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超(泗水泗河源文化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國企在市場經濟建設中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基于國企改革與體系創新,強化財務資金管理研究意義重大。現階段,關于國有企業財務資金管理方法等相關研究較為欠缺,所以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該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如加強信息化體系建設、創新思想理念、全面提升財務資金管理人員業務水平、落實集中資金管控模式助力國企轉型等,為全面推動國企發展提供參考。
現階段,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發展逐漸提速,國有企業也面臨嚴峻挑戰,從傳統國企財務管理模式到現代化資金管控體系,國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得到提升與蛻變。資金管理作為國企運行及發展的核心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資金”作為國企運行重要保障,一旦配置發生問題則會造成盲目投資情況發生,對國企經濟效益增長極為不利,因此資金管理的側重點在于提升國企資金配置的合理性、科學性。其次,資金管理不是單一片面的簡單流程,而是更為合理的系統布局,資金管理流程相對復雜,主要包括成本核算、單據審查、會計憑證的編制審核,各類明細賬、總賬的登記,編制財務報表、核算收入、支出、合并報表等,對企業進行全盤財務處理。在該過程中往往受諸多因素及環境波及影響,導致風險或隱患發生。因此在實際工作開展中要加強資金管理控制性、規范性。最后,資金管理是推動國企全面發展建設的關鍵基礎,只有科學合理對資金掌控、調度、利用,才能發揮資金效能,實現國企經濟效益增長。
目前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普及應用,全面提升國企財務資金管理的現代化進程尤為關鍵,而國企受傳統體制及思想觀念影響,在管理創新、技術突破方面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思想滯后、觀念保守等,本文以某縣屬國企為例對新時代下國企財務資金管理要點進行闡述,便于后期工作開展與制度建設。首先,明確信息技術的優勢主導性,提升信息化財務資金管理在整體戰略布局中的重視程度,并通過戰略指導、戰略規劃完成信息化財務資金管理體系建設。其次,在財務資金管理中要對網絡架構、設備技術進行設計,按照國企財務資金管理現代化建設要求,對相關技術指標及參數進行合理設置,全面提升財務資金管理的科技性。最后,實現國企財務資金管理數據共享、信息傳輸,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實現業財融合,提升資金管理中數據效能、信息價值。在資金管理過程中通過數據共享、信息采集對資金狀況、配置等進行價值參考,如生產數據、市場數據、營銷數據等,均可對資金審計、核算、統計起到積極幫助。
在國企財務資金管理優化中建議選擇資金集中管控模式,集中資金管理模式是指對會計與核算進行統一集中管控,在工作實施及開展中強化集中管控的規范標準性,對全面提升國企財務管理質量、執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國企資金管理過于分化,財務管理效能長期得不到提升,易發生諸多風險隱患。基于此,以縣屬國企為例,實施開展資金集中管控模式尤為關鍵。首先建立中央資金集中管理平臺,通過信息技術、網絡架構,對國企子單位及子部門進行財務數據、資金信息搜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其次在資金管控權限方面進行重新設置,構建中央集中資金管控權限體系,明確集中財務資金管理的權利限定,便于日后工作的開展執行。最后加強會計、核算及審計的中控布局,利用信息共享與數據監測,對各子單位、子部門實際財務狀況進行掌握了解,在資金配置及控制中更為客觀、精準、科學,簡化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
分析發現,在國企財務資金管理中存在理念落后、方法陳舊等問題,嚴重影響國企財務資金管理的實效功能體現[1]。首先,資金管理觀念過于保守缺乏創新性,針對資金管理需從各種方法模式、技術支持入手,明確國企資金管理目標及方向,單一的流程化管控不符合當下企業資金管理需求。因此開拓思維與創新突破是提升國企資金管理效率的重要前提。其次,過度依靠人為管控及實施執行。傳統國企資金管理中只要以人的判斷決策為主,具有較重的主觀性,導致在財務資金管控中往往受人為主觀影響,造成判斷失誤、分析誤差。基于此要全面提升資金管理中的數據意識、信息觀念,最大程度提高數據思維及模式的植入應用。最后在國企財務資金管理中“預測”性相對匱乏,往往待財務風險或問題發生后才進行應對性處理,無法對資金管控中的風險隱患進行預先發現、預先測評等。
