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劍濤
(廣東白云學院,廣東 廣州 510450)
2020年10 月,習總書記指出我們國家要把區塊鏈作為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提高運用和管理區塊鏈技術的能力,使區塊鏈技術在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這意味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場景化應用在未來必然成為一種新的革命趨勢。
2008年,中本聰發表《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標志著一種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的產生。中本聰在文章中提出的概念還包括“數字加密技術”和“區塊鏈技術”,對于電子貨幣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Grand View Research(2019年)研究表明全球區塊鏈市場將從2025年起,預計每年將以69.4%的速度增長,達到576億美元。
區塊鏈是一種點對點的公共分類帳戶,網絡中的所有參與者都創建交易記錄,檢查交易的有效性,并保留有效的交易記錄;包括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整個金融行業都因為其高效和安全的機制而認識到了區塊鏈的價值。區塊鏈的主要特點就是分布式記賬、去中心化記錄數據和不對稱加密形式傳輸數據,區塊鏈技術成為分布式記賬和通證的有機結合體,逐步成為數字經濟發展新的基礎設施。本文針對區塊鏈技術近年來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將從五個方面對區塊鏈技術的場景應用進行展望。
第四次工業革命由克勞斯·施瓦布(Klaus Schwab)于2016年1月在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指出推動這一發展的代表性技術驅動力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人工智能并不是指任何單一技術,它包括一系列執行智力活動的所有相關技術,例如人類思維、決策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由于數據是驅動人工智能的關鍵資源,因此可以分配和存儲交易信息等數據的區塊鏈可以多種方式用于人工智能。首先,通過基于區塊鏈的數據存儲和管理提高了人工智能服務的安全性。其次,基于人工智能的產品和服務的性能取決于受保護的數據規模,如果通過分散的區塊鏈共享存儲在片段中的數據,并且參與者可以一起對其進行驗證并安全地存儲和管理,則可以增強數據的完整性。再次,應用區塊鏈技術可擴展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或可解決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的黑匣子問題。
根據法律規定,公證是公證機構根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的活動。目前,存在的各種證書包括學歷證書,甚至鉆石上的鐳射碼和GIA證書,都可以造假;并且目前的證書公證存在程序繁瑣、效率較低等問題。未來,可以通過將公證文件生成唯一的數值序列記錄到區塊鏈,給記錄的文件打上進入區塊鏈系統的時間戳,區塊一旦形成,記錄的文件信息將永遠無法修改,對于登記的文件內容都是唯一的,并且具有可追溯性。另外,不管出現何種問題,只要區塊鏈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工作,所有信息都能夠完整保存下來。基于公證業務的場景化,區塊鏈技術從數據記錄的過程、證據處理的方式、公證業務的流程到業務規范發展進行全流程滲透,可以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在公證方面的獨特創新。2019年9月,北京互聯網法院將“公證機構”“區塊鏈”“業務執行”三者融合為一體,在公證司法方面進行創新探索,完成首例“公證機構+區塊鏈”委托現場調查。
金融領域引入區塊鏈的首要原因是降低成本。在傳統金融交易方式下,匯款過程中需要第三方介入,介入的第三方需要一個賬本來記錄每一筆交易,最終產生中介費。此外,在授權第三方出現故障時,有可能會導致整個網絡癱瘓。另外,大量關鍵信息集中的現象也可能引起黑客攻擊。在區塊鏈的支付方式中,不再需要這些第三方中間角色,自然也就不再需要支付中介費。通過使用區塊鏈技術,對所有的交易記錄進行分布式管理,交易參與方都有分布式賬本來實現記錄自己的交易。目前,區塊鏈在支付領域的應用由于比特幣而獲得快速的進展。在跨境支付中,由于貨幣匯率問題,傳統跨境支付往往存在流程繁瑣、結算周期長、結算手續費昂貴等問題。區塊鏈技術可以實現點對點結算,使用數字貨幣資產結算,可以無需考慮匯率問題;同時,交易在任何一個區塊鏈節點都可以追溯查詢交易記錄問題;監管部門可以很便利地進行監管,因而減少了諸多審查環節,節約交易時間,提高了交易效率,并節省交易成本。招商銀行已經上線跨境支付區塊鏈平臺,實現了總行和各個分支機構的鏈上跨境支付;阿里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也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錢包跨境匯款服務。
供應鏈是指中心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上、中、下游的客戶基于生產要素的流傳形成的鏈條。在實際工作中,供應鏈信息流阻滯不暢、物流效率低下、資金流問題不斷等情況時有發生。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生產過程中,往往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影響原材料的采購、加工和組裝,而激烈的市場競爭也往往導致中小企業資金回籠速度難以及時滿足資金需要。資金短缺是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要面臨的重要難題。同時,我國商業銀行對于中小企業通常缺乏信任,這種現象無疑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如果區塊鏈技術推廣應用,供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都上線區塊鏈系統,在使用密鑰保障企業商業機密的前提下,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可靠性得到保障,銀行可以對企業的價值進行準確的評估,準確掌握企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這三大命脈,提高銀行與企業之間的互信程度,有助于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2018年底,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深圳人行聯合多家金融機構建立了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數字平臺,致力于緩解灣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在證券市場最大的作用是構建作為證券市場新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推動證券市場的“電子化”和“無紙化”進程,重塑證券市場的清結算體系;區塊鏈技術在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進程中將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智能合約也將推動證券市場的智能化進程。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證券清算結算更加可信和具備可追溯性,提高了整個證券交易系統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清算與結算的交易成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使得當前場外市場證券發行與交易、合規數據披露、交易資金托管等方面存在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加公開透明地解決,對于加強證券市場穩定性建設和改進證券市場監督管理機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的證券交易需要經過多個金融機構才能完成交易,效率較低且成本較高,但區塊鏈可以獨立完成一站式服務。2017年10月,美國的納斯達克交易市場公布了區塊鏈平臺“LING”。
區塊鏈技術未來的主要應用模式總結起來,其主要的特征體現在“同步模式”“互信模式”和“溯源模式”三方面。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記賬使各節點共享記錄,且形成共識,如身份認證、公證等。區塊鏈技術利用分布式記賬使記錄無法篡改的特征,如供應鏈金融方面的應用等。區塊鏈技術利用區塊數據一旦錄入且永久記錄的特點,實現鏈上溯源,如權屬公證等應用。
但是,區塊鏈技術在發展應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應當引起注意。例如,交易吞吐量相比傳統的中心化支付網絡而言仍然較小;點對點的交易方式可能產生節點之間交易的延遲,降低交易效率;記賬運營能源消耗巨大;區塊鏈上的數據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等。最后,由于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還不成熟,廣大民眾對于區塊鏈本身認識不夠。對于區塊鏈可能引致的風險識別能力仍有待提高。為促進區塊鏈技術應用和健康發展,切實防止潛在風險,我國應該從國家層面到地方均應該出臺相關政策文件對區塊鏈技術的發展進行規劃和監督;同時完善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法規,為個人信息建立明確的范圍,并據此制定詳細的監管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