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吉林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123)
新課程理念的來襲,為高職院校的課堂教學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高職院校的老師需要創新教學模式,但為了確保教學模式的順利實施,需要與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結合起來,從多個方面探討高職院校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評價。
高職院校應實現課堂教學評價的多樣化,使評價的方式和主體趨于多樣化,使得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的內容變得更廣泛,在評價過程中,要采取多樣化的課堂教學評價,充分發掘老師的潛在能力,同時還需要革新教學方式,以此達到創新教育的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要將被評價學生的和老師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評價過程中不是單純地關注課堂教學結果,而是要注重課堂教學過程評價。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體系中,老師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教學評價,要注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重視評價的協調、合作作用。為了達到高職課堂教學評價的最終效果,應提高學生的課程實際應用能力,擺脫教材內容的約束限制,養成自覺學習、積極學習的習慣,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
高職課堂教學評價應分為不同的階段。高職院校要客觀評價教師在各個教學階段的教學質量,尊重每個學生的學習差異性。由于每個階段老師的情緒、心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別,因此需要制定了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整體表現是相同的。積極評價老師的潛能、才能、技能,激發老師的積極性。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應該只關注評價的最終效果,應該站在老師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角度,看到老師的努力和付出,同時也要關注學生在課堂的日常表現,把這些關注點全部按照一定的比例納入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中去,全面評價老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情況。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以及對知識的掌握。因此,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中,老師平時的課堂教學成績是不容忽視,這些階段性結果能夠反映課堂教學的真實水平。
高職院校教師應創新教學手段,不斷優化課堂上的對教育活動現象的認識、教學理論、學習論,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占據主體地位,激勵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使高職課堂氣氛更加融洽喜悅。更多地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等新興技術,革新教學模式;更多地利用信息共同享有、視頻教學的便利性;更多地了解角色定義,讓學生和老師主動交流和溝通。值得研究的是翻轉教學模式,它使教師成為課堂學習的察看者和督促者,學生在課程學習中成為自主學習者。這種創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往教學模式的弊病,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模式評價是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新的實踐性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教學評價的內容。
高職院校專業的考核中應遵循考試不是教學的最終目標、成績不是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的原則,在進行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評價學生時,要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在課堂教學評價時,要運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自覺性,沒有偏私地評價學生的每一次努力。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評價老師時,應遵循同樣的原則,加載學生的評價意見。畢竟,真正在課堂上與老師交流的是學生,只有堅持這樣的綜合性原則,高職課堂教學評價才能達到學生和老師的審理標準,才能達到評價的實際目的。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中,不僅包含老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學生的相互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形成性評價主張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的評價。然而,在一些正在發展壯大的高職院校中,所有專業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比較多,老師每學期都要面對數以百計的學生。給每個學生一個詳細、事實、確切的評價是不現實的。在這種形勢下,加強學生評價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相互評價和自我評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自我評價的主要方法有:填寫自我評價表,進行反思性自我評價,師生共同制定課堂學習自我評價表,學生從學習立場、學習樂趣、學習戰略等方面反思自己的學習成績,等通過自我評價獲得個人反饋,并將每次自我評價歸檔,全面了解自己在一定時期內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對自己的學習成績形成正確的態度和評價,不斷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專業課程學習效果。互評可以采取多種形式,如小組互評、班級互評,甚至男女學生互評。
傳統的課堂教學評價是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目前基于新課程理念下,還應該包含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和學生之間的評價,以此來全面性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教學評價的內容也是建立在教學模式的基礎之上的,因此革新和完善教學模式是必不可少的。總的來說,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要注重評價的多元化,同時評價要分階段進行,以此才能正常反應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學習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