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蛟
(河鋼唐鋼檢修分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冶金設備作為特種設備,其具有連續性強,節奏性快,危險性高等特點。冶金設備維修需要專業的人員來完成,冶金設備維修具有專業性強,危險性大,時間緊張等特點。冶金設備和其維修的特點,決定了冶金設備管理工作的額復雜性和重要性。在冶金行業悠久的歷史中個,每個鋼鐵企業都形成了各自的設備管理模式。本文主要討論標準化作業對冶金設備維修管理的重要意義,以及在基層管理中的應用。
冶金設備由生產流程可分為煉鐵,煉鋼,軋鋼三大塊組成,以煉鋼為例,煉鋼由下料系統、汽化系統、除塵系統、氧槍系統、轉爐本體、傾動系統、精煉、連鑄、地面車系統等設備組成。各系統之間相互關聯,相互配合,從接受煉鐵廠運來的鐵水,然后冶煉成鋼水,最后形成板坯或者方坯,運送至庫房和軋鋼產線。整個過程通過天車、地面車串聯,連續運行。除個別設備有備用系統,整個產線環環相扣,某一個環節出現停機,會影響整個產線的正常運行。一旦出現事故導致停機,由于鋼水冶煉其自身的特點,停機將導致嚴重的后果和重大的經濟損失。由此可見冶金設備從整體到局部都具有很強的連續性,而且這種連續性的保持對生產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冶金設備的節奏性由其連續性決定的,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各設備之間密切配合,生產過程節奏緊湊,連續不斷。隨著鋼鐵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形勢,生產節奏更加緊湊。冶金企業規模大,人員多,組織龐大。只要停產,哪怕只是一小時,其造成的損失都是巨大的。快節奏的生產導致對設備管理的要求非常嚴格,杜絕非計劃性停機是冶金設備管理的重中之重。冶金設備的節奏性體現在各個部位,以煉鋼為例。鐵水從煉鐵通過火車運到煉鋼,通過地面車和天車將鋼水倒運至轉爐。轉爐通過傾動系統進行動作,通過除塵系統進行塵土的收集,通過汽化系統進行冷卻以保護設備。通過液壓潤滑系統對各傳動部位進行潤滑,以減少設備的磨損。冶煉過程中,下料系統向轉爐里添加合金料,氧槍系統進行鋼水吹煉,中間穿插著天車添加廢鋼。整個過程一環扣一環,始終保持快節奏的生產,一旦停機,輕則損失金錢,重則損壞設備,設備一旦損壞,更換設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耽誤的生產時間會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冶金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和檢修過程中的危險性都很高,鋼鐵冶煉的過程中伴隨著和高溫、輻射。冶金設備通常比較巨大,而且連續性運行,生產過程中伴隨著機械傷害、擠壓、煤氣中毒、燒傷燙傷的危險因素。在設備檢修過程中,同樣伴隨著諸多危險因素。以轉爐為例,轉爐設備具有空間立體性和體積巨大等特性。檢修過程中涉及到起重、機械、電氣、鉚焊多工種作業,且作業面隨空間立體分布。檢修過程中隨時伴隨著高空作業、臨邊作業、密閉空間、有限空間等多種復雜作業環境。在現場實際工作中,還要面臨諸多突發狀況。在這種復雜的作業環境下,除了要在作業前進行危險源辨識,并針對性的制定防范措施,對作業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培訓等前期工作外。在作業過程的規范操作,至關重要。只有在規范作業的基礎上,才能使前期的培訓和安全防范措施起到作用,確保檢修人員安全。
冶金企業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組織機構逐漸龐大,機構領導人的流動性比較強。科室會制定管理制度,車間會制定管理辦法,作業區和班組也會制定各自的管理條例。久而久之造成管理制度多、雜、亂。往往一項工作有多個管理辦法,還會出現不同層級管理辦法的內容出現沖突。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管理理念需要對應的制度來支撐。制度標準化工作的第一部分是梳理管理制度,以車間為單位對管理制度進行梳理,將無用的管理制度剔除,對重復的管理制度進行合并;制度標準化工作的第二部分是對管理制度進行細化和精簡,根據實際情況對管理制度進行細化和精簡,對缺少的管理制度進行補充,并制定車間管理制度臺賬。管理制度中要有明確的考核條款,考核條款要細致,要盡量做到可以量化;制度標準化工作的第三部分是繪制工作流程圖,編制崗位履職清單。通過繪制工作流程圖,將各項工作流程進行細化,將各項工作的流程捋順。通過編制崗位履職清單,明確各崗位工作內容和工作職責,規避重復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在制度和工作流程的編制過程中要進行層級管理,要有層級管理意識。在制度的修訂過程中,要突出層級管理,上層要對下層履職,下層要對上層反饋。制度的內容要形成閉環,有標準紀要有履職,有履職就得有考核,有考核就得有考核細則,考核后要有培訓計劃,要有反饋,培訓后要有考試。