首先,國企財務資金管理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人的專業素養,經分析后發現,縣屬國企財務資金管理隊伍整體素質水平不高,而從能力層面分析其專業性不強,主要受國企傳統體制及觀念影響,在財務資金管理隊伍建設中缺乏人才配置、資源規劃,人力管理存在嚴重的形式化、過場化。如“關系戶、脫路子”等,讓非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去勝任資金管控崗位,對全面提升國企資金管控質量、安全精準等造成較大影響。其次,國企內部缺乏科學、全面的專業培養、能力開發,員工學習與進修途徑不具備,導致內部人才培養出現脫鉤情況。最后,資金管理人員崗位素養、職業道德依然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員缺乏基本職業道德,工作中存在得過且過、應付馬虎等情況。甚至對自身工作崗位內容不清楚,造成工作開展隨意性、核算統計盲目性等[2]。
以縣屬國企財務資金管理體系建設為例,需要加強信息化管控體系完善,對傳統財務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提出新標準、新要求[3]。首先結合新時代國企財務資金管理要點,構建完善的數據化、信息化財務管理體系,提升財務數據、會計信息的價值發揮、功能利用,在會計核算及審計中按照企業標準及規范,全面系統地進行數據統計、數據計算,并進行科學評估與嚴格審核,必須保障會計核算與審計結果的標準性、精度化。其次樹立數據意識,在進行資金管理及調度過程中要以數據為準、以數據為實,避免人為主觀的盲目判斷介入,對虛化問題及內容給予堅決制止。最后構建業財融合、全面預算的戰略指導方案,將國企生產數據、業務數據、人力數據、設備數據、財務數據等進行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強化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與交流。在實施財務管理過程中可根據具體情況、問題因素進行針對性調整,提升數據信息的精準性[5]。
在縣屬國企財務資金體系建設中,要充分考慮人的專業素養、綜合能力,將綜合能力及專業素養納入全面考核中。首先加強縣屬國企財務資金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將財務管理、會計實踐、財務理論及金融基礎理論等相關知識進行提煉,完善內部人才培養機制,實現資金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培養,為后期資金調度及審核計算的精準度奠定人才基礎。其次提高崗位意識、職業道德,通過崗前培訓與崗前考核,提升資金管理人員的崗位意識,強化崗位責任感與尊崇感,并將自身利益與企業利益進行關聯。在職業道德培養中可通過對實際案例、內容講解等,提高資金管理人員風險意識、隱患意識。最后對資金管理人員進行思想創新、思維開拓,積極引入高學歷人才,如本科、研究生等。讓具有創新想法、創新思維的人才融入國企資金管理體制改革中去[5]。
縣屬國企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多問題,在財務資金管理中建議實施集中資金管控模式,首先全面掌握國企財務數據信息,對財務狀況及內外部經濟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待完成后利用數據庫及信息技術搭建集中資金管控系統,包括各分單位、分部門的信息數據模塊等。通過系統平臺資金管理,工作人員可對其進行遠程控制,完成會計與核算的管理工作,節省資源消耗的同時加強企業資本及經費的集中管控,為避免財務漏洞及風險隱患發生起到規避作用。另外創新內控理念提升重視程度,從國企全面改革及發展層面入手,需對內控理念創新詮釋,讓內控的本質與功能植入到管理者思維中,通過思想教育、管理培訓的方式,讓財務管理理論與內控理論進行融合,最大程度提升內控功能及效率發揮。創新思維如下:第一、以企業戰略目標為主,樹立戰略指導+財務內控的管理理念,強化財務內控的全戰略性布局。第二、樹立財務內控標準化、規范化流程,將財務管理中的各節點、各階段進行標準化梳理,對其相關內控制度與監督執行進行融入設計,提升財務內控的結合性、靈活性調節,而不是僵化式的套用、強加,為財務內控的體系建設奠定基礎[6]。
綜上所述,通過對國有企業財務資金管理方法分析研究,以縣屬國企為例,對新時代國企財務資金管理中主要問題與面臨挑戰進行論述,以促進國企發展為核心提出改革創新要點、具體優化措施,包括加強信息化體系建設創新思想理念、全面提升財務資金管理人員業務水平、落實集中資金管控模式助力國企轉型等,為縣屬國企的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