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萌
(河北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91)
互聯網+是指在信息時代、知識社會創新2.0 形勢推動下的互聯網發展新業態,是創新推動的新的社會形態。對于“互聯網+”體系下的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來說,專業知識的學習內容與要求都有了較大改變,要想做好學生的學習及就業工作,需要結合現有的技術和大數據分析,對就業形勢、市場需求都要做好分析,提高學生就業的硬實力,給學生順利就業打好基礎。
目前學前教育與以往單一的幼兒園為主的教育不同,學前教育機構眾多,面向學齡前兒童各個方面能力的培養,以教育與服務創新為主,利用“互聯網+”帶來的便利與支持,將學前兒童的教育做了更多的細分,就業方向不單單是幼兒園,還可以是其他教育機構,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實現自我價值;學前教育的專業方向也是根據國家重視的育人方向來設定,例如目前國家對全民身體素質的重視與藝術潛意識的重視,在體育與美術方面的教育更加重視,因此,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方面,對于幼兒教師的培養主要要關注這兩個方面,加上一直較為重視的學前英語教育、學前幼兒心理學等等,重點是通過專業教育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達到社會普遍要求的學前教師的職業標準,還要不斷提高教師綜合能力,以適應未來要求越來越高的幼教、學前教育崗位;另外“互聯網+”對于就業指導來說也有很大的作用與影響,職業學校學生的檔案信息經過正規渠道錄入電子檔案,或是學生職業技能的考試考級成績進入大數據管理,在學校對學生的了解以及社會崗位需求對學生的指導上,更加準確,分析更加科學。
學前教育的人才需求,目前看來市場需求很大,尤其是要有職業認證的,接受過三年以上的專業的學前教育的人才需求很大。未來二胎政策的人口增長的效果將逐步顯現,人們更加重視學生的學前教育,因此在職業教育階段,學前教育的職業教師的需求量很大。由于真正學前教育時間短,專業細分強,一些職業學校并不注重學前教育的教學,在培養教師綜合能力方面,還有欠缺。
學校的就業指導往往不重視學生未來在社會成長進步的培養,只重視眼前是否能夠順利就業。當前形勢來看,學前教育的教師需求大,在教育機構任教的機會很多,但是專業的從事幼兒教育和學前教育的人才不多,需要做好就業引導,鼓勵學生在崗位上扎下根,積極的積累經驗,在社會上多學習,是職業教育就業引導的責任。因此,職業教育不能只教專業技能,還要多關注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與眼界的培養。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方面一般要與幼兒園或是社會教育機構建立密切的聯系,僅僅靠學校自身從理論上去講幾堂課,遠遠達不到效果。而職業教育與社會聯系不緊密也是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普遍障礙,阻礙了就業指導效果的提升。
學前教育的教師如何取得教師資格,如何達到實踐標準,職業教育中都有固定模式,對于教師資格的取得,有社會方式,也有學校定向專業培養的方式,對于正規的、公立的幼兒園來說,需要入職教師專業學習合格、是正規的學校畢業且有實習經歷,而對于社會一些私營的幼兒園或是教育機構來說,門檻較低,學生就業雖然比較容易但是也會與其他專業的、社會取得資格證的教師來競爭,也會面臨一些壓力。對于本專業的學生,畢業時還是以社會招聘與定向招聘為主,缺乏大數據的分析,往往會浪費一些資源或機會。
學前教育職業認證在“互聯網+”時代,要充分運用好信息化的手段,社會逐漸將完善職業信息系統數據庫,人們的技能和經驗在數據庫中通過大數據的整理都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出。因此,學校可以通過信息系統的完善,將職業認證的形式進一步搞活,一方面,可以通過真實的大數據進行教師經驗與水平的網絡認證,另一方面,可以通過認證提高與學生方面的就業指導以及與用人方面的就業推薦,減小招聘中的成本,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學前職業教育即使是專業教育與基礎教育為主,但是對于學生的能力與特長來說,都有不同,例如美術、語言、唱歌、舞蹈、樂器等等,因此,對于專長的學生,學校要定向的分析就業方向,做好一人一檔,定向就業推薦。
社會上學前教育企業以及幼兒園的用人需求量大,可以借助這樣的需求,辦好校企聯合,給學生在校期間提供豐富的實踐實習機會。另外,要提供給專業教師定期的實習實踐機會。讓學生真正的感受感知行業的具體情況與特點。學生在學習專業中更加的有針對性與側重性,能夠更好地了解職業和市場,可以提高就業的成功率。另外,校企要建立定向培養模式,設置獎勵激勵措施鼓勵學生努力學習,選拔品學兼優的學生順利進入企業就業,因此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教育的必要手段。
綜上所述,“互聯網+”時代方便了職校學生的就業,也給了學校、教師、學生帶來了新的課題,必須要在打牢基礎教育、練就過硬本領的前提下,緊跟時代步伐,做到專業學習與就業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