制度保準化決定上層建筑,過程標準化是讓標準化作業真正落地。一些優秀的管理理念之所以不能有效的提升企業的效益,其根本原因就是制度沒有真正有效的落地。過程標準化的重點就是完善作業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過程標準化的主要工作包括三個方面:技術標準的制定和修改,冶金設備不同部位的技術標準不同,在制定技術標準時要根據三大標準“給油脂標準”“點檢標準”“維修技術標準”對檢修項目的每一道工序的技術要點進行修訂。修訂標準的要點要放在可操作性性上,要有具體的數值,將標準具象化,避免假大空的標準,要令作業人員可以根據標準調整作業方式,提高作業質量;安全標準的修訂,安全無小事,安全是設備檢修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安全標準化要從危險源辨識開始,對現場和工序中可能出現的危險進行辨識。對辨識出的危險源,有針對性的進行防范措施的制定;形成紙板文件,針對每一項工作編制維修作業標準確認表或者作業指導書,如果項目過大,可以形成子項目表,形成紙板文件。形成紙板文件后,要進行可視化。比如,工段長的崗位流程圖和作業指導書紙板化后要在其崗位位置進行可視化。在工作發生變化時或者對設備進行改進后,要對作業指導書或崗位流程圖進行修訂。
前面制定的所有標準最后都要在現場實施,冶金設備檢修現場的環境比較復雜,危險性較大。粉塵,高溫無形中增加了維修作業的難度。現場標準化工作主要由兩部分構成:工器具及備件場地的設置,檢修現場環境復雜,冶金設備備件大,檢修人員多,工器具數量多,檢修現場的備件和工器具如果隨意擺放,會增加現場作業難度和危險性,要劃定區域,分為人員休息區、備件存放區,制作工具箱,存放工具;逃生通道的設置,冶金設備檢修場地危險因素比較多,突發情況隨機性比較大。對此,現場要繪制專門的逃生通道,并繪制逃生路線圖,在檢修開始前對職工進行交底。這里的交底可以和技術交底一起進行,交底要逐層進行,關鍵項目或者危險性比較大的項目的技術交底、安全交底要有專職的安全員和項目負責人在場。交底要在作業前進行,并形成紙板的交底記錄。
鋼鐵企業的職工年齡跨度大,老齡化嚴重,老一輩的職工技術精湛,經驗豐富,但是其對一些新的理念和工作方法理解不到位,甚至會有抵觸情緒。所謂,在工作開展初期要加強宣講,宣講過程中要進行語言的精簡細化,要通俗易懂,旨在讓職工真正的了解標準化作業對于檢修工作的重要意義以及標準化作業的優點,讓職工知道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的重要性。這里講的并不是老一輩的職工的想法不好,老一輩的職工的經驗和想法是很寶貴的,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將新的理念和方法進行改進,結合過去積累點的經驗,形成自身的管理模式,這才是最終目的。通過組織宣講,就是讓職工理解這個道理。
在檢修作業中,往往存在習慣性作業和依靠經驗作業的現象。這種作業方式存在很大的風險,在技術上,容易造成質量事故。在安全上,習慣性違章容易造成人員傷亡事故。所以,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強培訓。培訓工作主要針對技術標準和安全標準進行培訓,旨在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針對技術標準的培訓主要以實操培訓和師帶徒的模式進行,通過對有難度的項目的針對性實操培訓。實操培訓要以作業指導書為教材,將每一道工序的技術標準進行詳細的講解。在實操培訓中要同時對安全措施進行培訓,讓職工了解每一道工序中的技術標準和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標準的培訓主要以安全培訓和實操培訓為主,在實操培訓中學習每一個項目的安全標準。通過安全培訓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豐富職工的安全知識。實操培訓要按計劃展開,制定實操培訓計劃,按計劃組織實操培訓。實操培訓要設置經驗豐富的職工作為講師,講師要以作業指導書為教案,結合自身經驗和現場實際情況組織實操培訓。實操培訓后要對參訓職工進行提問并打分,對于不及格的職工要在之后進行補考,對于缺席的職工要進行補課。
標準化作業體現在作業指導書,作業指導書是標準化的具象化。通過作業指導書,我們要將安全標準和技術標準落實在具體項目上。作業指導書要做到每一項工作一份指導書,指導中的工序要分解到不能再分解,標準具有可執行性,比如:將“加油到位”換成“加油至油尺2/3 處”。在作業指導書的執行過程中,要根據層級管理,加強檢查,制定相應的考核辦法,促進作業指導書的有效落地。在接到檢修任務時,我們要按著檢修流程,對項目進行分配。根據檢修項目提前制定安全預案,編寫打印作業指導書,對重點項目編制施工方案,繪制網絡圖,打印質量驗收記錄。在檢修過程中,嚴格按著作業指導書進行施工,對重點項目,由作業長、大組長重點關注,保證進度。對需要精度的部位,嚴格按著維修作業標準進行檢修。項目完成后,嚴格按著《三級質量管控體系》進行質量驗收,質量驗收記錄由點檢員、質量員簽字后存檔。
冶金行業作為傳統重工業企業,具有悠久的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冶金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目前復雜的市場環境下,不只是冶金行業,各行業都要提升自身素質,吸收先進的管理理念,不能停在原地,望而卻步。時代的車輪不會停止,只有不斷的進步才能避免被時代所淘汰。古語有云“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將作業過程標準化,旨在通過標準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將復雜的檢修過程精簡,細化,形成固定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