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龍巖市松濤小學 黃彩云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應用多維互動學習模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成長,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基于此,本文就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多維互動學習模式進行了探究,指出了其中的重要性以及應用時的注意事項和應用策略,以期為相關教師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律意識,對學生“三觀”的塑造和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統編版新教材圖文并茂、欄目多樣、貼近生活,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師講得多、學生交流互動少,就會比較枯燥乏味。多維互動式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很好地改善傳統學習模式中的不足,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的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要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應用多維互動學習模式,教師需要準備大量的教學活動來提升學生的參與性和活躍度。小學生本身的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有趣的多維互動教學活動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進而推動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在多維互動學習模式之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增加,有利于兩者相互了解,提升兩者的融洽度和默契度。在教學活動中,這種默契和配合是十分必要的,能夠推動教學活動的進一步發展。并且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之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提升。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在應用多維互動學習模式時,學生會向教師提出更多的問題。一方面,學生的提問本身就是思考與進步的一種體現,學生能夠針對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展開深入地探討與研究,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正所謂教學相長,教師在回答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需要對有關知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知識素養。
多維互動是一種創新性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文本、學生與網絡、學生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把學生的各個感官都充分調動起來參與到學習中去,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求索,并且邏輯思維和理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多維互動學習模式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交流互動,雙方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的過程。
通過多維互動學習模式,能夠打造互動探究式的課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需要多形式的有效互動。在實施多維互動學習模式時,首先需要學生進行一定的知識預習,學生在預習時總是會遇到一些在知識運用、內容理解等方面的問題。通過課堂上的互動,教師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學生哪里不清楚、不明白,能夠針對性地進行答疑解惑,有效地提升教學活動的效率。有效的教學互動能夠幫助教師與學生更好地實現教與學,兩者是相互作用、互相影響的關系。
1.將互動活動生活化、趣味化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階段,生活經驗不足,對比較深奧的知識難以理解。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活動的生活化、趣味化,在小學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上,教師要別出心裁地設計互動活動的形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抓住學生的心,才能使活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二年級上冊第10課“我們不亂扔”時,教師播放一些生活中或是校園中常見的不文明行為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在觀看后發表對這些行為的看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然后根據學生的觀點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是非觀、文明觀,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
2.將互動放置在具體的情境中
小學生的身心發展不成熟,對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難以完全地理解,也難以產生興趣。采用情境式的教學,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放置在一定的場景中,能夠使學生真正有事可做、有話可說,有利于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互動質量。例如:在講授教學六年級上冊“知法守法,依法維權”第一板塊時,針對之前比較火的“碰瓷”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進行場景設置,然后對設置的場景進行分組討論,各自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或者進行角色扮演,以路人、碰瓷方、被碰瓷方、交警等角度發表各自立場的觀點。這種情境式的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問題,通過多角度思考來加深對“用好法律維護權利”的認識和理解,并且能夠有效地應用于實際生活,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采用提問的方式進行
提問是一種快速、有效的使學生參與到課堂中的手段,通過提問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且能夠在循循善誘中幫助學生建立起相應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例如:在講授二年級下冊中第13 課“我能行”關于自信心的教學中,先為學生講述小麻雀的故事,然后對學生進行遞進式的提問,師:“為什么小麻雀一開始的時候不敢在大樹上練習飛翔呢?”“后來它為什么又敢飛了呢?”“結果是什么呢?”“通過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呢?”這種有啟發、有遞進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自信心的重要。這種遞進式的提問互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并且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提升學生將知識應用于生活的能力,使課堂取得良好的效果。
2.應用實際案例進行教學
在課堂中應用實際的案例,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時事,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能夠使抽象的知識生動化、具體化。例如:在教學六年級“公民的權利”一課,講解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列舉之前的北京地鐵打人事件,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一些學生認為女推銷員的行為干擾了地鐵上其他人的自由,一些學生認為任何時候打人都是不對的,還有一些學生認為女推銷員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教師對這些觀點進行總結梳理,做出正確的評析,引導學生對一些片面的觀點進行修正,最后幫助學生建立起法律意識,明確公民自由的實現是要以不能損害國家、社會、集體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進行的。
3.在討論中推動教學互動
有效的辯論與討論能夠提高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能夠活躍課堂的氣氛,同時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教學五年級下冊“圓明園的訴說”這課關于圓明園是否重建時,學生正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有的說重建是為了將歷史的輝煌再現在人們面前,充分展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有的說不要重建,將這段屈辱的歷史呈現在人們面前,時刻提醒人們要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孩子們眾說紛紜,最后由教師根據雙方的表現進行裁決辯論結果,并且教師要將雙方的辯論過程進行記錄,在點評的時候有的放矢,提升點評的針對性。這種辯論的形式不僅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夠加深學生對教學重點的理解,提升教學的效果。
4.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進行互動
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僅僅靠教師的口頭形容和表達是不夠的,學生無法理解內容或無法形成畫面感,因此需要教師借助信息技術來實現情境的創設與構架。例如:在三年級上冊“不要上當受騙”這課的教學過程中,在交流“不能讓陌生人觸碰隱私部位”這個話題時,學生扭扭捏捏不夠大方,個別學生嘻嘻哈哈不嚴肅。此時教師出示一個生動、科學的視頻,學生的注意力馬上被吸引,看得非常認真,觀看后學生交流感受也大方了,不僅知道了不能讓人隨意觸碰,還明白了萬一遭到侵犯一定要及時告知家長。小學生分析理解事情的能力不強,因此通過多媒體技術將復雜的事件以視頻或圖片的形式體現,能夠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多維互動學習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注意內容的生活化、趣味化,可以采用提問、討論、案例等多種形式進行展開。另外,教師要注意及時評價,把握評價的時機,使多維互動學習模式的應用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最終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