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臨山小學 周艷玲
所謂管育聯動,是指管理與教育的有機結合。在選擇小學班級管理模式時,班主任教師應從管理主體的實際出發,引入管育聯動的教育管理模式,創新管理活動,延伸管理實踐,以有效提升班級管理品質,為學生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往往看重制度管理,缺少人文關懷內容,關注的是教師行為,而忽視學生的實際需要;在引入管育聯動機制后,班主任圍繞學生管理主體展開具體設計和組織,從學生思想成長角度進行教育推進,可以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管育聯動機制契合班級管理發展基本要求,符合學生成長基本規律,具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價值。小學生處于身心生長關鍵期,其思想和生理都不成熟,因此,在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融入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人文關懷的內容,以促進其人格的健康成長。班級管理工作有自身規律,學生都是鮮活的生命個體,都有個性的追求,班主任在執行班級管理制度時,不僅要有嚴格管理的意識,還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從學生的特點出發,因材施教,對管理方式進行升級改造。
班級管理離不開制度的支持,班主任在引入管育聯動模式之后,需要在管理制度設定、管理程序優化、管理環境創設、管理措施評價等方面展開積極探索,為學生提供良好思想品質歷練機會。首先是管育聯動制度細則的設計和執行。班主任要展開深入的教情和學情調查,為班級管育聯動規劃提供更多信息支持,確保管育聯動機制的順利落實。管育聯動模式屬于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的產物,具有更強的時代感,其開放性特征更為鮮明,班主任在設計模式和引入時,需要建立對接意識,與傳統管理制度對接、與班級管理對接、與學生思想對接、對時代發展對接,這樣才能建立完善的管育模式機制。其次是管育思想的建立。班主任管理班級和教育學生,都會受到傳統思維的束縛和影響,在管育思維構建過程中,班主任要積極展開學習和研究,對管育模式先進性進行驗證實踐,確保管育模式順利落地。
在班級管理中引入管育模式,符合學生學習成長的基本要求,班主任需要有對接和融合意識,針對學生思想實際,積極推出管理舉措,確保管育模式的順利對接和落實。管育模式代表時代發展趨勢,具有更豐富的教育內涵,其時代性、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班主任要做好鋪墊和設計,確保管育機制執行的實效性。
學生是學習主體,也是管理主體,班主任教師要建立主體管理意識,在班級管理措施執行環節,采用管育聯動方式,積極推動班級管理機制的順利展開。在班級干部選舉、班規制定、管理程序執行、管理量化計算等環節,班主任要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積極吸收學生的參與意見,實現民主管理目標。學生參與班級管理時,需要有明確的責任任務,班主任教師要做好必要的學情調查,為不同群體的學生設定不同的管理目標,以全面提升其管理品質。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執行管育模式制度,班主任需要對制約因素做出科學梳理,并賦予更多新內容,確保管育程序的順利推進。其一,班主任要深入學生群體展開到位的學情調查,學生思想呈現差異性,班主任教師只有充分掌握學情之后,才能做出比較客觀理性的判斷,對管育模式設計提供更多有效參數。其二,班主任要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充分借鑒學生參與意見,積極推動班級管理程序的設計和執行,凸顯學生管理主體地位,建立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其三,班主任要推動班級管理機構的建設,利用民主形式推選出班干部,利用學生管理學生,推動民主管理進程,凸顯學生管理主體。其四,班主任要與學生骨干進行廣泛交流,征詢學生管理意見,根據學生普遍要求,組建更多職能管理小組,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班級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班主任需要有構建意識,依據學情,針對學生思想水平,積極推出管理舉措,凸顯學生主體地位。管育模式機制帶有民主性、開放性、對接性等特點,班主任展開創意設計和組織,勢必為班級管理帶來更多成長動力,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管育聯動需要學生、班主任、家長的參與和互動,班主任要發揮關鍵作用,在班級制度設計、管理程序安排、活動推出調度等方面進行深度研究,針對學生實際和班級管理基礎實際做出明確設定,圍繞學生這個主體進行設計,以提升管育聯動水平。管育包括的內容極為豐富,班主任不僅要與學生展開全面對話,還需要和學生家長建立長效聯系機制,共同協商教育管理大計。
創新管理活動設計,班主任要有前瞻意識,如對班級學生做綜合分析,對班級管理形勢和發展方向有正確的理解和展望等,這樣才能給出更為客觀的設定和推動。在班級管育活動設計和組織時,班主任要借助更多輔助手段,組織學生進入管育活動,在實踐體驗中提升思想品質。第一,在管育活動形式的選擇上,班主任要對相關活動內容做深入研究,確保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如主題班會、主題征文、公益宣傳、生活觀察、社會調查、親子活動、讀書月活動等,都屬于管育范疇,班主任需要做出綜合考量,為學生提供更多合適的實踐體驗的機會。第二,在設計班級管理活動時,班主任要廣泛征詢學生意見,或者要求學生做推介,由全體學生做選擇,這樣的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也能夠快速對接學生思想。第三,在班級管理活動實施過程中,班主任需要及時跟進,對學生表現做動態觀察,針對管理實際做適時調節,以有效提升活動品質。
班級管育活動推出后,班主任要發揮組織調度作用,針對學生具體訴求展開對應設計和組織,以促進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展開。學生進入活動后,需要更多方法支持,如果班主任能夠及時做出應對和傳授,勢必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活動啟迪,以便贏得活動的主動權。
管育機制具有完善的系統構建,班主任不僅要在學校范圍內展開管理實踐,還要有延伸拓展意識,推動管理活動進程,確保管育聯動順利推進,為學生思想歷練提供良好機會。家校管育建設是最為現實的選擇,班主任要積極主動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系,并建立長效聯系機制,與家長進行必要的溝通交流,將班級管理進行課外延伸,要求家長積極參與學生教育實踐活動,并在具體實踐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
學生家長參與班級管理機制之中,無疑為班級管理注入豐富動力。家長對學生的影響更為直接,班主任有意識地讓學生家長介入班級管理之中,體現新時代教育觀念和追求。家長參與班級管理,要建立高效的家校聯絡機制,讓家校溝通成為管理常態。首先,班主任要建立多種管育溝通渠道,確保管育交流的發生。如網絡交互平臺、微信群、QQ群等,班主任需要發揮主導作用,確保溝通渠道的暢通。其次,班主任要及時通報學生在校表現,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共商教育大計。班級管理教育中,班主任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深度的研究,與學生家長進行深入交流,不僅要看學生的劣勢和短處,也要看學生的優勢和長處,積極展開互動交流,尋求更多教育措施。最后,班主任執行班級管理計劃時,需要對接學生生活實踐,家長的協助參與,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班主任要求學生家長參與相關實踐活動,都可以形成嶄新的教育管理契機。
家庭與學校達成更多教育共識,能夠為學生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班主任積極展開協調和組織,為班級管理注入豐富動力。家長是班級管理生力軍,班主任要正視家長的助力作用,積極與家長建立聯動機制,為班級管理帶來助力支持。延伸管育域度,符合現代教育發展實際要求,班主任從學生成長角度出發做出積極探索和設計,具有更強的時代感。
管育聯動凸顯管理和教育的融合,符合學生健康成長基本要求,與時代發展高度契合,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價值。作為班主任,需要從管理主體學生實際出發,利用多種管理渠道和管理方法,對學生思想實際做深度研究,積極制定管理措施,形成適合的管理氛圍,為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創造良好條件。管育并重,凸顯管理的規范化,班主任借助科學的管理機制展開教育實踐,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建立良好行為習慣,還能夠促進教育教學體系的科學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