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秋
(公主嶺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吉林 長春 130000)
信息化環境下,技術已經成為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最強動力。相較而言,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信息化雖然起步時間與工商業基本持平,然而受到管理思想與實踐經驗等各方限制,部分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仍存在較為滯后的不良狀態。尤其以檔案管理為代表的各項工作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進度更為遲緩,發展狀態不甚理想,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檔案管理工作全面進步。因此,新時期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格外需要基于信息技術支持加快創新驅動,充分利用信息化環境提供的各項有利條件提質增效,以進一步發揮出檔案管理信息化模式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信息化環境下,技術對于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最顯而易見的積極作用就是提升工作效率。信息技術支持下,檔案管理工作能夠充分利用數據光速傳輸與海量存貯的強大優勢,實現管理速度、效率指數級增長。
通常情況下,傳統人工管理往往需要以“天”為基本計量單位,無論是收集整理原始資料,還是完成歸檔或調閱信息,完全依賴管理人員手動作業始終存在難以突破的極限。尤其是在科教文衛等社會公共事業不斷加快發展的現實背景下,事業單位各類檔案從數量到種類持續增長,極為有限的管理人員將很快達到手動管理的臨界值。這必將導致人工作業效率持續降低,也是在根本上制約檔案管理工作時效性的核心因素。
而信息環境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基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檔案管理工作數字化、數據化將成為大勢所趨。而數字檔案不僅能夠基于信息化平臺實現自動收集和整理,而且能夠依據平臺預設程序實現自動化分析、智能化管理。如此,檔案管理人員將從繁重機械的重復性勞動中徹底解放出來,不僅能夠將有限的時間和精神用于更具創造性的管理工作中,而且平臺管理模式將在不斷迭代和升級過程持續提升效率。這便是信息化環境下技術對于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能夠產生最為顯著和突出的促進作用之一。
在大幅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信息化環境下技術的快速發展也將助力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全面提升管理品質。
傳統人工管理模式下,檔案管理工作始終面臨潛在的人為疏忽造成錯誤、遺失、損毀的風險。這既是人工管理無法徹底規避的缺陷,也是傳統工作模式制約檔案管理工作品質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檔案管理將能從根本上解決這類嚴重問題。只要在原始檔案生成的源頭確保數據資料的完整、詳盡、客觀,則以數字化狀態存貯和傳輸的檔案無論經歷如何頻繁的調閱或反復使用,其始終能夠保持與原始檔案同等的真實性與可靠性。這就能夠杜絕人工管理狀態下人為疏忽造成的各種風險隱患。
不僅如此,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不斷升級和創新的優勢,信息化平臺中的檔案資源還能利用各種預設程序實現更有針對性的提煉和分析,使數字檔案資料中潛在的信息資源實現無限次的挖掘。這將有助于事業單位檔案不斷實現可重復的價值輸出,也是從又一個側面大幅提高檔案管理品質的重要措施。
雖然信息化環境為事業單位檔案管理提質增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術支持,然而很長時間以來,部分事業單位對于檔案管理的重視程度相對有限,不僅將檔案管理視作簡單機械的資料收集和保管,而且對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和機制創新各方面均處于被忽略和忽視的不利局面。
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源多種多樣。一方面,科教文衛等領域中各種實際業務或公共服務工作能夠相對直接地產生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但檔案管理則不同,此類工作只是間接地影響著管理工作整體水平的提升,因而具有更為隱性的價值創造特點。同時,由檔案資料價值挖掘產生的效益通常需要更加漫長的時間積淀,難以在短時期中爆發式體現。這就造成部分事業單位管理者與決策層難以意識到檔案資料內在價值的重要性和珍貴性,也是其思想觀念上相對忽視檔案管理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針對檔案管理開展信息化轉型同樣需要一定資金與資源的投入,然而其產生效果和效益卻更為滯后且難以發覺。這也造成部分事業單位對于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缺少重視,而是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置于更加次要的地位,且在各項投入方面缺乏統籌規劃。
因此,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部分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遠遠落后于專業項目管理或前端服務工作。這也是部分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發展遲緩、落后的主要原因所在。
由于管理思想上缺乏關注,檔案管理工作愈發處于相對邊緣的不利地位。尤其在信息化建設進程中,部分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往往不被納入戰略規劃整體方案內,而是需要等待其他項目基本完成信息化建設后才有名額或比例。顯然,如此被動的不利局面勢必造成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遲滯。而其不良后果之一就是長期人工管理低質低效問題得不到徹底突破。
由于檔案管理信息化無法相對迅速、有效地推進,這些事業單位只能沿襲傳統模式循規蹈矩。這必然存在快速增加的檔案數量與基本保持不變的管理人員之間的巨大矛盾,進而不斷加劇人工管理低質低效的嚴重缺陷。而這也是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又一類較典型的常見問題。
信息化環境下,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樣存在相當程度的技術要求。其中最首要的就是標準化。這也是新時期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優化需要強化和堅持的戰略方向之一。
堅持標準化方向就是要全面改進檔案管理傳統工作模式隨意、粗放、模糊處理的陳舊面貌,確保檔案資料能夠嚴格遵循統一標準形成、匯集、傳輸。這不僅是為保障信息化平臺能夠充分識別和獲取電子檔案數據的前提,也是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科學化、系統性與規范化的先決條件。
