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寶儀 李景仲
(1.浙江交投礦業有限公司,浙江 定海 316000;2.定海區自然資源局,浙江 定海 316000)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礦山開采不再局限于滿足實用性與功能性方面,諸多環保理念被運用到礦山開采之中,進而滿足現代節能減排發展需求。近年來,礦山開采中倡導綠色生態設計理念,旨在響應國家環保減排政策,并且綠色生態礦山建設可以減輕能源消耗壓力,提升礦山建設綜合效能。在現代經濟發展體系中,當今社會環境問題是阻礙社會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怎樣對礦業資源進行科學的運用十分關鍵,所以礦山開采需要將綠色生態和環保作為努力方向和當下需要主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建設綠色礦山,實現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目標,對于現代礦業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有待深入挖掘和探索[1]。
在礦山開采過程中,不能僅僅追求經濟利益,在現代循環經濟的大背景下,需要在礦山開采過程中融入綠色方式與態度等,然后秉承綠色、環保、持續等理念,以及以生態為本的礦山開采原則。但是在現代礦山開采工作中,部分施工建設人員未對人生態的開發理念進行落實。諸如,部分礦山開采施工在實施過程中,缺乏對循環經濟的規劃,礦山開采設計方面,技術人員未科學規劃,合理性、科學性、連貫性不強,通常只是運用硬性設計方式對循環經濟功能進行設計,沒有對礦山建設具體情況進行考慮[2]。本文認為,要想對以上問題進行解決,在實際礦山開采的過程中,需要將生態綠色、循環經濟作為立足點,對礦業發展需求進行滿足,設計高質量、有效果的礦山開采方案,構建綠色、生態、宜居的礦山開采體系。
礦業技術人員在礦山開采中,應有效礦山開采和自然環境。通過分析礦山開采的整體水平可知,一些技術人員對礦山開采的需求并不清楚,不能將礦山開采和生態環境的關系充分把握好,沒有按照現階段社會強調的和環境相協調等理念。所以,為了有效融合礦山開采和生態環境,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綠色理念,對礦山的可持續引起重視,確保礦山開采可以滿足現代循環經濟發展需求。在現代礦山開采工作體系中,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占據著重要地位,對于發揮生態引領作用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在礦山開采工作過程中,由于缺乏科學的生態工作指引,導致生態工作科學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如何進一步提升生態建設工作的科學化水平,要積極探索,通過構建科學的生態體系、提升生態工作效能等多種方式,實現科學化發展目標,助推生態工作發展,切實發揮生態工作作用,切實保障綠色礦山建設水平,實現循環經濟發展目標[3]。
從我國國情和礦業發展實際來看,我國目前正處于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因此既要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同時也要注重環境保護,以實現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戰略目標。從發展實際來看礦山資源對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開采強度及開采規模的不斷增加,勢必造成資源浪費及環境惡化、導致地質災害頻發,既影響了有序的經濟發展秩序,同時也不利于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合理開發礦山資源可以在發展中尋找到符合我國實際國情的經濟道路,以實現資源與環境的協同發展。在綠色礦山建設過程中,地質影響因素是礦山資源開采維護的重要前提,無論動植物的生長以及生活環境都需要一定的礦物質元素及水分,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將地質影響因素作為重要載體,既要保證土壤中具有生物成長發展所必需的物質,同時也要保證水源穩定性,防止水土沖刷造成的流失,要讓自然降雨可以在地表上進行部分保存,大面積的蒸發或者滲透,無法為生物多樣性提供保障[4]。基于此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礦山開采以及環境治理不僅僅要關注地表的土壤穩定性,還要注重水文等地質問題,符合生物生長需建立科學嚴謹的水文地質監測系統,保證生態修復作業的可持續運行,并強調土壤營養元素與水資源范圍內控制。在此基礎上,探索綠色、生態礦山建設,要注重結合當地的地質和水文實際,有的放矢解決循環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5]。
在當前礦山開采工程項目施工建設活動組織開展前要注重開展科學規范化規劃活動,這樣能保障礦山項目建設各環節有序進行。當礦山項目施工建設管理中存有較多問題,將會對項目建設質量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影響到后續養護施工質量。在礦山工程施工中要注重按照生態規劃要求進行施工,在準備階段做好各項基礎性生態管控活動,這樣能積極營造良好的循環經濟環節。參與礦山項目施工的施工技術人員,要掌握生態技術工藝、生態技術規范、礦山安全管理等方面要求。在正式開采活動組織開展前,要注重深入到項目礦山現場,對現場礦山氣候、地質環境、水文條件等進行分析。基于整合礦山現場各項數據信息便于對生態建設方案、生態建設技術工藝等實施優化調整。在掌握地質勘察信息基礎上,才能制定更為完善的生態維護方案。在礦山開采中對礦山工程項目原材料、設備等資源優化配置,有助于提升循環經濟進度管控規范性。在礦山開采中要控制周邊環境影響,結合現有的方案選取相應的生態保護技術、循環經濟發展策略,優化節能減排管理措施運用,這樣能保障礦山項目活動有序進行。在礦山開采中要注重結合礦山現狀對環保方案進行優化改進,保障礦山工程建設生態質量達標[6]。
在礦山工程項目建設中,會應用到較多設備、材料、技術等。當前要想全面提升節能減排質量,要注重做好生態技術應用管控。在礦山開采項目運行中,在管理階段要注重做好項目建設變量、技術測量、現場監理管控。相關技術人員要注重對礦山開采項目工程量實施精確化測量、計算,這樣能有效結合需求展開針對性交叉檢查、多重檢查等,保障生態建設要求落實到位。全面結合項目建設要求進行檢查,以此來提升生態環保建設質量。相關礦業單位在技術管理活動組織開展中要注重展開施工樣品測試、驗證測驗活動,管理人員要對項目各項原始數據實施驗證,便于整合相對完整的技術管理文件。對礦山開采活動各項變動變化內容有效記錄,規范化展開礦山開采技術交底活動[7]。在礦山開采階段要注重整合經驗,對生態環保工作變更情況、效益變化實施有效預判,制定更為合理的變更預案。這樣當項目推進中出現變更,要注重對生態技術管理與養護措施及時調整,促使礦山開采活動高效化進行。最后,還要結合綠色生態項目建設現狀展開現場監理管控。對現有的方案進行全面評析,對不滿足要求的環節集中調整與整改,保障技術適應技術規范與質量要求。
