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曼
(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湖南 常德 415000)
隨著全球化競爭的加劇,核心素養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專業人才,已成為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
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在線開放課程改革建設,就是在這一宏大的時代背景下項目組展開的積極的教育行動。
2012 年美國Coursera、Udacity、edX 三大課程網絡提供商興起,慕課隨之興起,世界各國的“核心素養課程”也隨之提高到一個新高度——美國慕課以“核心學科”為載體;英國慕課以立法形式建立以核心素養為重要構成的國家課程;澳大利亞慕課將核心素養細化至各個學科,建立可操作的基于年級水平的學業質量評價標準;芬蘭慕課則將核心素養與整體的課程設計一體化。
從全球范圍來看,“核心素養”下的課程改革結合互聯網在線開放課程優勢,注重整體滲透,跨領域跨學科培養,強調創新與創造力、信息素養、國際視野、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社會參與及社會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素養,課程改革內容雖不盡相同,但都是為了適應21 世紀的挑戰。
具體到國內,我國2001年進行教育課程改革;2016年9月13日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2017 年,正式公布了《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這標志著中國基礎美術教育正式走進核心素養時代。
而我國的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自2013 年起步,至目前形成了“大帶小、強帶弱、同心同向、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慕課的數量和應用規模居世界第一,在發展理念、推廣方式、學習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創造了中國經驗;2018 年1 月15 日,國家教育部推出了首批490 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等。
目前,學前教育領域美術類在線開放課程改革建設正在起步,中國大學MOOC平臺2019年9月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推出學前教育《幼兒園環境創設》課程,2019 年9 月首都師范大學推出《幼兒園水墨畫教學》,2020 年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推出學前教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但在線開放課程的經驗與總結還停留在建設層面,較少形成具有指導性的理論學術成果。
理論學術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傳統課堂教學領域,國內研究更多注重從傳統課程特色出發推動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改革,而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研究”仍需進一步跟進,具有深度挖掘的空間,并具有參考性的教育改革價值。
課程體系的優化應是課程改革建設的重要因素。課程體系的結構是由各課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決定的,課程體系的不同價值取向將影響著課程體系的結構,而不同的課程體系結構具有不同的性質和功能,從而產生不同的人才培養效果[1]。
課題組選擇了學前教育專業基礎課《美術基礎》來嘗試改革建設,措施如下:
(一)明確課程理念
課題組在教學一線調研的基礎上,對接社會需求,從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美術類課程重視學生技能、忽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偏失的現象出發,立足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具備美術核心素養的個人擁有良好的創造能力以及心理資源,例如態度、動機、價值,協助個人在道德和智慧思想上更為成熟,能夠擔負起自我學習和行動的責任,因此更能進一步發揮美育的巨大作用、擔負起未來學前教育的重任。
“往圣采經典,銘師垂教范”,《美術基礎》是學前教育的專業基礎課程,在課程改革建設中,力求體現時代精神,將美術與生活、情感、文化、科學有機結合,以藝術的品格與力量塑造心靈,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與人文素養。
(二)建設課程特色
課程特色彰顯了課程的理念、設計思路、以及課程改革建設實施路徑。
《美術基礎》在線開放課程設計思路:社會調研→確定課程目標→確定課程內容→序化課程內容→確定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確定考核方式。
1.依據社會對幼兒教師美術核心素養的要求,確定課程目標與內容。
2.依據內容邏輯關系和認識規律,序化教學內容。
3.依據藝術發展規律與美術核心素養教育觀,選用具有人文關懷的教學方法。
4.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制定多元化考核方案
5.將美術核心素養、人文素養與美術技能訓練有機融合
(三)開發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方法
1.教學模式
“任何教學均不能在真實中發生,它必須依賴或借助于一定的環境與條件因素?!盵2]《美術基礎》在線開放課程融匯當代教學理論,采用生成性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生成性教學不局限于教學活動的預設,當教學活動過程中出現了預設所不能涵括的情境或變化時,其教學活動就要轉向于有益于學生發展的方向,它關注學生當下的發展需要,關注學生的即時情境狀態,是一種飽含人文關懷的教學活動。
生成性教學在本課程中分為線上和線下混合開展教學活動。
線上學習為:學生課前在開放在線平臺上完成知識點的學習,教師通過在線審閱,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后續的課堂學習做準備。線下學習為:課堂上進行在線學習過程中反饋的共性問題討論、學生準備的個性問題探討和美術技能訓練,以此形成學生的主動學習與知識建構。
線上線下均提供給學生輔助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的拓展資源,學生可以從中發現新的思想、新的觀點,得到新的啟示,探索和體驗更為廣闊的知識空間。
具體教學流程為:①線上教學資源(視頻、PPT 導學)→②學習知識(觀看,欣賞,臨?。劬€下課堂教學(學習未能掌握的關鍵知識、探討學生提出的問題)→④美術技能操作(畫室練習)→⑤實踐與評價(經驗內化)→⑥創新與發展(生成獨特的審美體驗)。
2.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合理選用,將使教學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項目組成員主要采用如下幾種方法:
(1)生成性教學法:任何一種生態系統都只能在適當的環境狀態下存在,只有保持對外開放,也就是說只有和外界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才具有生命力[3]。關注學生的創意表現,允許學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方式去進行藝術的體驗,生成性教學方法結構為:主動建構——自主生成——創意表達——反思深化。
(2)建構主義教學法:本課程試圖建立主動的學習環境,例如建立情境、協作、交流和意義建構的機制,引導學生主動建構,內化生成審美體驗,進行審美創造。
(3)《美術基礎》在線開放課程建設還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指導:
①通過線上視頻和課件教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習。
②樂于在線上線下展示自己的作品,學會分享,學會反思。
③線上學習內容要按時完成,線下課堂的討論交流和美術技能訓練要做好充分準備工作。
④閱讀大量美學知識,積累人文底蘊。
經過兩年的前期改革建設,《美術基礎》在線開放課程取得了明顯的進步與成效。
(一)在線開放課程改革建設為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途徑提供新的方式與選擇。結合傳統教育的在線開放課程的實施,利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課程相融合的形式,能優化與整合優勢資源,彌補傳統教育的不足,更好地培養“踐行師德、學會教學、學會育人、學會發展”的合格師資。
(二)有效推動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的形成。在線開放課程改革建設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改變傳統“灌輸式”教學學習者被動學習、缺乏創新的問題,選用生成性教學模式,實現“個性化”建構性主動學習,發揮其積極效應,對于豐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理論,具有建設性的意義。
(三)提高專業教學質量。在線開放課程改革建設通過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構建真實師生高?;悠脚_,解決傳統課程授課方式存在的弊端,拓展課程服務對象,促進優質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共享,提高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美術基礎》教學質量,引領其向深層次的實踐與應用不斷向前發展,尤其表現在當前疫情時期,具有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
但本項目也存在許多不足,例如:本項目建設的《美術基礎》開放課程資源庫素材不多,且更新不足,微課視頻還欠豐富,對接幼兒園一線課堂教學還欠深度,學生面對中華傳統美術文化題材挖掘得不夠深入,也欠廣度。
總之,基于“美術核心素養”的《美術基礎》在線開放課程的改革建設是一次有益的嘗試,將有力地推進學前教育美術類課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