慣和能力的目的。例如,在素描或水彩寫生教學時,筆者有意引導學生選擇自己認為有特點的角度作畫,在表現方法或色調處理上,鼓勵他們要大膽嘗試、創新求異,不要人云亦云、循規蹈矩。為此,筆者經常給學生講一些有個性的畫家的故事,讓他們欣賞一些有個性特點的作品,以影響他們的求異思維意識。
發散思維也是創造性思維的主要思維特征之一,它主要表現為能從多角度沿不同方向思考和看待問題,然后從多方面尋求可能的正確答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多向、多維,有一個豐富升闊的思維空間,擺脫定勢思維的束縛。在繪畫教學中,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或手段作畫,可以培養他們思維的發散性。例如,在學習關于形體的素描時,筆者要求學生首先在畫紙一角作出兩種以上的造型方法,經過引導啟發,學生找到了從外輪廓入手,從內外形結合入手,從某一重點局部入手等方法。在學習版畫時,由于沒有專用工具,筆者就開導學生借助其它方法,結果學生找來各種各樣的"刻刀"、"橡膠磙"、"磨托"等,并制作出了各種效果的版面作品。
心理學認為,想象與思維關系密切,沒有想象,就沒有創造思維。現實中,想象力豐富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表現出明顯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想象力的培養,首先要有足夠的信息儲備,因為它是人腦對已有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出新形象的思維過程。盡管現在的小學美術教材已經體現了知識類型廣泛、內容豐富多彩的特點,但學生只通過教材或課堂的學習,知識累積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通過資料展示,參觀展覽,進行課外美術活動等來加大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儲備。當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更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施展想象力的機會和氛圍,活躍的氣氛有利于想象力的發揮。運用"原型啟發"和"情境激勵",就是開發學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例如:在學習簡筆畫動物時,筆者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每個小組出示一個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狀,讓各組同學以接力賽的方式,把這些基本圖形添加上不同的細節或局部構成新形象,看哪個組畫出的物象多。結果,這種小組內合作、小組外競爭的教學活動,極大地激勵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最后,畫出了許多平時意想不到的物象。其次,在教學情景畫時,筆者也設計了一些方法,同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如給學生一個羊的形象,讓學生添加其他內容組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學生通過積極的聯想創造出了"亡羊補牢"、"小羊和駱駝"等故事的畫意。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只要教師在教學中首先有一個創新的意識,并認真細致地去付諸行動,就能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不斷加強和發展,學校就會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