堅持標準化方向也指針對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各項規則與機制的制定更加完善、全面,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有章可循,使管理人員及各相關部門與成員能夠各司其職,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各項要求得以落實和執行。
堅持標準化方向也是指同一單位內部各部門、單位間各類檔案的形成具有統一指標和一致規格,不再是傳統模式下似是而非、大而化之的隨意處理。這不僅有助于大幅提升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管理水平,也是避免信息壁壘、確保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能夠全面覆蓋的前提條件。
首先,堅持精細化方向指檔案管理工作中各項規則與制度既有戰略原則,又有戰術指導。也就是能夠對應到各類檔案資源從源頭形成到最終歸檔的每個環節、步驟,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自始至終具有高度完備的機制指導,且具有高度可靠的執行力和執行度。
其次,堅持精細化方向也指檔案管理工作能夠落實責任制,也就是各項管理措施都有一一對應的責任單位與責任人。這種高度精確的對應性既是為了保障檔案管理工作質量,避免出現踢皮球或打太極的推諉與敷衍,也是為了以責任落實激發各部門與人員高度重視檔案管理工作。
信息化環境下的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優化必須是管理理論與實踐行動的同步發展,是基于先進管理思想指導下信息化技術的全面應用。因此,推動檔案管理工作優化首先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強化制度供給。
尤其是領導與管理層當盡快轉變陳舊落后的思想意識,認識到信息化對于檔案管理的決定性作用,改變長期存在的不重視、不關心的不良狀態。管理層需要充分意識到檔案作為珍貴信息資源的價值挖掘意義,以及信息化管理對于檔案管理提質增性的推動力量。
一方面,要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納入本單位戰略發展的一攬子計劃內,給予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與其他專項任務同等地位,確保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得到充分、適度的投入。
另一方面,要盡快改變傳統模式下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僅有戰略方向而缺乏可操作性的缺陷,應針對信息化建設加快補充完善管理規則,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有章可依。同時,這些管理制度中還應突出落實責任制的要求,也就是要強調檔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設的職責落實制度剛性。比如在執行檔案管理數據標準化過程中不同部門、科室及其人員各自負有的直接責任與間接責任等。
不僅如此,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制度中還需明確各類資金與資源投入的要求。這是由于信息化建設同樣存在軟硬件設施設備的購置、更新與替換。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程度的資金或資源投入才能實現。只有從制度供給層面給予充分保障,檔案管理信息化才名副其實,才能避免資金不足、資源匱乏的困境與局限。
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既是檔案部門的專職工作,也涉及同一單位內部其他科室與人員的日常工作。尤其是非檔案部門的人員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體驗往往是最具實踐意義的經驗反饋,也是從一個側面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監督與考察。因此,信息化環境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優化還需要重視信息反饋,提升監督力度。
比如定期組織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會議,由單位領導牽頭,檔案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各相關部門或單位參與討論。這類會議主要聽取檔案部門針對信息化建設的進程或障礙進行總結,同時就相關部門使用信息化平臺時遭遇各種問題加以分析,以幫助檔案部門進一步優化與改進。
又如利用平臺自帶的社交功能構建信息反饋機制,形成線下結合線上的立體交流互動模式。這將有助于檔案部門隨時聽取相關機構或單位的意見與建議,使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不斷提升時效性與實用性。
再如,有條件和有需求的情況下,事業單位也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這些第三方機構既可以是專業檔案館,或地方各級檔案管理中心,也可以是互聯網公司或有一定檔案信息化建設經驗的網絡平臺等單位。
引入第三方機構的優勢在于能夠借助專業團隊的技術力量加快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進程,同時大幅提高信息化建設品質和效率,也可在更大程度上實現檔案管理信息化創新發展等。
信息化環境下,數據安全始終是各類機構和組織關心的重點與焦點。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同樣需要強化安全控制,提升安管水平。
包括分級授權、生物安全識別技術等前沿技術在內,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既要結合時代發展與技術升級加快創新優化,也要立足本地、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提高個性化與針對性。同時,保持彈性優化與動態調整也是新形勢下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安全水平的重中之重。
信息化環境下的檔案管理工作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歷史新階段,擁有著無與倫比的創新發展機遇和條件。然而部分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卻未能充分利用技術提供的強大支持力趨勢而上,反而繼續固守傳統模式原地踏步。這說明檔案管理工作提質增效并不是簡單技術層面的改良,而是需要從管理思想到實踐手段多視角、多環節綜合發力。尤其是要全面突破陳舊落后管理意識的束縛,深刻反思傳統管理模式內在缺陷和不足,進而立足全局,在戰略高度認識信息化對于檔案管理工作水平整體提升的決定性作用。只有基于更加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指導,檔案管理工作才能從傳統管理意識徹底轉變為現代服務觀念,才能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特色與社會現實需要,使檔案成為更有價值挖掘潛力的珍稀信息資源。這不僅是信息化環境下檔案管理工作優化創新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及各項管理工作基于技術支持實現科學化、系統性、規范化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