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雖芳
(甘肅省臨夏縣新集鎮新集中心小學,甘肅 臨夏 731800)
思想品德教學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就有所展現,之所以要開展合作學習模式,也是為了讓學生多從身邊人和身邊事得到感悟,真正理解課本中的道德與法治的深刻含義,還是需要日常感悟作為深化條件的。合作學習不僅僅能夠發揮出一加一大于二的力量,還能夠由不同的個體差異之間組成不一樣的學習體驗,新課改背景下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核心素養的培育,所以從合作學習開展主觀能動性方面入手,也是為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做打算。教師可以多從時事以及多元維度方面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課堂教學,讓彼此之間互相進益,促進多方和諧。
初中道德與法治基本涵蓋到學生生活成長以及觀念構建的廣闊范圍,從個人身心成長狀態的細節,一直延伸到社會環境以及國家格局的層面,可以說涵蓋到了方方面面,非常針對初中學生的學習成長能力。正是因為牽扯甚廣,在普及教育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開展多元融合教學,也就是將細節進行延伸拓展,可以從個人作為出發點去分析內在外在,比如情緒、心態以及責任、觀念等;也可以從事件出發去分析道德與法治發展走向以及核心價值觀等。所以教師可參考的素材有很多,其中比較有效且能夠豐富學生認知的方式之一就是合作學習,讓學生進行幫助學習,也算是查缺補漏的一種展現形式,既是合作,也是互相影響,還可以是作為個體融合整體的一種實踐體驗。總而言之,可融合思想品德教法的方面有很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態和特性進行教學設計思考,重點是以生為本、從心出發。
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思想品德的促成有一定的幫助,且不說團隊模式對于概念強化認知的加持力有多大,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合作學習能夠促使學生互相幫助的同時,更能夠互相監督學習。都知道初中學生處于青春期,對外界的感知極為敏感,所以合作學習既能夠讓彼此之間進行取長補短,同心協力完成課題學習,又能夠引發隱形的良性競爭,讓彼此之間進行德行素養的暗自較勁,自然能夠對素質涵養進行良性循環的影響。凡事只要在可控范圍內把握好尺度即可,所以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特性,針對不同的課題來進行小組分配合作,提升的是多方面綜合涵養,也算是為課堂教學增加一點互動趣味性,為思想品德教學注入新鮮動力和生機。其實思想品德主要浸潤學生的思維,所以學習氛圍比較重要,合作學習也是主打把氛圍烘托至合適,讓學生能夠得到指引,平衡學生的成長學習狀態。
思想政治由小見大,從個人情況引導一直到社會責任主張,都是初中道德與法治的主要教學內容,而學生自身其實也處于身心成長的階段,所以對這方面的認知吸收會格外敏感,而每個人又都是獨立的個體,情況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合作學習從而明白個體之間的差異,也使學生更加了解集體和人的多面性。教師可以根據關于成長和生活的章節來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其實主要是讓不同個性的學生學會互相接觸并了解個體差異的存在,也能夠從同齡人的成長經驗中吸取借鑒,這就是個性差異互補學習,不僅是在合作學習上能夠互相幫助,在某些專題課程中也是很好的學習參考指標。
以《做情緒情感的主人》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完全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進行分組學習,比如可以把熱血型、敏感型、冷淡型的學生分別分為一組,讓他們彼此進行同類相觸了解,看待個體差異然后尋找解決方法,也可以將不同性格的學生組合在一個組里,互相影響并尋找合適的學習合作方式。每個學生有不同的個性,同時也會衍生出不一樣的情緒,有的時候自己難以控制,那就可以借身邊同齡人的經驗進行疏導。而對于思想品德課程而言,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小組的學習成果進行教學研究拓展,真正從結論實踐上幫助學生做情緒的主人。這種互補性合作學習其實運用于學生個人進階上也有著良好的幫助,等于是多幾個人陪伴并且互相引導,能夠增強學生的團隊歸屬感和自我認同感,求同存異,很好的融入集體,這也是綜合能力的培養。
合作學習從字面意義上理解就是要進行團隊配合,既是分工明確的各司其職,又是共同督促完成每個環節,而初中學生個性比較突出,有的時候太過自主的團隊模式會造成方向偏差,所以教師可以設置主題任務。讓學生在主題之內進行想想發揮,每個團隊到最后需要將學習研究成果進行講解展示,這樣給予學生一定的壓力,并且必須發揮團隊的作用,還賦予了學生團隊一定的自主選擇性,可以說是較為綜合的教學分配了。這其實是一種自學之后找資料拓展的過程,然后課堂教學其實就等于是結果審核,只要符合主題就算成功的學習,而且還能夠聆聽其他團隊的學習經驗,互相借鑒吸收,這就是團隊成果展現,而且最后還能夠有整體的大合成,不僅升華主題知識學習,還能夠涵養綜合認知進階。
