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利
(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當下社會伴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追求生活質量的提升,戲劇影視是人們追求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高校開設戲劇影視表演相關的專業來培養戲劇影視人才。人們的思維觀念不斷轉換,藝術審美也在不斷變化,這就要求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應當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不能因循守舊,固化的教學模式和單一的教學內容不能培養具有靈性的專業表演者,也會阻礙表演藝術的前進之路。所以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教師應當注重以多元化的思維引領學生,使學生能夠切實提升表演效果。
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師在表演教學中應當充分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采用比較先進且有特色的教學理念,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創設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在此種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戲劇影視表演的精華,并且可以依據教師的教學和教師的實踐課在更加具體的表演中了解到多元的內容,并且能夠將獲得的多元的內容應用到實踐中。教師多元化的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等先進技術指導學生學習,以此彌補教師教學的不足,使得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增強學生的內化能力,并且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
越來越多的高校設置戲劇影視表演專業,在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會充分利用校友資源和一些比較突出的資源,在教學中也會選擇采用比較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教師從多元化角度出發,依據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可以有效建立學生的表演思維,同時可以為學生創設相對安靜但是比較豐富的學習環境。教師在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思維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適應當下快速變化的社會,與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發展的理念相契合,能夠非常好地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和學習能力。另外,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多元思維能夠解決傳統思維中的不足。當下許多高校戲劇表演教學參考高水平院校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但是這種脫離本校實際的教學方法對于培養戲劇表演人才非常不利。所以高校戲劇表演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思維教學模式,并且結合自身發展實際選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夠培養出戲劇表演的人才,而且培養出具有與時代發展相契合的表演者。
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開設是為了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戲劇影視表演人才,并且能夠創造出更多有價值的藝術作品。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所創新,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但是當下許多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的開設只是為了迎合當下戲劇影視表演的市場需求而設置的,教師的教學能力有待提升,教學模式比較陳舊,教學效果也十分不理想,還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單純地模仿一些比較優秀的戲劇表演院校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學生不能真正符合市場的需求,并且學生的表演能力也不能真正得到提升。目前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中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就是教學模式陳舊缺乏創新。教師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個過程都是呈現模板化,缺乏創新。并且不同班級和不同的年級都教授類似的內容,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得每個獨立的個體的天性和創造性不能得到真正發掘。第二就是教學內容比較單一。教師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著表演的技巧展開,對于個性化的教學內容設計較少,學生的表演能力不能得到真正開發,最終限制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并且會因不適應市場的發展而被淘汰。
作為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的高校講師,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實踐者和第一責任人,因此,高校教師需要真正認識和理解多元思維,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多元思維符合信息時代的發展,具備堅定的社會基礎。精確的云端數據資源和先進的教學設備支撐著多元思維教學的具體實施。在高校教師的多元化教學中可以通過新媒體教學和文學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教學,正如我們所了解的戲劇影視表演很多的角色,都是以古今中外文學作品中典型人物為原型,如果表演者對于文學作品一無所知,缺乏對作品中社會環境和人物性格的了解,用自己的個人習慣表演出來,一定是充滿違和感和失敗的。另一方面,表演系的學生想要獨立弄懂文學作品也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表演教師可以通過多元化教學方法引入文學教學,并教授學生正確運用互聯網數據自主進行文學角色的學習,實現節約時間和精準定位角色特征的目標。積極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是高校戲劇影視表演教學的必然要求,對于提升高校教師的表演教學效果具有深遠意義。
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單純理論教學不能達到教學目的,需要通過一些例子讓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且深入體會理論的含義。教師可以引入一些比較優秀的演員的作品進行教學,讓學生開展模仿影視劇里面的角色。不同的演員表演特點不一樣,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選擇多樣化的影視作品,對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并且結合時代特色,致力于提升學生的表演能力,并且引發學生學習表演的熱情和積極性,將更多的精力放到表演的學習中。
當下許多影視戲劇表演教師都是仿照其他高校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但是每個角色都有其表演空間,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挖掘,提高表演的深度,并且挖掘學生的表演潛力。當下很多影視教學以培養學生成為人們喜愛的角色為培養目標,使得學生以迎合觀眾的需求為目標,容易導致學生表演水平得不到提升,忽視對表演的研究,使得戲劇表演難以培養杰出的人才。所以高校戲劇影視表演專業教學目標應當多元化,上升到培養藝術家作為最高教學目標。只有注重學生表演能力的提升才能提升學生的價值,提高學生的競爭力。
以人為本是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理念和原則。高校影視戲劇表演教學要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學會表演的基礎上表現出自己的表演特點和風格,最終讓每一個學生找準自己的表演方向。學生的表演能力培養多元化依賴于實踐表演培養、臺詞能力培養和鑒賞能力培養的綜合培養。以人為本教學理念下,更多的要求教師在講解后學生們分組的實踐表揚,通過大量在日常教學中的實踐,達成學生會表演目標。學生鑒賞能力培養是幫助學生從模仿表演提升到創造表演的關鍵。學生通過積累表演素材,不斷領悟表演角色的形象,把劇本中文字描述不到的連續動作、神情、感情等詳細的細節自然有力的表現出來。從而實現學生表演能力的多元化培養。
影視行業是一個不斷壯大的行業,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所以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影視院校。但是由于社會在不斷發展,市場需求也在不斷變換,這就需要高校戲劇表演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重點培養學生表演的多元化的特性和學生鑒賞多元藝術作品的能力。這也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豐富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多元化的表演能力,同時拓寬戲劇影視表演的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手段,切實提升學生的戲劇影視表演能力,并且培養出多元化高素質的影視表演人才,為學生真正步入影視行業創造更多的優秀藝術作品奠定基礎。