法律法規是綠色礦山建設的基礎。在進行生態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依靠健全的法制才能夠通過對重點地區的破壞行為進行有力的打擊。為了進一步落實相關法律的要求,礦山地區的管理部門要發揮管理作用,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制定和出臺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綠色礦山發展政策。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可以參照有關生態保護法律法規的基本框架,加強對綠色礦山建設的認識,利用好政策法規的內容和條例,強化綠色礦山管理職責的分工,讓責權意識成為提高執法人員水平的基礎。為了有效落實對生態資源的保護,各地區必須要嚴格環保執法,對于一些不法行為不能視而不見,必須要追究到底。尤其是在對一些惡性環境破壞事件處理的過程中,應該以法制化和科學化的途徑構建更加完善的綠色礦山管理體系。對于執法人員能力的培養,也應該放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執法人員代表的是政府和國家,就必須要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戰斗力。執法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要求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打擊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8]。
從發展階段來看,我國在生態建設方面與發達國家有著較大的經濟差距,與此同時相應的法律法規以及行政手段也在逐步完善,近幾年來我國正在著力建設完善的法制體系框架,相應的法律體系和行政干預手段也需要不斷的構建和調整。首先,在礦山地質環境以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應該建立更加符合自身國情的規章制度,并利用行政手段進行干預,從多角度、多方向進行治理和政策落實。其次,礦產資源企業不僅要從自身內部進行專管專控、自查自糾,還應該聘請相關專家進行業務及技術咨詢,針對實時變化的礦山情況進行措施調整,讓環境恢復工程切實有效推進。最后,要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通過互聯網絡建立問題反映渠道,更多的傾聽基層聲音,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法規宣傳與教育,讓全社會增強環保意義,使督促環境保護落實到位。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綠色礦山建設不僅需要依靠管理部門和企業思想意識的提高,還需要依賴相現代化的保護方式和技術手段。尤其是在應對常規工作出現的問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多元管理方式已經被應用到各個領域,對于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同樣有效。引入現代化的監控手段,可以提高管理部門對礦山生態情況的監控水平。在綠色礦山發展過程中,必須要引入更加科學和嚴格的管理手段。對于這類機械性的管理和操作,可以盡可能地減少人工的參與。這種現代化的生態管理和工作模式,可以形成現代化的管理和保護體系。有了系統化的管理和保護方式,就能夠形成高效的工作機制,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在創新礦山生態建設工作過程中,要堅持時代化原則。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礦山生態建設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傳統生態建設工作如何適應當前發展脈動,是礦山建設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作為礦山施工技術工作人員,要積極探索,結合現代社會發展特點,保障綠色環保建設工作能夠與時俱進,進一步契合生態發展需求,同時提升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不斷整合現代工作資源,進一步引領綠色礦山發展?,F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傳統環保領域帶來了顛覆性的變化。在開展礦山生態保護工作中,要堅持信息化原則,通過整合數字化信息資源,提升礦山生態建設工作的綜合效能,滿足當前礦山生態建設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需求,實現智慧化管理工作目標,有效發展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在現代信息技術體系中,多種信息網絡及多媒體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大數據技術,通過智能化分析和認定,能夠實現礦業資源的有效利用,進一步提升生態建設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真正讓礦山生態建設工作落到實處,發揮大數據信息技術的推動作用。
學習綠色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可以提高礦業職工的認知水平和保護意識,促進綠色循環經濟的開展和實施。為了提高礦業職工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相關部門可以組織專業的團隊下到企業,對礦業職工進行專業化的培訓。礦業職工本身也要增強學習的意識。由于現在的學習途徑廣泛,礦業職工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或是觀看視頻的方式學習相應的知識。在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中,礦業職工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有效的指導,比如礦業職工在遇到相應環保工作問題的時候,就可以在相關的網站上進行搜索,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可以確保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有序和穩定,還可以提升礦業職工的生態保護意識。對礦業知識的學習,應該從實用角度出發。最好的方式是能夠針對生態保護工作的需求,進行具有針對性的培訓。礦業職工的知識能力直接決定了日常節能減排管理的水平,相關部門必須要重視對礦業職工的培訓,可以發放一些相關的知識和操作手冊,便于礦業職工在日常保護工作的開展中進行系統性的學習。
綜上所述,在礦山開采過程中,要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通過構建循環經濟體系,提升綠色礦山建設綜合效果,切實實現節能減排的社會發展目標。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促進環境的健康發展,維護生態平衡。礦業企業和管理部門必須要充分重視對環境的保護工作,強化礦業施工中的環保意識,有效節約和利用資源,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