以《理解權利義務》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靈活任務,讓每個小組根據權利和義務的主題進行課題研究,形式不限,可以是情景劇表演最后體現主題內容,也可以是單元課題研究,做詳細的幻燈片專題講解,至于內容進可以自由發揮。這其實是讓學生通過課本知識學習去進行實踐拓展,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收集整理合并進階研究,可以讓每個組員進行一部分任務參與,發揮每個人的特長,也可以是能力強者引導著其他同學進行專題學習。這樣是集合了知識學習歸納、材料整理拓展、綜合運用展現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發揮在團隊中的作用,對個人而言也許是耗費時間長的任務,但是放在團隊中卻能夠縮短時間并加強效益。不論研究的成果如何,這個合作的過程本身就是權利與義務的縮影體現。
思想政治教學除了課本內容講解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操守,也就是要將內在涵養在生活中體現出來,當然如果能用生活實踐來綜合浸潤素養,那將會是更好的一種修煉,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閱歷體驗,文化積累涵養提升還是需要不斷強化,其中較為有效且直接的,就是生活浸潤。所以教師可以根據條件狀況來嘗試讓學生進行主題生活實踐化學習,可以用組隊參加活動的形式來進行涵養拓展,真正做到知行結合。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思想品德進修,可以聯合居委或是校園活動進行合作學習,通過提升學生經歷體驗的模式來滲透思想品德教學,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新鮮的嘗試。
以《走進社會生活》這一單元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社區活動實踐,可以根據現實條件進行組隊體驗模式,內容可以是參觀歷史博物館、名人故居等文藝活動,也可以是去敬老院或者居委活動區域陪伴老人進行社會活動,也可以通過學?;顒舆M行校園設計等。主要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模式真正從實踐角度走進社會生活,將書本上描述的內容現實化,也通過實踐操作去體驗感悟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也會通過一系列活動增強同伴之間的羈絆,不管是對個人而言還是對集體而言,乃至于對社會環境而言,都是一種進步體現,知行結合、學以致用就是如此。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以及團隊合作的表現進行表彰,給予學生鼓勵和動力以促進接下來的進階學習。
思想品德顧名思義注重學生的思想內涵修養,課本教學固然能夠增強學生的學識并且鞏固觀念,然而真正能夠涵養內心的還是學生自己的品質修養,也就是說教師需要提供的是引導,而不是純粹的知識輸出,要讓學生自行感悟,從而真正將思想品德刻入內在。其實到了道德與法治后期教學基本會注重學生個性內涵教育以及文化拓展,也就是需要學生有大局觀去豐富見識。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進行思想交流切磋,公共探討以促進彼此的學習涵養,也是適當進行教學留白,給學生一定的學習成長空間,也是為了契合素質教育的核心觀念,培養學生多元發展。
以《和諧與夢想》這一單元為例,社會主義新世代的青少年基本都會有自己的夢想,而且是與祖國和社會息息相關的夢想,所以教師可以借助這一主題進行研討會或者交流會,給學生一定的空間,暢所欲言,互相探討夢想與未來。這個自然是離不開主題“中國夢”,只不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切磋,比如以團隊辯論會的形式進行互相探討,既能夠加深思想品德核心觀點,又能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合作學習當然是小組互相進益,但是也可以是良性探討競爭,教師可以不設限,讓學生盡管調動自己的知識文化底蘊和思維觀念,在探討應用中進一步加深思想品德滲透,也不失為是一種能力加持。
其實不管什么方面的教育都離不開觀念和實踐兩大步驟,即便是文化學科也要講究應用,更不用說思想品德這樣有關于素質涵養的重要科目了,所以合作學習及能夠豐富概念認知強化,又能夠側面引發學生進行實踐綜合運用,總是算是比較不錯的學習嘗試。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態以及外在環境條件的調配進行課堂教學轉變,主旨是涵養學生的思維和素養,所以只要是方法合適就可以多做嘗試,合作學習也是如此,可以進行多元探索來為學生打造不一樣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