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莊 凌苓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質,熟練的專業技能,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幾年后,必須具備本專業的專業能力,而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僅僅是日常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完全實現的,而需要更多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來實現。本文以計算機動漫與游戲制作專業數字影音處理課程為例,對教學診斷與改進進行研究,開展適合該門課程的新方法、新理念,為教學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中職學校;數字影音處理;教學診斷;教學改進
近年來,教育部高度重視中職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積極加強設計、宏觀指導、培訓、實踐、經驗交流和理論研究,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內容充分滲透。但隨著診斷學工作的進展,隨著學校工作的進展,對一些教學診斷與改進的了解不足,在教學診斷與改進的方法和改進教學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因此,有必要關注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中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是改進工作的矛盾,有哪些是中專探索目前存在的問題,有哪些是改進學校教學應該做的,將博弈論理論運用到教學診斷與改進上,有效的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措施以保證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能取得預期的效果。
一、中職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性質介紹
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是中職計算機動畫與游戲制作專業的主干課程。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影視剪輯、影視特效處理、后期制作。憑借這一系列能力,可以進入電影和電視編輯和制作以及電影公司、電視臺和其他組織的其他相關工作。
二、中職學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新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之間的矛盾。必須大幅度提高發展效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普通職業教育總體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數量和規模不平衡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仍存在一些問題,發展不相稱、質量結構不平衡、質量和結構失衡日益突出不能滿足人們接受高質量職業教育的需要。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從“鋪攤子、打基礎、上規模”轉變為“提質量、提水平、逐級提高”。為此,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提出,建立職業教育質量提升體制機制有待改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黨的十九大報告都提出,要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變管理為治理,就要改變原來由上而下的單向的行政管理模式,構建多元的靠法治和制度運行的治理體系。
三、影響中職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學診斷與改進發展的因素
(一)偏重對中職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的行政化管理
當前很多中職院校對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的管理還基于對其行政方面進行管理即管理教師是為了讓學校能夠正常的運轉,而很少有學校對教師的專業水平進行統一管理。現在的中職院校對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優良進行考核的時候多數還采取打分、排名的機制,這種方式對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甚至對學校的發展并沒有任何益處,這種一味的將教學診斷結果與獎懲結合到一起,其實讓學校的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在教學診斷中處于十分消極的地位,久而久之甚至讓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師在教學診斷中產生巨大壓力從而引起抵觸情緒。
(二)教學考核重結果輕過程
重視結果而忽略過程是我國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學診斷工作的一大弊端,現在各種考核測評方式都是對結果的考核,換句話說學生和教師針對教學活動在各個階段做的階段性努力、在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態度以及不同時期的進步程度都沒有被足夠的重視起來。我們知道中職教育是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這種實踐性操作較普通的理論操作具有更大的不可預測性和偶然性,受到周圍環境和設備影響的程度更大,因此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學的結果通過一次考核進行反饋的方式并不合理。
四、中職數字影音處理課程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策略
(一)改革教學內容,適應企業人才需求
近年來,中職院校技術部的組織在通識教育中發揮了引領和促進作用。技能競爭可以促進教職工培訓模式的轉變,促進學校基礎設施能力的提高,促進專業調整和課程改革,促進“雙職”教師的培養,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招生能力。
(二)創新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數字影音頻處理也是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實際工作完成后,學生不能在平時的課堂上做日常工作,而是在課余時間去做。因此,在班級中設立了電影俱樂部和社會電影,在組織內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進行了更大的發展,開放學校的培訓和視頻設備,確保學生的設計和綜合培訓能夠有效開展。學生完成了各類宣傳片、微電影、學校宣傳片。一方面,為學校的宣傳片提供配套服務;另一方面,他們也在進步。
(三)改革課程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發展
由于數字影音處理課程的性質,作業和考試的設計是為了給學生基礎知識,主要是創造性的形式。在最后成片討論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制作平臺和制作理念。這樣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視頻和聲音的實際制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與創意團隊打下基礎。
標準對于所有教師都可以實施,學校對教學有深入的了解,學校會組織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教學內容涉及到廣告標準內容的變化,讓所有的學校從上到下都可以按照標準變化的統一教學內容和基本控制概念,增加理解,可以主動投資于教學標準的變化,實現全體師生有效工作。同時,指導教師召開教學康復診斷會議,分享教師在教學診斷中的困惑和經驗,提高教學創新和診斷質量。
(四)完善制度,落實主體責任
開始教學診斷和改進的過程中,一些學校的診斷并沒有建立一個教學團隊、往往是在現任兼職教師的指導下,規范教學內容的變化,沒有一個完整的組織結構,沒有相應的政策和制度,實施志愿者診斷和改善學校教學工作的管理體系中的不確定性,影響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并不能使診斷和改善教學效果。因此,學校應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建立“教學診斷與改進小組”,從學校中選擇適當的管理人員,并且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制度,使各個部門都能夠按照一定的規章制度來開展教學工作,從而使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能夠完善流程,順利落實。
(五)搭建平臺,提高教學診斷與改進效率
在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的過程中,由于各個層級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很多信息無法快速進行傳遞,導致了工作效率較低。有的學校雖然已經引入了高新的網絡技術,也搭建了校園網絡,但是由于教學診斷與改進小組成員及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比較低,學校沒有建立起教學診斷與改進管理平臺和資源平臺,無法對各個檢測點的信息進行獲取,無法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更無法預警功能。因此中職學校應在原有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進行補充和完善,搭建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專業平臺,在平臺上進行各類資源和信息的分享,改變信息不對等的情況,使教學診斷與改進的效率實現提升。
第一,一般來說,中等職業學校必須對所有的人員,特別是“診斷與改進教學小組”的成員,在信息技術領域進行培訓,這樣他們就可以建立信息技術的基礎和相關知識的保護應用,做好教學數據采集工作,并能實時監控所有數據。為中職診斷教學提供準確的信息支持,提高教學質量。第二,中等職業學校還應開展診斷與完善專業校園信息基礎設施教學,引導基礎設施信息化建設,規范基礎設施工作流程和安全管理,從而開展診斷與完善中等職業學校服務教學。第三,在收集教師和學生信息后,平臺信息應把握自身特點,組織一系列目標和標準,發揮教學診斷與改進功能,完善平臺信息支持和服務功能,使教學診斷與改進進更加有效。
綜上所述,“教學診斷與改進”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為提高中職教學水平提供長期、正常、周期性的系統支持和幫助。為確保“教學診斷與改進”教育管理的標準應加強激勵和引導,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應加強督促與指導,中職學校應在保證基本辦學方向、基本辦學條件、基本管理規范的基礎上,對“教學診改”的內涵和方法進行學習,組建團隊并完善制度建設,制定從上到下的信息體系,才能有效促進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保證“教學診斷與改進”的有效性。數字影音處理是一門通過不斷的經驗和實踐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的綜合性軟件工程和創造性課程。作為數字影音處理課程的專業教師,必須不斷提高學習意識,加強對新技術、新技術的探索,培養適應社會需要的專業人才,從而服務于行業。
參考文獻
[1]李宏偉,賈鴻宇.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對策研究[J].速讀(下旬),2020(5):118.
[2]劉雪梅.《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4(20):128-128.
[3]盛知文.中職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8(34):106.
[4]田太和.中職學校開展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的思考[J].河南教育(職成版),2018(2):17-19.
陸玥.淺談高職設計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模式構建——以"數字影音處理"課程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6,12(8):130-131,139.
本文系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職學校《數字影音處理》課程教學診斷與改進的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GXZZJG2019 B239)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