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清
(遵義市生態環境局桐梓分局,貴州 遵義 563200)
隨著我國工業化程度逐漸加深,在國富民強思想的指引下,我國開始關注因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環境問題,提高了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度,由此實現可持續發展。在環境保護的進程中,我們需要對具體區域展開監測,確定執法工作展開的基點,為開展監測工作提供原始材料,以支撐管理項目的進行。由此可見,將環境監測技術準確應用于環境保護中,會對社會發展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所謂環境監測,指的就是借助對應的技術體系對自然現象、動植物情況以及區域性氣候變化等情況進行集中的監測,并且利用技術方案對相應的數據予以分析和甄別,從而在及時掌握環境保護工作要求的同時落實更加有效的管理方案。
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生物技術包括:PCR 技術、微核技術、生物傳感技術等。隨著各項理論內容的深化,科學家們基于原有技術內容展開了激烈討論,不斷優化與創新原有技術內涵,將生物技術廣泛應用到環境保護工作中。微核技術是一種微觀技術類型,其作用原理是利用細胞在早期減速分裂過程中不耐受的特點,若在檢測物質中存在污染源,將會受到藥物、重金屬等的作用生成微核,配合使用檢測技術,可以確定細胞微核率,以此作為評定環境污染程度的標準,即染色體受損程度與污染程度間存在正向聯系,可以依據指標展開評測。使用此項技術更為經濟,無需大量的精細設備,僅需要在獲取樣本后予以檢測即可得出高精度的數據結果。在運用PCR技術的過程中,需要選定適合的RNA 片段,利用擴增的方式有效提升擴增物的含量,這能實現高靈敏度的反饋,從而達到監測目標。
現階段環境監測領域中廣泛應用的3S 技術是一種先進科學技術,主要是指遙感技術(RS 技術)、地理信息技術(G I S 技術)與全球定位技術(G P S 技術)三種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它們共同構成了一種綜合性比較強的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3S 技術在獲取、分析、處理及運用環境信息方面的能力與作用非常突出,可以快速、準確地識別與環境監測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并且可以在短時間內準確處理所獲取的各種信息,大大提高了信息數據量化處理的有效性。此外,3S 技術本身擁有廣泛的應用范圍,除了可以用來監測大氣環境質量情況外,還可以用來監測及管理土壤環境、水環境等情況。
在進行環境監測時,當前使用比較主流的技術就是物理化學技術,具體來講就是將高分子化學、物理、分析化學等一些交叉性的綜合起來而成的一種新型技術。當前我國在環境監測時
使用比較普遍的物理技術是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通過該項技術,能夠準確對需要進行檢測的環境中物理因素含量數據信息進行檢測,是對土體、土壤、空氣等一些環境要素監測工作中應用比較重要的一項應用技術。具體來講,將物理因子強度測定技術用于環境監測中,能夠在監測期間發現其中存在的噪聲、熱源、光、電磁輻射等一些對環境造成污染影響的問題,能夠更好幫助環境監測工作者在最短時間內掌握當前環境污染現狀,并根據掌握的信息針對性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當前我國在環境監測中使用比較普遍的化學技術主要有電化學分析、光化學分析、離子色譜以及色譜分析等技術,上述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很好地將環境中存在的某種特定污染物成分的含量檢測出來,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環境監測成效。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迅速,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廣泛應用于我國各大領域中,環境監測領域也不例外。具體來講,在環境監測中應用信息技術,就是借助信息技術中特有的無線傳感網絡技術,通過該技術在最短時間內將已經完成監測后的環境數據信息傳輸至專門的數據處理中心,以此對相關人士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提供更可靠、更準確地數據信息作為參考。相比較于其他類型的環境監測技術而言,信息技術中的PLC 技術的應用優勢就在于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用于環境條件比較惡劣的情況下開展監測工作。
所謂“依靠和服務”,是指基于環境監測的環境管理。環境監測與環境管理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具體而言,環境監測能夠為環境管理提供可靠的參考數據,而環境管理是環境監測的重要表現形式。“依靠和服務”的執行步驟如下所述:其一,環境監測部門要結合環境污染概況,構建完善的環境監測管理制度,加大環境監測與保護宣傳力度;其二,做好教育培訓工作,增強工作人員的環保意識,優化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強化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確保其更加從容的、更加合理的、更加高效的處理緊急突發狀況;其三,在環境監測數據信息采集完畢后,編制完整、詳實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報告,為減輕生態環境污染提供有力的保障。
要想保證環境監測技術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其基本價值,就要構建完整的資金扶持鏈條,確保能輔助相應技術工作的全面推進。因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整體環境質量改善工作本身就是較為漫長的過程,因此,要想提升保護效果,就要結合當前的生態環境污染現狀落實針對性的管理機制,并且有效認識到環境監測技術的重要性和環境保護中相應技術體系的實用性價值。1.政府在環境監測技術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踐行完整的財政管理方案,確保能落實環保專項財政撥款機制,為環境監測工作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有效減少因為資金鏈斷裂造成的問題。2.政府要充分重視環境監測技術資金管理效果,利用專項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要結合地區的實際發展需求和環境監測的成果確保基礎設施能發揮作用,并且按照管理方案增設相應的技術監督部門,有效提升監測工作的綜合水平。3.結合環境監測項目的基本需求成立專項基金,并且利用專項基金積極推動研發工作、創新工作以及技術升級工作等,整合技術模式,有效構建完整的技術資金鏈,保證環境監測技術的全面進步。4.政府也要強化稅收政策和環境保護監測工作的聯動水平,鼓勵一些民營企業向環境監測系統內投入資金,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有效強化區域性環境監測技術應用管理的綜合水平。
污染源監測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為此,環保部門要加大對污染源監測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具體踐行路徑如下:其一,全面落實排污監測工作,尤其是重點排污企業,應當加大監測頻率。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企業展開連續性、動態性、實時性的監測。其二,積極創新污染源監測技術,確保監測數據的完整性、真實性和可靠性,為污染源治理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其三,編制完整且詳實的污染源監測報告,督促企業采取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污染源防治措施。
結語:總之,環境監測技術是提高生態環境保護的有效方法。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應用監測技術,要注意遵循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基本工作原則,在靈活應用3S 技術、信息技術等先進科學技術的基礎上,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以及高素質環境監測隊伍的建設,保證可以借助先進監測技術的靈活應用,不斷提高環境監測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