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麗
(山東齊創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東 淄博 255000)
投資是一項具有風險性的經濟活動,投資金額越大、周期越長,則意味著投資風險越高。風險管理水平能夠幫助企業在一定范圍內降低投資風險,避免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陷入財務困境,因此,為了讓企業投資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有必要對企業財務投資風險管理策略進行研究。
投資風險指的是風險問題在投資過程中的一種體現,從企業投資決策開始直至投資結束,各種不可控因素會對收益帶來影響,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出現偏差,實際收益不僅可能大于預期收益,還有可能小于預期收益,當投資出現經濟損失時,便意味著投資風險的發生。投資與風險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投資階段,企業需要面對不同的投資風險,而且風險還會隨著投資活動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而風險管理則能夠結合已知的各項信息完成對投資風險的判斷,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風險控制,避免企業因投資而浪費大量財務資金[1]。
企業要通過投資風險管理降低投資風險,將風險維持在可控范圍內,降低投資損失問題的發生概率。為了保證投資風險管理質量,投資風險管理應遵循三個原則。第一,經濟性原則。管理人員要在制定管理計劃時注意成本控制,盡量將成本投入控制到最低,以相對合理、經濟的方式保證投資效果,此時應該加強對于投資效益、費用的綜合測算,以此來控制投資成本支出。第二,整體性原則。整體性原則要求決策人員能夠從整體性角度考量投資期間存在的各項風險要素,在投資決策期間,必須對投資活動涉及的各種內容有足夠的了解,通過深入分析投資影響因素明確不同風險因素相互之間的關系。若要選擇特定投資品種,則必須對投資對象的特殊性有所了解,并對投資對象的潛在風險變化情況進行預測,結合企業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投資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整體性原則在投資過程中并不會局限于短時間的風險情況,而是要從投資內容、時間整體性的角度判斷投資風險。第三,全程管理原則。投資在不同階段需要面對的風險因素各有不同,所以為了保證投資風險管理效果,就必須時刻關注投資風險,然后針對風險因素選擇不同的管理方式。只有將風險因素始終控制在能夠承受的風險范圍內,才能夠令風險管理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風險識別是企業開展投資風險管理的首要環節,通過風險識別能夠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感知并發現投資風險。在風險識別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在調查分析中采用各種方式對企業財務投資潛在風險進行整理并歸類,然后通過風險總結的方式歸納出企業財務投資項目有可能面對的各種投資風險問題。風險識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風險識別也是開展投資風險管理的先決條件[2]。
風險衡量要以風險識別為基點,采用大量資料進行風險定量判斷,以此了解風險出現的概率與可能造成的損失。投資風險衡量可以將損失頻率、程度作為主要預測目標,并確定風險高低與風險出現后會造成的損失。若最大風險損失超出了企業風險承受上限,投資風險的出現便會對企業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
在風險評價過程中,要對能夠引發風險事故的風險因素進行綜合判斷,然后要將判斷結果作為風險應對關鍵策略。風險評價的最終目標就是為風險處理方法提供準確的風險依據,而且風險評價也是風險管理部門重點關注的一環。
在風險評價完成后,要制定適合的風險應對策略,確保風險問題發生之后能夠在第一時間對其進行處理,進而將投資風險問題對企業財務造成的影響降至最低。在制定風險應對方案時,要盡量選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的應對方式,并以此控制風險造成的損失。
在開展投資風險監控時,要對風險管理全流程進行全面監管,以確保投資風險管理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作為風險管理中的重要環節,投資風險監控的主要目標便是跟蹤已識別風險的變化規律,并根據風險變化調整風險管理,即通過明確投資風險的變化規律作出針對性處理,幫助企業降低財務投資風險帶來的影響。
預防投資風險屬于主動應對投資風險,因此預防風險能夠令企業在面對投資風險時更好地占據主動地位。在預防風險時,可以采用技術方法在風險發生之前掌握投資風險走向,并提前對投資風險作出干預。所以企業在開展投資風險管理時,應該保持主動性,按照預防為主、處理為輔的管理模式將投資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投資風險的預防方式有很多,根據側重點不同可以分為物理法、教育法、程序法三類[3]。
1.物理法。物理法指企業需要利用技術手段消除物質層面風險所帶來的威脅,這種方式往往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與金錢,如在面對設備故障問題時,需要對其進行維修與更換。通常情況下,投資風險中的物理風險往往是人、財、物在空間、時間重合后出現的一種風險,因此還可以通過隔離的方式避免三者在時間、空間上的重疊。如在設備需要檢查時,如果工作人員在設備運行時檢查,就有一定概率造成設備停止運行,進而出現風險,此時便可以通過時間隔離的方式令人員在設備休息的時間段進行檢查,以此防止風險問題的發生。物理法在使用時,可以結合其他對策一同進行使用。
2.教育法。教育法面對的主體是相關工作人員,通過對人員進行教育培訓防止因不當行為而造成投資風險,人員綜合素質的提高會降低投資風險發生的概率,進而達到預防風險的效果。
3.程序法。物理、教育法針對的是明確的物質與人員,而程序法則需要面對投資活動的客觀規律,當投資客觀規律出現變化時,有可能會給投資帶來損失。程序法此時便需要通過完善制度的方式保證投資對象發展的客觀規律不受影響,即通過制定各種管理計劃,并通過加強監管的方式保證投資對象得以按照既定的發展方向不斷前進,進而避免投資風險問題的發生。
投資風險的減輕策略便是通過特定手段降低投資風險,避免投資風險的發生對企業財務帶來較為嚴重的損失。通常這種風險應對策略會在投資風險損失較大且無法避免的情況下使用。能夠減輕投資風險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分散投資。通過將投資風險單位劃分為多個體量相對較小的獨立單位,能夠在風險發生后降低風險事故造成的損失。這種風險管理模式屬于針對風險結果使用的風險管理策略,其最終目的就是降低風險事故給企業帶來的損失,但是卻會在分散過程中增加風險單位的數量,變相提高風險出現的概率[4]。
當企業財務投資風險所帶來的威脅較大且無法采用其他風險管理策略時,便可以通過放棄、改變投資項目方案等方式規避投資風險,降低投資風險帶來的影響。風險回避策略屬于一種有意識避免投資發生風險的行為,因此這種方式較為消極,回避策略可以分為完全拒絕風險與放棄承擔原有風險兩類。完全拒絕指的是企業提前預見風險出現的可能性較高,因此在風險未發生之前回避投資活動,這也意味著企業失去了難得的投資發展機遇。而放棄承擔原有風險則屬于風險發生之后的及時止損,此時企業往往已經受到了投資風險所帶來的影響,而且風險存在超出預期的發展趨勢,因此為了避免投資風險進一步擴大,就需要及時進行風險回避。對于企業而言,回避風險策略屬于一種消極且無奈的選擇,因為回避風險意味著企業完全喪失了獲得投資收益的機會,而且在管理人員改變投資方案規避風險時,還有可能面對新的風險。
企業財務投資風險作為企業盈利必然需要面對的一種財務風險問題,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投資風險管理必須依托龐大、精確的數據信息完成風險控制。相信隨著更多人了解投資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企業財務投資風險管理策略一定會變得更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