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煉 明智強 魯群岷 林麗 姜雪
(重慶能源職業學院,重慶 402260)
2019年3月,習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政教師座談會并發表講話,強調了“用科學理論培養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1]。思政教學離不開老師的主導,加大對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的研究,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通過采用不同教育教學方法,堅持灌輸和啟發性教育相統一,注重啟發式教學,變被動為主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過程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
我校通過對高職思政教育的研究和實踐,以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為例,簡稱藥管專業,選擇了2016級、2017級、2018級、2019級四個年級進行了實施前后的對比,總結優劣,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基礎支持。
高職是培養高技能高素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地方。在定位和重視程度上,一般都會把技能放在首要位置,并著力人才建設和解決就業問題。因此,過度強調學生技能和動手能力,就會忽略基礎思政課。這種實用主義辦學方法,給高職院校開展思政教育帶來極大的阻礙[2]。
在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及設置時,分配的學時,配套資源和教學要求都顯得極其簡單。當思政課與其他課發生沖突時,很多學校會選擇和學生利益、就業相關課程,極大削弱了思政教育的作用。
高職院校的招生與其他本科院校不同,生源相對復雜些。學生的素質及基礎知識掌握能力參差不齊。學生的自我掌控和學習能力比較薄弱,對黨相關知識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在面對理解政治理論,國家方針政策時,出現極大困難和厭倦。長此以往,很少有學生能夠被高職基礎思政教育所吸引,課堂氛圍也很沉悶。這種情況不僅影響高職思政教育開展,而且也違背了素質教育理念,給高職培養優秀人才帶來了極大挑戰。
負責思政課教育的一般都是思政專業出生,對于不同專業學生的思政教育,如果僅僅用統一的模式進行講解和培養,學生難免出現反感和心生厭煩。思政教學內容在講授前,對學生專業背景,講授銜接都進行了反復揣摩和研讀,安排與學生發展狀況及心理特征相符的內容。但,介于條件限制,很多高職院校因條件不夠,學生參與度不高,思政教師的教育得不到肯定,很難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
從管理角度考慮,高職院校大多以分工責任制為核心,開展辦學及管理各項工作[3]。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和銜接,甚至合作少之又少。思政教育,部分人認為是基礎思政教師的責任;部分人認為是輔導員老師的責任;少部分人認為是專業教師的責任。教育工作者的協作或者交流,無論橫向還是縱向,都流存于形式。思政教育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利用,思政工作沒有得到有效開展。和行政部門相比,教學資源占有率極低,很難配置并使用到相應的教學資源,致使思政教育長期處于被忽視的狀態,無法充分發揮利用價值。
思政教育融入專業教育中,讓思政教育從日常開展的工作,延伸到專業課堂中,延伸到企業實踐中,延伸到工作、生活、學習中。思政教育授課內容增加了專業實際案例,讓學生對思政教育也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專業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在高職三年教育教學過程中,思政教育始終貫穿教育教學方方面面,讓參與高職教育教學工作的思政教師、輔導老師、專業教師、企業人士等都參與其中,共同營造“大思政”環境。
簡單枯燥的思政課融入專業教育背景后,上課內容更加真實具體,授課方式更加靈活多樣。以重技強能為主的專業課中融入思政教育后,理論知識傳授更加明確。學生用思政思想武裝頭腦,從大局出發,發揮自我優勢,極大限度發揮團隊力量。在平常授課中,無論是思政課還是專業課,運用案例教學、任務驅動過程中都將思政元素與專業技能相互融合,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大思政”工作強調全員參與,全程育人,包括了專業教師在內的其他教師都是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主體。大家相互協作,共同發揮教書育人作用。以“思政”教育為引導,在各項知識技能傳授中融入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在技能實操演練過程中注重學生沉穩的性格鍛煉;在追求成績過程中,要求達到正確、準確、精確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理論知識為先導,以正確思想為引領,指導學習全過程。在實操過程中,理解并運用理論知識到實踐,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把握,真正意義上知行合一,增技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