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學 王 攀
語文學科教學如何把握新課改形勢,深刻研讀新課標內容,從而針對性地開展語文課堂教學工作,成為當前語文教學工作必須考慮的重要內容。教師應結合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開展單元教學,注重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使學生能夠對語文學科知識進行深層次的學習,并在這一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良好的人格品質。本文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視角入手,探討語文學科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圍繞學生開展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以促進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學科核心素養融入語文學科教學中,應注重結合新課改發展形勢,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及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對學科知識展開深層次的學習,強化語文知識點的理解及掌握,使語文教學的效果得到提高。在此背景下,語文學科教學工作要創新理念,強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注重張揚學生的個性,以個性化學習提升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同時,教師應從學生的人格及個體差異為基礎,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并注重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發揮主觀能動性,理解和掌握語文關鍵知識點,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得到有效發展。
圍繞語文核心素養開展單元教學設計,教師要把握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容、內涵,從而對課堂教學工作進行科學的設計,使語文教學的針對性、有效性得以提升。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學科學習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具體內容包括語言建構及運用能力、語文思維能力、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
語言建構及運用能力是語文學科學習的基礎,是根本。要求能夠利用語文知識進行溝通和交流,對語言文字進行準確的運用,使學生擁有良好的語言文字能力。
語文思維能力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關鍵。它是整個智慧的核心。此項能力要求學生具有思考和感悟的能力,能夠有條理、有邏輯地對自己的見識進行清晰的表達。
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具有較強的綜合性。通過對學生審美鑒賞及創造能力進行培養,學生要能夠在文學情感魅力中抒發心中之美,表達文字之美,進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意識。
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表現為語文學科教學的宗旨,注重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繼承和弘揚,使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能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理解和認同,進而堅定不移地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者,自覺地參與到文化交流和傳播當中,樹立文化自信,并擁有文化自覺意識。
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注重聯系新課程改革背景環境對語文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從而針對性地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及思考,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核心素養培養視角下的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具體內容如下。
單元主題最直觀地反映了單元教學的核心及教學重點,為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提供了方向性指導。在單元主題設計時,教師要對語文課標內容做好把握,深刻解讀課標,從而突出單元主題。單元主題的把握,教師可以直接從教科書中提取。如在語文教材中,每個單元導語中均對單元主題內容進行了描述,這為教師開展單元教學設計提供了參考及指引。如部編版高中第六單元內容,單元教學主題為小說人物品鑒。本單元有《祝福》《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促織》三篇小說,結合文章內容,引導學生對人物形象進行品鑒分析,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及理解。教師通過把握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突出單元主題,之后結合各篇文章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做好教學設計及教學安排,以單元整體設計推進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使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能夠有一個大視野,有效提升語文課堂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切入點,使教學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教學目標設計由淺入深,圍繞基礎知識目標、情感態度目標等,以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指引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有效的學習及理解,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及質量。教學目標的設計要突出步驟性,使學生在教學目標的指引下,有效地參與到語文課堂學習中。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教師應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目標設計緊密結合基礎知識
在教學目標設計時,教師結合單元整體教學要求,對基礎知識做好把握,以此作為語文教學工作開展的第一目標。
2.教學目標設計要與單元主題相對應
以“小說人物品鑒”這一主題為例,教學目標要突出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結合單元主題,將人文性目標分散在不同的課文中,并從整體上對教學內容做好把握,圍繞大主題單元目標推進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
3.突出專項能力訓練點
單元教學視角下開展語文課堂教學,要注重將單元專項能力訓練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結合,注重將單元教學目標與一個學段的閱讀、寫作等能力進行有效的銜接和結合,從而使單元教學目標與學段教學目標有效契合,在單元目標的引導下,使每一個學段的目標得以有效開展。
結合單元整體教學視角,要注重對單元課程內容做好把握,轉變傳統的、單一的教學理念,注重把握單元內課文之間的聯系,從而引導學生在語文知識學習中能夠擁有廣闊的視野,實現對語文知識點的深度學習。
1.突出綜合能力培養訓練
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特點以及學習要求來看,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培養。在單元教學設計上,結合單元內重點字詞,并聯系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集中教學,對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做好檢測。
2.以教科書為藍本做好教學引導
學生對于小說這一文體并不陌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外的其他小說作品,添加相關內容進行引導。如為了使學生快速地進入單元學習,學習《祝福》時,結合魯迅小說,把握學生已有的經驗,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及思考當中,引導學生對單元文章進行有效的學習和理解。
3.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
以單元整體教學推進小說閱讀教學時,注重突出主題教學,對與主題無關的內容可以進行適當刪減。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為例,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林沖這一關鍵人物入手,從多方面、多視角進行探究分析,引導高中生對林沖的人物性格特點做好把握。如聯系文章中的語言描寫、內容描寫,引導高中生對林沖“逆來順受”這一性格特點進行把握。結合文章的內容描寫,使高中生在閱讀小說時對單元主題予以把握,并聯系《水滸傳》,全面把握林沖性格的變化情況,實現對語文知識的深層次學習。
圍繞語文學科核心素養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要注重對學生參與單元學習的情況進行把握,相應地創新教學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單元整體學習中的問題及不足做好分析,并對單元整體教學模式的運用進行完善,有效地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效果及質量。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評價時,注重把握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1.學生對本單元涉及的三篇小說進行閱讀,對文章的內容進行了解。
2.有效地掌握人物塑造的方式、方法。
3.通過細節閱讀,對作品形象進行感知,分析作品中人物的特點,理解小說內涵。
通過構建單元教學評價模式,把握單元整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推進單元整體教學工作的開展,引導學生在單元整體學習中,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深層次地學習及理解,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及學科素養的培養和發展。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對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及作用進行把握,明確單元教學目標,設計合情合理的單元教學活動、教學評價內容。通過做好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有效地開展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在單元整體學習中,把握知識點的關聯性,實現對語文知識點的深層次學習及理解,有效地促進知識的內化,切實、有效地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科素養的培養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