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
(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貴州 清鎮 551400)
在當前農業產業經濟發展過程中,畜牧業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能夠為農民帶來更多的收入,并且還有助于解決在這一地區農業發展過程中單一的局面,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實施工作中需要根據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以及標準,大力發展畜牧業,解決在以往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使得鄉村畜牧業能夠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2020年,畜牧業總產值為3.1萬余億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31%左右,畜牧業在我國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廣闊的,同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在飲食方面的需求不斷的增加,在畜牧業發展過程中要融入先進的技術手段,轉變以往粗放式的養殖模式,朝著高品質的畜牧產品而不斷的發展。當前,我國畜牧業朝著規模化和資本化的方向而不斷的發展,并且以防守為主的同時,適當地利用國際市場來提高畜牧行業當前的發展水平。
在我黨十九大報告中對鄉村振興戰略做出了新的指示,報告中指出不僅明確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方向,還對構建農村生態和鄉風民情都做出了重要的指示,即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以便推進農村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還需要帶動農村經濟的穩定性發展,加快農村現代化的進程。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大力扶持畜牧業,從而促進農業經濟的穩定性進步[1]。在新時期下,我國人們對于肉蛋奶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畜牧業占農業總生產總值30%,是保證國民正常生活和維持供應鏈平衡的重要基礎。畜牧業屬于農民的重要來源,有助于促進農村經濟的穩定性發展,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為了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大力發展畜牧業優化畜牧業的供給側結構,提高實際的發展水平。
大力發展畜牧業能夠調整人民群眾的飲食結構,畜牧業屬于發達國家農業發展的重要對象,比如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區都非常重視畜牧業的發展,牧業在這些國家農業中所占比例高達55%以上。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也在不斷增強,與之對應的飲食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比如人們對于牛羊肉的需求在不斷地增加,對牛奶的需求量也在大幅度的提高,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對于我國畜牧業發展來說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也有助于符合當前畜牧業的發展要求。研究數據表明我國用羊肉人均占有量遠遠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在牛羊肉供應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缺口。因此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要大力發展畜牧業,并且正確地看待畜牧業在鄉村振興戰略中所發揮的重要影響作用,解決以往單一式的發展模式,逐漸提高畜牧業的發展水平,從而使得畜牧業能夠恢復應有的競爭力,不斷地提高這一地區農民的經濟收入。
在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進程中,需要轉變以往粗放式的工作模式,并且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要求來進行適當的調整以及升級。畜牧業產業結構升級,對于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來說有著特殊的地位,發展畜牧業能夠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國農業部門專門針對畜牧業發展提出了加快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充分的發揮農田本身的開發潛力,利用農作物等飼草資源,加快現代化畜牧業的建設[2]。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貫徹落實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則,積極的響應我國政府部門的號召以及相關政策的優惠,大力發展牛羊業為主的畜牧業,幫助農戶優化以往的發展模式,從而使得農業產業結構能夠實現有效的升級,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思路。
大力發展畜牧業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發展,近幾年來我國各個地區在政府的號召下積極響應了農業發展需求,大力推進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并且在農業中融入先進的科技水平,不斷地擴大產業的投入,畜牧業朝著現代化的方向而不斷地發展,同時也成為農民的重要經濟來源。現代化和規模化的養殖業逐漸地擴大起來,為畜牧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養殖條件,同時也擴大了養殖的產出,一些地區根據本地區的優勢貫徹落實標準化的工作原則,實現了規模養殖化小區的合理性規劃,使得我國畜牧業能夠朝著標準化的方向而不斷地發展。同時在糞便處理方面做到了無害化,防疫制度也做到了制度化,極大地增加了牛羊肉的產出,并且養殖場的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通過這樣的工作模式不僅可以提高養殖戶本身的經濟效益,還有助于解決以往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污染問題,提高地區當前的發展水平。研究數據表明,在2020 年每千克雞蛋生產成本大概為7.19 元,飼料成本為5.13 元,同比下降了1.9%。此外2020 年雞蛋價格持續上升,同比增加了17.53 元。價格的上升會提高農民的收入,不僅可以促進這一地區經濟的穩定性發展,還有助于根據畜牧業的發展規律實現穩步前進,更加貼合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目標。
