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樂,劉 佳,張思佳
(1. 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2. 衡陽雅禮中學,湖南 衡陽 421000)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深入發展,青少年各項體育賽事成為我國競技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青少年各項體育賽事豐富了青少年的校園生活;另一方面青少年各項體育賽事也是展示各省市地區體育后備人才綜合實力的平臺,良好的競賽成績甚至可以提升學校甚至是整個省市的社會影響力。為深入貫徹《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田徑運動的普及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提高廣東省田徑后備人才的數量和質量。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于2020年10月22—26日在江門市體育中心體育場舉辦,該錦標賽是目前廣東省較高水平的青少年田徑賽事,其各項競賽成績能夠較好地反映廣東省各地區青少年的競技水平。因此,通過對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徑賽決賽成績分析,并對進入決賽的運動員進行區域分布分析,研究其競賽成績以及區域分布橫向、縱向的變化,有利于了解廣東省青少年田徑徑賽項目的發展狀態,得出廣東省各地區青少年田徑徑賽強項分布情況,為廣東省田徑后備人才發展提供參考,為廣東省田徑資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論支持。
以廣東省青少年徑賽項目區域分布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從廣東省青少年訓練中心網站獲取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秩序冊和成績冊,并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等查閱收集相關資料進行歸納與分析。
1.2.2 邏輯分析法對參加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各項徑賽決賽成績以及進入前八名決賽的運動員所屬地區分布進行研究。其中將男子、女子分為甲(17~18歲)、乙(15~16歲)、丙(14以下)3組,分別為14、14、13個比賽項目,共84項。并對各個代表隊所參加的項目、總人數、進入前八的人數以及獲獎情況的數據進行整理和邏輯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應用SPSS 22.0統計軟件對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徑賽決賽成績進行統計分析以及對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進行地區分類。
通過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秩序冊可知共有廣州市、深圳市、韶關市等25個代表隊參賽,去除6個個體單位代表隊,共計19個地級市代表隊。地級市代表隊涵蓋了廣東全省,可以對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項目區域分布進行研究分析。
由表1可知,甲、乙2組短跑3個比賽項目(100m跑、200m跑、400m跑)中,深圳代表隊男、女共22人進入決賽,占總人數91人的24.17%。肇慶代表隊男、女共17人進入決賽,占總人數的18.68%。廣州、東莞、湛江代表隊分別有9個、8個、7個人進入決賽,分別占比9.89%、8.89%、7.69%。丙組短跑4個項目(60m跑、100m跑、200m跑、400m跑)中,深圳代表隊男、女共13人進入決賽,占總人數64人的2.31%。廣州代表隊男、女共12人進入決賽,占總人數的18.75%。肇慶、梅州各有10人進入決賽,占比15.63%。以上數據表明深圳、肇慶、廣州在廣東省青少年短跑項目中占據穩定優勢,而梅州有望在下一屆錦標賽乙組中嶄露頭角。

表1 各地區短跑項目進入前8名人數統計
由表2可知,在中長跑2個項目(800m跑、1 500m跑)中,東莞、深圳、潮州在甲、乙2組中分別有7人進入決賽,分別占總數的11.29%,其中深圳共獲得5枚金牌,說明深圳市的青少年田徑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競技水平,潮州雖然進入決賽人數較多,但比賽成績不是很理想。廣州、惠州、中山位列第二梯次,分別有5人進入決賽,占比8.06%。第三梯次為佛山、韶關、肇慶分別有4人進入決賽,占總人數的6.45%。其余各地區均為1~3人進入決賽。在丙組的決賽中,東莞共有6名運動員進入決賽,占總人數的18.75%。廣州、深圳分別有5名運動員闖入決賽,占比15.63%。清遠雖然只有4人進入決賽,但是強勢奪得2枚金牌,表現出超強的競技水平。由此可知,在青少年中長跑項目中深圳、廣州、東莞3個地區的水平較高,而清遠地區在中長跑后備人才中更占據主動優勢。

表2 各地區中長跑項目進入前8名人數統計
在跨欄項目中,佛山有12人進入決賽,占總人72人的16.67%,但只有1人拿到冠軍。湛江和中山2個地區各有9人闖入決賽,分別占比12.50%,其中湛江拿到3枚金牌且參賽運動員都達到了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水平,可見湛江的跨欄項目水平較高。另外,肇慶和深圳也各有7人進入決賽,分別占總人數的9.72%。在丙組男子100m欄,女子80m欄項目中,由于參賽運動員年齡較小,參加此項目的人數不多,由表3可知,佛山和湛江在丙組中男、女比賽中共分別有4人、3人進入決賽,從成績上來看,湛江地區的后備人才水平要高于佛山地區。由此可見,這2個地區在跨欄項目后備人才的建設上走在了廣東省的前列。

表3 各地區跨欄項目進入前8名人數統計
3.1.1 廣東省青少年徑賽后備人才培養呈現出一超多強從2020年廣東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徑賽各地區進入前八名的運動員所屬地域分布來看,廣東省在田徑徑賽后備人才培養上呈現出一超多強的局面,深圳市在此次青少年田徑錦標賽中徑賽的整體競技優勢強于廣東省其余地區,尤其在短跑類項目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肇慶、廣州地區在短跑類后備人才培養上也占據一定的優勢,其次為東莞、湛江、佛山。中長跑項目主要集中在東莞、廣州、清遠、深圳。而佛山、湛江、中山在跨欄類項目中占一定優勢。
3.1.2 徑賽項目區域分布集中廣東省徑賽項目區域分布較為集中,主要是集中在深圳、廣州、肇慶、東莞等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從此次競賽成績來看,云浮、茂名等經濟欠發達地區與這幾個地區之間的差距較大,而較為占據優勢的地區之間差距也比較大,不利于廣東省徑賽項目的平衡健康發展。
3.1.3 后備人才培養梯度建設不完善,后備力量不足在徑賽項目上各地區整體梯度建設不完善,后備力量不足。除深圳市外其他地區只在某一個青少年組別占據優勢,不能很好地持續發揮其優勢項目,其弱勢項目也得不到較好的改善,不利于徑賽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難以整體提升。
3.2.1 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結合體教融合的思想,確保青少年運動員文化、體育、思想等全面發展,提升青少年運動員的理解、思考、學習等能力,在為后備人才的培養提供基礎保障的同時,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體育后備人才建設的隊伍中,吸收優秀的體育苗子,擴大各組別的后備人才隊伍。
3.2.2 加強體育專項資金的投入加大對落后地區專項資金的投入,實行獎勵性政策,調動廣大教練員的積極性,改善訓練設施設備,提升訓練條件,全力支持落后地區的后備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田徑運動的快速發展。
3.2.3 加強各地區教練員之間的交流暢通弱勢地區與優勢地區教練員之間的交流溝通渠道,對于好的訓練方法、訓練經驗等進行全省推廣學習,讓廣大教練員能夠學習好的訓練方法并根據實際情況應用到訓練中,增強訓練知識,提升訓練水平,增強業務能力。
3.2.4 加強優勢項目,提升弱勢項目在保持和提高優勢項目的同時,結合地區特點補齊短板,各地區之間通過開展友誼賽、運動會等方法相互切磋尋找自身的弱勢項目,通過引進優秀教練員、選拔優秀后備人才等方法提升弱勢項目,促進各地區田徑青少年后備人才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