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遠太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能源局,貴州 六盤水 553537)
礦山企業作為安全生產責任主體,依照法律規定,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并對未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導致的后果承擔法律責任。《安全生產法》規定的主要責任包括:1.信息責任:包括搜集信息、管理信息、上報信息;2.教育責任:安全生產培訓、安全員制度;3.內部監管責任:事故預警機制、隱患定期排查、設立監管委員會等。落實礦山企業的主體責任是確保礦山安全生產的根本所在,明確企業主體責任,用意是希望礦山企業在安全生產過程中能夠切實承擔起責任主體的義務。但是,法律法規賦予生產經營單位的義務內容廣泛而繁雜,作為企業,在缺乏外部監督的情況下,很難積極自覺履行。例如將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工作完全交由生產經營單位,那么培訓效果難以保障。在許多礦難事故報告分析中可以看出,礦工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識,生產作業的能力明顯不足,這些都是因為礦山企業自我培訓的懈怠與不負責任所致,從這方面來看許多責任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我國礦山安全監管方式和手段較為落后,監管機構沒有獨立的執法權,另外礦山監察員權威有限,所下達的指令往往難以被有效執行,尤其是在一些鄉鎮民采礦山,監察指令執行更加困難。目前的監察模式主要還是以礦難事故的調查與追責為主。雖然《安全生產法》修改,突破性的規定了事故行政處罰和終身行業禁入,并大幅提升罰金幅度,并且建立嚴重違法行為公告和通報制度。但是事故調查與追責機制,是一種事故發生后的解決機制。嚴格的處罰標準能夠起到一定的震懾效果,使得礦工企業不敢過于忽視礦山安全生產問題,但是僅靠事故發生后的懲治并不能消除礦山企業的僥幸心理,真正治本的方式應該是建立健全常態化監管。
礦山企業在開展業務項目時,應確保各個環節有明確的監管人及責任單位。管理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升項目施工安全度的重要因素。各個部門在開展工作時要及時明確安全管理職務,工作人員則要了解自己需要負責哪些工作,明確所在部門涉及的環節有哪些。唯有清楚認知自己的職責,才能夠真正提高業務進展中的安全管理有效性。對于企業監管部門而言,在開展工作時,一旦安全管理部門在項目進展環節發現問題及異常情況,便要及時檢查,要嚴格遵循法律相關條例,不應徇私舞弊,因為一時的人情關系而隱藏真實情況。對于企業而言,為了降低生產工作中出現安全事故的機率,企業可制定規范性條例,將監管工作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將監管工作與員工的獎金、考核相聯系。如此一來,工作人員便有了激勵,從而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安全管理工作,進而在實際的生產工作中做到反省自己、監督別人。另一方面,針對職責分配的問題,企業還可構建相關信息檔案,并將構建的檔案以公開方式進行分享。通過信息化的方式能夠提升安全管理效率,進而將職責詳細分配到每一個部門中,以期提升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十分重要,為了確保該項工作順利進行,企業可針對安全生產舉辦一系列研討會,以例會或是專題會的形式開展工作。定期舉行安全生產活動能夠引起內部人員注意,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識。同時,開設研討會、舉辦系列活動也為工作人員提供了交流與商榷的機會。當工作人員發覺近期生產工作哪些環節存在異常時,便可及時提出,大家一同進行改進與完善。如此一來,企業也能夠依照各個部門的相關建議進行每周的改進及完善工作。以上所談及的互動型交流方式是統籌管理、維護安全生產的有效方式,同時也是企業制定及調整安全管理方案的良好途徑。
為達到安全生產這一目的,礦山企業可從以下幾點著手考慮:第一,企業要在日常工作中設立培訓活動,進而提高員工的安全工作意識。在開展培訓工作時,企業應圍繞《安全資格證書》展開培訓工作,確保生產工作中的員工有足夠的安全工作意識及能力。為了開設此類活動,礦山企業可定期組織安全類的培訓工作,以季度為周期為員工設立培訓工作,即每年四個季度中抽出2-3 天學習有關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及礦山企業的規范性文件。第二,企業還可將內部文化作為基礎開展安全培訓工作或是互動型活動,例如,企業可設立獨特的活動月或活動日,進而組織員工參加競賽類、知識問答類的活動,提升員工的安全意識。第三,安全生產意識是由長期良好習慣所形成的,企業可為員工設立安全生產專欄并定期進行更新。同時,企業還可定期將內部安全生產管理的模范人物張貼在畫報上,激發員工的安全生產動力。
對于礦山企業而言,獲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前提是擁有充分的安全施工保障,礦山生產工作的危險程度較高,倘若企業內部未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那么后續工程環節的安全性便無法保障。因此,企業在實際工程開始之前,便應緊密結合工程自身的屬性特點以及開采周圍的實際狀況,進行仔細的評估和考量,然后以分析后的結構為依據,對施工進程中可能出現的施工進行合理的預測,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如此一來,便可以有效地應對施工進程中出現的緊急情況,進而使施工效率得到明顯的提升。
通過分析能夠發現,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曾經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實際是能夠避免的,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生產過程中,企業管理部門并未在項目進程中落實安全檢查工作,進而便為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種子。故而,為了進一步降低施工進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機率,礦山企業可對現有的安全檢查制度進行完善和升級,并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做好相應的監督管理工作,進而為落實安全檢查工作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總之,礦山企業的生產工作需要良好的安全生產管理作為支撐。唯有項目進展達到規范性安全標準,企業員工的生命及財產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夠真正提升產出效益,進而穩步地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