為了促進畜牧業的平穩性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的認識,不僅可以產生預期的經濟效益,還有助于發展生態化的畜牧業,使畜牧業發展水平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從整體上看,在加強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是需要做的重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1.完善疾病預防管理制度
為了使畜牧養殖動物疾病預防效果能夠得到全面提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完善疾病預防的管理制度,從而給實際工作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除了雞瘟和豬瘟等常規性的防疫工作之外,還需要加強對口蹄疫病和禽流感的有效預防,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動物防疫工作管理制度,比如對動物疫苗進行全方位的監督,并且通過監督和抽查發現在防御工作中的不合格問題。如果在實際工作中出現違反規定行為的話,那么要進行嚴格性的處罰,從而使得動物防疫工作能夠更加有序地開展,也有助于使相關養殖員認識到動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3]。另外還需要要求相關檢疫人員嚴格遵守動物檢疫的規章制度和操作流程,防止存在著違法和違規的行為。在后續工作中需要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從而使得各項防疫工作能夠有效地落實。
2.加強養殖場的飼養管理
由于飼養管理模式是導致疾病暴發的影響因素,所以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養殖場飼養管理的優化力度,強化各方面的管理。首先需要建立常態化的監督機制,可以融入先進的自動監督技術,及時的發現在動物飼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另外還需要督促養殖場更加科學地開展消毒和清潔工作,定期進行動物的全面護理,根據動物的特點和類型的差異采取針對性較強的管理方案,為動物提供良好的養殖環境。在飼養管理工作中還需要實現不同養殖環境的多方面優化,比如飼料的選擇和防疫體系建立等等,從而使得各項工作能夠朝著標準化的方向而不斷地發展。在后續工作中需要根據疾病的類型制定相對應的管理方案,并且積極推進各項政策的全面落實,運用先進的管理技術。相關部門可以加強和其他地區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當某一個地區爆發疾病時,可以進行相應的交流,從而預防在本地區中出現較為嚴重的疾病。
在新時期下,為了促進畜牧業的穩定性發展,需要遵循循環經濟和生態農業發展的要求,從而提高畜牧業的發展水平。從以往的畜牧業發展形勢來看,畜牧業的污染是比較大的,因此在實際工作中需要根據農村當前的發展現狀,構建農牧結合的發展道路,促進畜牧業的穩定性發展。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充分的考慮這一地區對于糞便污染的消納能力以及環境承受能力,選擇新型的綠色發展道路。按照本地區制定更加高效率的畜牧業發展政策,政府部門需要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而提高畜牧業當前的發展水平。首先需要進一步的根據當地的生態畜牧業管理方法,規范養殖區的建設,從而使得生態養殖區能夠更加的規范,之后再制定有關養殖生產技術方面的標準以及驗收內容,實施生態養殖的準入機制。在后續工作中需要進一步地加大生態畜牧業的投入力度,比如政務部門可以制定一些優惠政策,加強生態畜牧業的資金投入力度等等,從而推動生態畜牧行業的穩定性發展。對于以往畜牧業發展進程中環境指標不達標的養殖場來說,要限期改建,可以指派專業性的人員深入到實際中進行有效的指導以及引導,同時還需要加強這一地區衛生畜牧獸醫的建設力度,避免出現細菌和病毒感染,創造良好的畜牧業生態環境,嚴格控制好疾病的發生,保證畜牧業發展水平能夠得到全面的提高。為了使當地農民能夠轉變以往粗放式的畜牧業發展模式,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生態化畜牧業的宣傳力度,讓不同人群能夠了解生態化畜牧業發展的必要性,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創造高效率的生態畜牧業氛圍。
鄉村振興是產業興旺的重點,畜牧業作為貴州的支柱型產業,品類較多,規模較大,屬于農牧區的重要基礎。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把握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目標,構建天然有機牧場,通過合作社的優勢解決農牧戶分散經營的問題,充分把握時代發展的機遇,提高畜牧業當前的發展水平。同時還需要注重農牧區人居環境的整治,根據區域經濟的發展特點,強力推進現代農牧業示范園區的產業化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此外,要實現集體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搭建農村牧場,實現產業化的集成性發展。
在新時期下,為了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需要加強對畜牧業的關注力度,結合以往畜牧業的發展方向,著重的發展生態化的畜牧業,同時還需要做好細節性的管理,防止畜牧業的發展對周邊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相關政府部門要提出一定的優惠政策,加強資金的扶持力度,幫扶農民更加平穩性的發展地區的畜牧業,真正實現地區經濟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