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繼萍
摘要:“三全育人”這一理念,對于我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實以及未來的思政教學工作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基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網絡思政教育成為了當前教育工作的重點,而“形式、內容、格局”三位一體的三全育人理念,則是新時期開展網絡思政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輔導員是網絡思政工作的主要執行者,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思政教學定位,進一步探究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輔導員的網絡思政教育路徑,深化教育改革,培養愛國敬業的大學生。
關鍵詞:三全育人;網絡思政教育;教育途徑
引言
“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高校作為我國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肩負著為黨和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責任,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新時期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互聯網成為了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輔導員的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關系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能否健康成長。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探究輔導員的網絡思政教育路徑,成為了新時代輔導員思政教學的重要課題。
一、全育人的科學內涵以及定義
三全育人主要指全方位、全程、全員育人的教育模式,是一個有機體的整體,相輔相成的關系,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過程。 三全育人中“全員”指各類人員,以黨政行政班子、各科類教師、學生輔導員、宿管阿姨、后勤工作人員、學生干部骨干等等,這些群體相互協同育人,才能能夠較好關注學生情況,促進學生發展。三全育人中 “全程 ”指學生踏進大學校園到畢業的時間,在傳統上來說,學生的入學教育到畢業后的跟蹤服務沒有得到很好的關注。 三育人中的“全方位”重點關注于育人領域的全面,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隨著全媒體新時代的發展,拓寬教育的傳播途徑,營造良好的校園新媒體育人氛圍,實現文化育人的全方面覆蓋。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意義
在互聯網普及的今天,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互聯網為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但是,互聯網的虛擬性和互聯網信息的復雜性也會危害大學生的成長,使大學生在使用互連網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網絡行為失范現象。大學生網絡行為失范主要包括道德失范和法律失范這兩個方面的行為。大學生出現網絡行為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所導致的,主要包括自身原因和外在原因。作為大學生大學校園生活的主要管理者,輔導員教師要切實認識到社會網絡化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和不良影響,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武器不斷鞏固大學生的思想堡壘、充實大學生精神、塑造大學生堅毅不拔的性格。在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礎上以一種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模式、手段,將學生的關注點從紛繁雜亂的網絡文化中轉移到社會主流思想文化的傳播和樹立上,使學生在科學思想政治指導思想的指導下順利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使大學生在青年思想政治行為準則的基礎上不斷審視自我,以此來減少大學生網絡失范行為的產生,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教育的路徑
(一)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
經濟發展在不斷提速,這樣的環境下為各個領域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但是在互聯網背景下,也容易使不良風氣和消極思想變得更加容易傳播。高校大學生在心智上尚未成熟,如果長期受到網絡環境不良信息的影響,對其價值觀建立是不利的。因此,高校輔導員要明白當前學生在互聯網環境下所受到的影響,通過互聯網的合理運用,提升學生對于互聯網的認識,輔導員要在互聯網環境下提升對學生的引導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念。
(二)提高網絡信息敏感度,做好網絡信息安全把關人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環節,其信息甄別能力、信息研判能力、信息批判意識和再傳播能力成為考量媒介素養高低的重要能力指標。輔導員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提高以上幾方面的能力,在高校媒介信息范圍內做好信息“把關人”,在大學生與不良信息之間樹立起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在社會層面,海量信息無孔不入,輔導員需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媒介素養教育,強調當前媒介環境的復雜性和信息的不確定性,樹立嚴肅的信息消費意識。
(三)采用多元化的網絡思政教育方法
高校輔導員網絡思政工作開展中需要對現有的教育方法進行創新,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提升網絡思政工作的效率。在進行網絡思政工作時高校輔導員可以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將學生體驗作為工作開展的重要指標。教育工作中還可以采用滲透法,在生活中對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積極尋求多形態網絡對話,深參與,強互動。
在目前的高校教學模式下,輔導員想要通過日常工作與全部學生建立起一定聯系不太現實,在個人媒介平臺中會形成學生意見為主的輿論場,因襲,輔導員要抓住時機和契機,運用智慧互動,在內容和互動中塑造具有個人魅力的教育者形象。學生的朋友圈動態和學生團體公眾號內容是互動交流的學生主場域,輔導員要發揮監督者的作用,防范不良信息的傳播,警惕可能發生的潛在輿情事件,一旦發生,輔導員也要具備第一時間的輿情處理能力。
(五)提升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水平
輔導員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內容與形式是十分復雜的,這就對輔導員個人的思政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輔導員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強化學習,根據網絡思政教育工作的需求去儲備相關知識,并且接受專門的技能訓練,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不斷拓展自身的職業素養,才能更好的引導學生,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工作。輔導員要有與學生共同成長、共同進步的決心,才能讓自己的思政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為學生提供思政教育方面的幫助與指導,成為學生成長的明燈,引領學生成長,讓學生面對未來更有自信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是高校師生獲取信息的主要路徑,也是高校輔導員開展思政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三全育人背景下,輔導員開展網絡思政工作,應當革新工作理念,提升網絡素養,加強自身綜合素質,優化網絡思政工作氛圍,進而培養出更多高素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羽程.社交網絡環境下高校輔導員媒介素養的提升方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24)。
[2]陳曉欣,彭珊“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大學生成長成才的育人模式淺析[J].教師,2020(35):10-11.
[3]楊瑩.“三全育人”理念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設與實施路徑[J].當代教研論叢,2020(1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