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青島西海岸新區膠南第一高級中學 袁俊青
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相較于傳統教學方式來說,思維導圖的應用不僅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程知識。因此,本文介紹了教師在進行生物課程教學時,如何進一步加強思維導圖的應用,并指導學生如何繪制思維導圖,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生物課程是高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該課程不僅關系到高中生未來的升學,同時對他們在大學里專業的學習也有所幫助。然而,從當前高中生物課程的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生物課程教學一直無法得到明顯提升。其中包括課堂教學效率低、學生興趣低、學生基礎差等等。因此,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生物成績,教師就必須要想辦法解決這些問題。除了改進教學方式以外,思維導圖的應用對于生物教學也有著較大幫助,在下文我就將詳細闡述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與應用策略。
將思維導圖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首先的作用就是能夠提高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興趣。我們都知道,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只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很容易就會產生疲憊的感覺,并隨著時間的增長對課堂失去興趣。同時,傳統教學方式打造的課堂非常壓抑,教師在講臺上講解,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探究和思考的時間,長此以往,也很容易讓學生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而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在于,學生能夠通過圖清楚地看到生物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這更有助于學生挖掘到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從而引發學生的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還能讓學生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發散,以此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利用思維導圖,還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新課程標準中,對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都做了明確要求。其中有一點,就是一定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精神,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在生活中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而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清楚之前較為混亂的思維。通過清晰明了的思維樹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各個知識點。同時,根據思維樹,學生能夠進行思維上的發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就一直處于思考和探究的過程,從而實現學生創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究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自主學習。
通過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提高學習的質量。在進行生物課程學習時,學生有一個明顯的問題,那就是無法將各項知識串聯起來,綜合地解決問題。然而,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清楚地梳理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各項知識點,同時還能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應用,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幫助學生在考試測驗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要想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更好地應用思維導圖,從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在生物課程上取得好成績,那么首先需要教師自身先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雖然要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但是,目前依然有許多教師還在采取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課堂教學并沒有任何改變。因此,教師必須要先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并主動積極學習了解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這樣才有可能在教學時更好地應用思維導圖。除此之外,教師自身必須要對思維導圖有深入的了解,包括思維導圖的制作方式、制作過程、制作規律,還有制作思維導圖的工具。這樣,才能根據教材內容來制作更加清晰明了的思維導圖,同時也能夠教導學生學會如何制作思維導圖,這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更有幫助。
比如:在開始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1 的教學時,學生最開始接觸的就是細胞和細胞分子。教師在粗略講解完細胞與細胞分子的知識點之后,就可以在課堂上帶領學生一起繪制細胞分子相關的思維導圖。比如:從“組成細胞的分子”我們可以延伸出兩條主線路,分別是“元素”和“化合物”。這兩個主線路的關系是“組成”。而在“元素”中可以延伸出“生物界與非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差異性”“分類”“存在形式”等分支。而“化合物”這一主線路則可以分為“無機物”“有機物”這兩個分支,從這兩個分支又可以細分出不同的分支。這個繪制過程,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到“組成細胞的分子”這一章節包含的內容和知識點,同時還能夠衍生出其他知識點,讓學生能夠將不同的知識點結合起來,這樣更便于學生理解。除此之外,這也是讓學生了解如何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這樣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也能夠自己制作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學習質量。
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采取小組合作探究模式來進行教學,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著較大的幫助。然而,以往的小組合作探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我的觀察,以前教師在小組合作探究過程中,更偏向于學生之間的討論以及思考,對于最終的結果反而不是特別看重。雖然探討和思考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最終結果仍然是十分重要的,這反映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結果,同時教師通過結果也可以更好地觀察到學生的學習成果。而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小組合作探究中,能夠便于最終結果的呈現。學生在進行小組探討的時候,能夠一邊探討,一邊繪制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就能夠通過可視化的思維導圖,來了解學生的探討思路與探討結論,并根據結果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課程知識,同時提高他們的生物課程學習質量。
比如:在進行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2 第二章“基因與染色體的關系”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為不同的小組,讓他們分組進行討論。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認為與該章節知識相關的重點以關鍵詞的形式記錄下來,并且繪制出思維導圖。之后,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思維導圖來進行講解。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同時教師還能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并且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果。
學生在進行生物課程學習時,制作生物筆記是十分重要的。通過生物筆記,學生不僅能夠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點,同時還便于他們課后的復習。當前生物教材內容的編撰根據章節和知識點來進行劃分,從淺到深,較為系統。但是,各個章節的內容還涉及許多零散的知識點。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夠將這些零散知識點整合到一起并與其他知識點相結合,那么學生理解和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很容易就會忘記這些知識,使學習事倍功半。而將思維導圖應用到生物筆記的制作中,就能夠使這些零散知識點變得有序起來,學生能夠通過可視化的圖形更直觀地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將分散的知識點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利用生物筆記來進行復習以及課后學習。
比如:在進行高二生物選擇性必修1 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以思維導圖來制作生物筆記。首先,我們以“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為主題,在這個主題下面,就可以細分為“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通過激素的調節”“免疫調節”“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而這些就包含了該本教材的大部分內容。之后,我們再在這四個分支下面以關鍵詞的形式來進行記錄、解析和劃分。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來制作生物筆記,這樣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清楚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同時學生也能夠進一步了解知識的結構,在之后進行復習時,學生就能夠根據思維導圖有序地復習不同知識,并且將新舊知識綜合串聯起來。這樣就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幫助學生在生物課程學習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綜上所述,為了學生未來的升學,也為了讓他們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我們必須要重視學生生物課程的學習。而生物課程的開展,絕對不能僅僅重視知識的傳授,還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生物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為日后的復習和課下溫習打好基礎;在復習中利用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網絡,提高復習效果;在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創設小組合作學習氛圍,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識。利用思維導圖,不僅能讓學生更清晰、直觀地理解生物知識的構成以及關系,同時還能幫助他們記憶,并且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在生物學習中養成自主探究和思考的好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生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